羅永浩錘子發布會觀感:老羅發布了自己
2024-10-01 06:34:10
本文轉載自新浪微博用戶的長微博,原文標題《》。
——————————————————————————————
3月的北京,春寒料峭。
本來宣稱去年12月發布的老羅錘子作業系統,經一次跳票後,終於今天晚上8點在國家會議中心正式發布。
不知是因為極客們看起來年輕,還是因為活動秩序太井然,或是因為等待時貨場播放的音樂泰國安靜憂傷;坐在發布會現場,恍惚間我竟然產生出一種大學時在學校活動中心等話劇開場的錯覺。環顧四周的「同學們」,大概多是移動終端或移動網際網路的從業人員,「硬體」、「渠道」、「應用」、「刷了多少」這些詞不時從他們的低聲談話中蹦出。
老羅的脫口秀晚了半個小時。便裝、便鞋,喘著粗氣背著手在臺上踱來踱去。滿場的人等的就是他,今天他的面目不是大忽悠羅老師,而是個智慧型手機的工匠。
老羅心中的自己 泡泡網配圖
關於發布會時間和用意
老羅花了很長時間講解演示錘子系統。看過這個還尚在雛形階段、甚至連一些功能的供應商都沒設定的系統,我開始理解老羅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時間點做公開發布:
原因1. 從老羅喊出「要做手機」,到前一次跳票,他現在必須對大家的期待有所交代。對公眾告知自己的進度,否則這事兒就顯得更不靠譜了。
原因2. 錘子手機一直在玩神秘,經過一段時間的額封閉開發,它的神秘感已經隨著功能設計的洩露而漸漸消失,老羅必須搶在大家還感興趣的時候,給出一些既清新又模糊的信息,拉長大家的關注時間,不斷製造話題和聲音;
原因3. 之前一直說的是手機,但此次發布會的卻是一個系統;這說明老羅開始慢慢了解移動終端產業了。路要一步步走,走急了會扯到蛋~系統是第一部,硬體生產則是工程量浩大勞民傷財的另一碼事;連小米都還在為生產環節苦苦掙扎;所以,先亮出做機的決心,邁出第一步(半步),吸引所需的人才、合作夥伴和資源。才能完成接下來的幾步。
「錘子系統就是老羅本人」
錘子系統的具體細節,已經被微博瘋狂刷屏了,不再贅述。
但其實這些都不是錘子的核心價值。錘子的最大價值和壁壘,就是——它身上附有老羅的魂,他就是老羅本人。
系統可優化的點千千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樣一個點,你喜歡,有可能我嫌棄;我相信老羅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把玩各種終端,把自己對產品體驗的理解和使用場景,全部傾注在錘子系統的優化上。今天展示的七十多項優化,每一項都體現著老羅自己的三觀。
例如:
-「籃球、網球、高爾夫球,所有球的圖標在iOS裡都變成了方塊,這是不健康的…」,所以我優化了圖標(甚至出現了驚悚的百度熊掌圖標);
-「所有用風景圖片做默認壁紙的廠商都是土包子…」,所以我優化了壁紙
-「上次認識的張局長的小舅子,我記不住他的名字,但我惹不起…」,為了避免接電話的尷尬,我添加了聯繫人來電備註信息;
-「躺著看東西時屏幕總亂轉…」,所以我增加了手動旋轉調節屏幕方向功能;
-「傻小子發個分手簡訊個女朋友,都沒想到將來20年後可能只能靠自己了…」,於是我設計了簡訊發送中途取消功能;
等等…
以上的優化是創新技術嗎?不是。
但它們個個都沾著老羅的思想和基因,認同老羅的,自然會認同這些設計。我們買/刷 錘子系統,其實是我們買了老羅這個人。
跨界帶來的產品思考方式創新
很多人問老羅:「你一英語老師,怎麼還做手機?」
老羅在發布會上說,在做老師之前,自己一直是賣IT硬體的;當年他選擇做新東方英語老師時,很多人問他:「你一賣硬體的,怎麼還想當英語老師?」
