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意志強烈,中國建設四大半導體產業基地
2024-10-01 09:23:11
2000年國家出臺了《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18號文件,中國半導體產業在此之後進入了快速發展期。經過三個五年計劃的建設,中國半導體產業已經建設了四大基地——珠三角、長三角、京津環渤海及中西部,2015年四大基地產值3610億元,其中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最為發達,該地區產值佔了國內一半份額。
Trendforce旗下另一家調研機構拓撲產業研究所日前公布了大陸半導體/IC產業發展情況,2011-2015年間中國IC產業產值每年增幅都在10%以上,製造端從2012年開始上升,到2015年增幅更是達到25%,這充分證明了中國在發展IC製造產業上的強烈的國家意志。
根據拓撲研究所的報告,中國現在已經建設了四大半導體產業群,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環渤海圈及中西部地區,2015年這四大基地產值高達3610億元,其中長三角地區佔據一半份額。
·長三角以上海為核心,包括江蘇及浙江兩省,去年產值為1792.4億元,佔據49.7%的份額。拓撲指出長三角地區的IC產業偏重中下遊,是中國IC製造和封測技術的集中之地。
說到封測這一點,大陸的長電科技去年收購了新加坡星科金朋,現在變成了世界第三大封測廠了。去年AMD把中國江蘇的工廠也出售了,收購方是江蘇南通富士通微電子公司,也是主要搞封測的——這兩家公司都是江蘇的。
·珠三角地區以深圳為核心,還包括廣州、珠海等地,去年產值為687.8億元,沾邊19.1%。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海思就位於這一地區,再加上我們報導中經常出現的全志等公司,珠三角是中國IC設計產業的中心。
·京津環渤海圈則以北京中關村為核心,還有天津、大連,去年產值為624.8億元。目前國內半導體行業活躍的中芯國際、紫光集團都位於這一地區,前者在北京有12英寸晶圓廠,紫光就更不用說了,這幾年四處買買買,已經成為中國發展半導體行業的代表之一。
此外,Intel已經投資55億美元把大連的封測廠改建成NAND快閃記憶體廠了。
·中西部地區包括武漢、西安、成都及重慶,去年產值505.1億元,佔比14%。西安地區代表性的半導體公司是三星投資70億美元建設的NAND工廠,去年底開始投產,目前是三星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主產地之一。
武漢就不用說了,去年國家開始在武漢建設存儲晶片基地,由武漢新芯科技主導,今年紫光集團把武漢新芯科技收購了,現在變成了紫光主導。
重慶也在打造中國半導體基地,遠的不說,前不久GlobalFoundries就宣布在中國重慶建設12英寸晶圓廠,明年就能投產。
除了這四大基地之外,中國福建也在大力推動半導體產業項目建設,泉州晉華的DRAM內存項目也入選了國家十三五計劃,而廈門也是最早接受臺灣IC公司投資的地區之一,UMC聯電在廈門有工廠,還在積極拉攏大陸研發DRAM內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