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北方
2024-10-12 10:47:10
1、羊肉。中醫上講究「四季五補」,其中冬季「滋補」成為當下最流行的進補方法。冬至開始,民間便開始從這天「數九」,正如俗語說的「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在我國北方,有冬至吃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在此時吃上一鍋燉羊肉,更有禦寒滋補的雙重功效。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歷來被視為補陽佳品。冬季適當進食,為進補最佳食譜。對於老百姓來說,吃羊肉自然也就被列為冬季進補禦寒的主要方法之一。
2、餃子。我國北方地區民間素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關係,最常見的韭菜餡預示著「久財」之意。最為常見的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香菇肉餡的餃子,則寓意「鼓財」;酸菜餡寓意「算財」;芹菜餡則代表「勤菜」,都有吉祥的.寓意。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據說是古代河南名醫張仲景因記掛鄉親們在冬天耳朵受凍,遂於冬至那天在南陽東關空地上搭起醫棚,向窮人舍「祛寒嬌耳湯」(「嬌耳」即現在的餃子),使人吃了以後只覺渾身溫暖,兩耳發熱。為了紀念他,民間百姓就將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傳承延續至今。
3、狗肉。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那時候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尤其是狗肉燉豆腐,更是所謂的「東北八大燉」之一。
關鍵詞: 冬至 什麼 傳統 食物 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