跨界是一種態度。
貫穿老羅對產品體驗的講解,我感受到了這個跨界的人對產品思考方式的創新。
常年做手機的,對產品體驗的思考方式已經固化;承認以否,他會深受所謂行業內主流思想和做法的影響,忘記了從用戶角度、從最根本的層面、從多種角度不斷顛覆產品體驗。
老羅可不管,他不是按理出牌的人(估計他也不知道手機行業的那麼多「理」),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反而有機會提供一些新鮮的思路。
例如:
- 手機鏡頭自拍功能可選擇「鏡子裡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的自己」,切換鍵叫「自戀鍵」;
- 用國旗圖標來選擇系統語言
等等…
有時候他的思考方式讓你覺得匪夷所思,但是,即便是細微的創新,也需要刨根問底、開闊思路,才能趕在人前。這些都是「跨界思考」、「不拘一格」能帶來的新鮮創新。
「匠心」所賦予的品牌精神內涵
「情懷」,是本次發布會老羅說的最多的一個詞。
《商戰》講,市場競爭所爭奪的領地,是消費者的心智,這是一種看不見戰場的戰爭。
Android系統,可以用「超高度同質化」來形容,那麼多人唱衰錘子系統,就因為覺得它也沒啥太大創新。
但他們忽略了一點。
錘子最大的差異化、也是最大的壁壘,其實就在「情懷」二字。錘子系統的功能,任誰都能輕易抄走,但他們抄不走的,正是老羅的「情懷」。
舉個最顯而易見的例子,那麼多好的系統,有哪些用戶能老老實實地花錢坐在如此熱的場子,聽產品經理連噴3個小時,沒休息不喝水不上廁所?怕是讓用戶們舒舒服服躺著,花點時間看個製作精美的產品介紹視頻,如今都相當難吧?
大家覺得老羅可愛,覺得他萌,覺得他逗,覺得他有看點,覺得他有範兒,覺得他有情懷,喜歡他、熱愛他、崇拜他…所以他做系統,就有人關注,有人看,有人買單;今天沒現貨,拖個半年,還是有人買單。
老羅說,錘子以前想用「Atisan」註冊,中文意為「工匠」,這是個難能可貴的好詞,透出一份踏實和質樸,多了些親切和理解,少了些「霸佔入口和流量」的明晃晃的用心。
「工匠之心」是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缺失的好東西。
到現在,老羅還是用「工匠」來定位自己和錘子。
這種差異化的「情懷」,散發出一種磁場,用原始的真誠牢牢吸住這麼一批細分的目標用戶(和小米定位很不一樣),這是一種精神層面的理解和認同,這種情感本身就會產生巨大的差異化。
這就是錘子系統的「品牌」;清楚楚、明晃晃,誰也搶不走,大家都會為其溢價買單的,神奇的品牌。
我個人對「錘子」的態度
發布會結束,很多人問我最多的就是「你覺得錘子怎麼樣?」
我在這裡明確回答:「我覺得錘子特別好,不是產品好,而是意識好,這種行為的出現,對整個市場發展相當有價值;我賠付老羅,他就是一位創新的身體力行者。」
周鴻禕曾在公開場合講,「勝者為王,成王敗寇」在中國是延續千年的主流價值觀,導致中國人從根本上很難創新。「創新」,10次有9.9次可能失敗;但不創新,100%會潰敗。
好不容易出了這麼個不畏失敗,在大家眼皮底下冒著被恥笑的危險、敢挑戰新領域、挑戰權威和巨頭、嘗試新事物的羅永浩可愛多,除了給點鼓勵和支持,我想不出有什麼理由潑冷水。
失敗就失敗,成敗有那麼重要嗎?
最可貴的是敢於直面失敗,終於自己的理想,堅持不懈的走下去的勇氣。
中國的極客們格外需要這種勇氣和精神的支持。
理解了這些,就開朗了、釋然了;錘子產品的好壞、成熟與否,真有那麼重要嗎?
————————————————
最後,祝福奮鬥在中國手機業的朋友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