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門"!泡泡編輯眼中的臺北電腦展
2024-10-13 23:45:10
泡泡網顯卡頻道5月28日 重溫著忠孝東路走九遍的歌聲,踏入臺北,觸摸著有著31年歷史的ComputeX。每年一度的臺北國際電腦展究竟看點在哪裡?作為第三次啟程前往臺北前方報導的編輯,每一次都會為新產品的發布而激動不已嗎?看硬體/軟體/正妹,究竟誰的側重點更多一些?ComputeX存在的意義究竟在哪裡?
重返臺北國際電腦展前夕,筆者為您講述一個第三隻眼看ComputeX2011。
ComputeX的激動人「心」
談及ComputeX的新,從宏觀上看分為兩個方面。第一硬體方面,世界最優異、全球首款支持諸如此類的字樣層出不窮。在PCB的方寸之間,硬體的世界紀錄不斷地被刷新。無論是展會前曝光的「怪獸級」Matrix 580顯卡,還是具有全新界面的GPU tweak超頻軟體,乃至於全新的電腦體感控制+無線控制的一體式方案、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X」Pad、物聯網、雲計算等等,其傳遞的目的就是要告訴你,每年一度的科技盛宴傳遞「美好的未來」,讓你看到生活可以更美的。
了無「新」意的ComputeX
談到了新,我們繼續說一說了無「新」意的ComputeX。雲集在臺灣的各路廠商都會帶來具有創新性的產品。然而這種創新性的產品,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展出的新品無疑是一個爆炸性的集中展示,激動的心態可想而知。隨著網際網路資訊傳播的越來越快,新產品在展會前已經是消息滿天飛,製造廠商勾勒的未來構想也是被早早被披露,當你再次看時,新鮮感蕩然無存。
失去了神秘感的產品,關注度降低了。ComputeX的交流性,已經成為了新的主題。
如今的ComputeX更像是一個回歸了傳統習俗的大廟會,這裡是一場社交的盛宴。在這場盛宴裡面,你可以把握整個產業鏈脈搏的跳動,你可以看到個人科技產品,在未來一年、半年,乃至於當下又新增了那些選擇。
編輯點評:風風雨雨三十一年的臺北電腦展,不僅僅見證了以新竹科技園為核心的臺灣本土科技發展。還讓ComputeX成為了國際科技樞紐站。但是這個樞紐站面臨的挑戰大於機遇。原因在於,ComputeX會壯大是因為電子產業供應商臺企居多。隨著大陸企業的崛起,臺企工廠與研發慢慢轉移到大陸,隨著時間的遷移極有可能替代臺企的角色。而香港不論以服務,還是人才、環境接納程度,不遜於臺企。所以說,ComputeX遭遇的挑戰多過機遇。
技術積累+創新,依舊是本次ComputeX的看點,不過軟體的光芒已經逐漸蓋過了傳統優勢項目-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