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魚還吃老鼠作文
2024-10-13 19:32:11 1
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關於貓的作文吧。
有魚還吃老鼠作文範文一:
在我們的印象中,貓是動物屆中又兇狠又可愛的動物,因為它既是人們心中溫順的小寵物,它也是斷老鼠後路的好幫手,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保姆」。如果讓你去當一隻溫柔而又很厲害的小貓,你這時正在吃晚飯,主人獎勵了你幾條魚,可一隻老鼠以為你不在,便想來湊湊熱鬧,你是選擇繼續吃魚呢?還是選擇捉完老鼠再吃那香噴噴的魚呢?
如果讓我來選擇,我會選第二種,當然我知道不少人也會選擇第一種,但我仍堅持我的第二種,我不想不勞而獲,自然主人獎勵我魚吃,那就是讓我繼續捕捉老鼠,才能獲得主人更多的獎勵,如果一時只細細的享受魚的味道,而對老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話,那會只有兩個結果:1。被活活餓死2。被主人趕出家門。這時,哪來的魚肉,甚至連老鼠也會沒有。那時,無論我們怎樣拼命捕捉老鼠,都吃不到好吃的魚肉了,而那些把老鼠一網打盡的貓會更受主人的喜愛。
貓是這樣,我們人更是這樣,我們可以這樣想,如果為人們服務的警察都和無惡不作的壞人穿一條褲子時,那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一個多麼邪惡,黑暗的世界啊。我們來想一想,現在的警察如果工作的心都不在工作上了,而在收禮上,比如一個應犯無期徒刑的殺人犯給警察送了禮,警察就置之不理,任他逃到大江南北去,那警察的行為也是犯罪了呀。可是沒有,我們中國的警察永遠是為人們服務的,在大街小巷裡總能看見他們為民解憂的事,所以,警察就像一隻盡職盡責的貓一樣,他們在捕捉著老鼠,讓他們被一網打盡。
先在如果讓你來當一隻貓,你願意當一隻願意不勞而獲的貓,還是願意當一隻像警察一樣的好貓,我相信不會有人願意當一隻願意不勞而獲的貓,因為那樣的結果總會很壞,會受到懲罰,你還相信有魚吃還捉老鼠這句話嗎?
有魚還吃老鼠作文範文二: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笑,但是笑後讓人深思。
我老家的村子裡也有一隻貓,就是這樣的一隻:每天等著把貓碗裡的飯放滿,再把旁邊的的水放滿,他每天按時吃,按時睡,真正地成了一隻「懶貓」。當家裡有一隻很小的老鼠從他面前走過時,他只是抬眼看了一看,繼續睡覺;當老鼠偷吃他碗裡的飯時,他連動都不動,因為他吃飽了,無所謂。這只是一隻小老鼠,聽媽媽講,當他遇到了一隻大老鼠,大到身體加上尾巴足以長到這隻貓的2/3,村裡人奇怪他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他會吃掉他嗎?小貓都不理採,大貓呢?他跑掉了————村裡人不知道他當時是怎麼想的,只是說了一句:這年代連貓都怕老鼠了!
後來媽媽也養了一隻小貓,每天媽媽都不餵他,媽媽說每天也看不到他,給他什麼食啊,讓他自己去捉老鼠吧!我擔心他會餓死,所以偷偷地觀察他。他不斷地往家捉鳥,老鼠,連地裡的青蛙都捉一捉呢。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起了這多,就像現在一樣,好多時候家長把東西都準備好了,學生也已經習慣了,所以不願意去做任何事情。懶得到手嗎,不是,是沒有動手的機會。你去做,媽媽會說,我來吧,你去學習,這些不是你應該做的。
或許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事情。生活越來越安逸,不知道居安思危。
就像現在,人們越來越多地追求物質享受,從食物上說,好多東西是深加工的,人們享受速食品,不懂得養生,不知道這些往往是對身體有害的,因為懶得做,所以後來發生的事會出人意料。從生活上說,隨手扔拉圾,懶得往桶裡放,所以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
當有一天人們開始放棄原始屬於我們人類的東西,那麼這個時代就面臨著變異。
從一動物影射人類自身的發展,那麼當有一天老鼠沒有了,還有魚,那麼當沒有了魚,會怎麼辦呢?要重新開始呢?還是選擇?是不是已經晚了呢?
有魚還吃老鼠作文範文三:
以前,我以為貓捉老鼠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何曾想過「有魚吃,還捉不捉老鼠」的問題?
今天,我看到華君武先生這幅漫畫,不禁大吃一驚。原來,有魚吃,不捉老鼠大有貓在。
我不由得由此想到明朝末年李自成農民起義失敗的悲劇來。經過多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終於攻陷北京,取得了暫時的勝利。然而,就在此時,農民起義jun官兵開始追求享樂,在京城大擺慶功宴,放鬆了對屯集在三海關的吳三桂勢力和關外清兵的警惕性,也沒有對吳三桂採取有效的籠絡措施,多麼像漫畫裡「有魚吃,就不捉老鼠」的寓意呀。「有魚吃,就不捉老鼠」的危害是什麼呢?當吳三桂勾引清兵殺來之時,李自成農民軍戰備鬆懈,士氣低落,官兵貪生怕死,結果,農民軍被打得兵敗如山倒,起義最終失敗。
早在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之時,毛澤東主席就敏銳地洞察了「有魚吃,就不捉老鼠」的危害性。他不止一次地告誡人們「要保持戒驕戒躁的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他在詩裡曾寫到「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並將郭沫若的《甲辰三百年祭》作為全黨全軍學習的重要文章之一,號召人們以歷史為借鑑,居安思危。
其實,「有魚吃,還捉不捉老鼠?」是一個很有時代氣息的話題。
當我們在工作中,有了較大的成績,鮮花和掌聲相伴時,我們還要不要兢兢業業地去工作?
當我們的生活有了較大的改善,我們是滿足現狀,還是進一步地追求生活的質量?
當我們的某種願望得以實現時,我們是滿面春風地駐足不前,還是早已為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標?
當一個集體、一個國家已取得了輝煌成就之時,這個企業、這個國家是滿足成績而沾沾自喜,還是戒驕戒躁地繼續努力地去造就輝煌?
「有魚吃,就不捉老鼠」,對於一個人來講,安於現狀,養尊處優,這個人就會落後,也會墮落;對於一個集體來講,滿足現狀,不求創新和進取,這個集體就會失去競爭力而被淘汰;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滿足現狀,不重視創新和緊追世界發展的潮流,這個國家就會重蹈清末落後挨打,甚至亡國的覆轍。
「有魚吃,同樣要捉老鼠」,是一種敬業精神,也是一種本色,一種境界,一種傳統,丟不得。
不論何時何地,也不論我們的境遇如何,我們都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我們都要積極做一個「有魚吃,也要捉老鼠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