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的力量寫觀察日記作文指導
2024-10-17 09:23:10
寫觀察日記作文指導
8月25日星期四晴
螞蟻的力量
今天上午,我蹲在門口吃飯幾粒米掉在地上,引來了一隻「偵察兵」螞蟻它急急匆匆地到米粒旁邊,那樣子好像是一個三月滴水未盡的餓漢看到了山一般大的麵包——想將食物全搬走,可心有餘而力不足它使出全力,卻只搬的動一粒米「唉,它太小了!」我自言自語道螞蟻「吃」心未死,它又緊抱米粒,一晃身子,將米粒背了起來,可就像一個人要搬走一座山一樣,毫無希望它只好悻悻而去(寫螞蟻,把螞蟻當人來寫,十分生動)
「唉,畢竟是只螞蟻!」我替它惋惜,「要是它力氣大,那??」我剛要起身回家,驚異便把我拉了過來:剛才的螞蟻捲土重來,身後還跟著大隊人馬一陣瞠目結舌後,我平靜了:螞蟻力量太小,多來十個也無用的!我譏諷著這些小生靈,覺得它們是痴心妄想只見它們有的聚氣凝神,緊抱米粒;有的二蟻連手,奮力拼搏;有的發起蠻勁,搬米疾走??不多工夫,米粒便象是返鄉歸國似的移向蟻穴(寫出自己的觀感,形象生動)
聽了我的敘述,你還覺得螞蟻力量小嗎?有時,人的力量可能比螞蟻還小,有時,螞蟻的力量可能比人的力量還大為什麼呢?因為:人心散,搬米難;人心齊,泰山移!(從中悟出道理,完成寫作目的)
【教師點評】
這篇日記記述了作者對螞蟻的細心觀察作者觀察和描寫了一隻「偵察兵」螞蟻和其它螞蟻搬運米粒的經過,使「我」從好奇惋惜到瞠目結舌以至感嘆,從中悟出了「人心散,搬米難;人心齊,泰山移」這樣的深刻道理文章記述生動、形象,層次清晰,【習作要求】
你能把觀察到的事物寫進日記裡嗎?先交流一下寫日記的方法,再寫一則觀察日記要觀察自己最感興趣的,要寫自己最想寫的,看誰在觀察中有新的發現
【習作指導】本次習作要求把觀察到的事物寫進日記。我們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記,聽聽同學的意見,再寫一則觀察日記。要觀察自己最感興趣的,要寫自己最想寫的。寫好後讀給同學聽,看誰再觀察中有新的發現。寫好本次習作,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明確題目要求。讀了題目,大家一定會懂得
這次習作在內容上有兩點具體要求:寫觀察日記;寫出自己在觀察中的新發現。什麼叫觀察日記?日記可寫的內容很多,做過的、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寫。如果把觀察到的事物,用日記的格式寫下來,就是觀察日記。什麼叫新的發現?題目中的「新的發現」,指的是以前沒有明白或注意到的事,在這次觀察中明白了或注意到了。
二、注意日記的格式。寫日記,先在第一行中間寫上幾月幾日,星期幾,什麼天氣。第二行開始日記正文日記一般不寫標題,但為了便於把握作文中心,小學生時提倡寫標題(見範文)
三、選好日記的內容。一天當中,自己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的事情很多,不要像記流水帳似的一一羅列,而要從中揀重要的記。那麼,什麼樣的事情才算是重要的呢?這主要看是吧是有意義。只要有意義的,自己做的、玩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記。不過,本次日記要從自己觀察過的許多事物中,選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而又最想寫的來寫。
四、寫出自己在觀察中發現了什麼。注意用詞造句。
可以寫什麼?
可以寫四季的美景,氣候變化的特點;
可以寫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
可以寫植物的生長過程和動物的生活習性;
還可以寫周圍動人的事跡等等
怎樣寫?
觀察日記題材多,範圍廣簡單地說,就是將我們平時寫人、記事、狀物的文章寫成日記形式
首先內容要真實,所見所聞要貼近自己的生活
其次,觀察要細緻,敘述才能具體,要對事物的聲音、色彩、形態;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作出細微的觀察觀察是寫好作文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觀而不察,視而不見,見而不想,很多生動的素材都發現不了
再次,選材要精,中心才能突出,圍繞一個內容,一件事,一種情景,一點感受寫,有詳有略
第四,想像合理,結合自己的感受,進行合理的想像,寫出新鮮感
3、下面這些你知道嗎?
星期五,老師要我們利用周末的時間觀察一種動物,然後寫一篇觀察日記。
「我觀察什麼動物呢」我自言自語的問自己,聽說螞蟻有很多種顏色:褐色的、白色的、黑色的、淺灰色?.我心生好奇,於是,我決定周末去找些螞蟻仔細觀察觀察。
星期天,秋高氣爽,晴空萬裡無雲,早飯後,我帶著一把小鋤頭,邀請奶奶一起去觀察螞蟻。
我們來到離家不遠操場上找螞蟻.我們順著牆腳找螞蟻,突然,,我發現一群褐色的螞蟻在東奔西跑,好象迷失了方向似的,我仔細觀察了一陣子卻發現,它們是在找食物和運食物呢!
忽然,一隻螞蟻停了下來,我低下頭目不轉睛的仔細觀察,發現它額頭上長著一對小觸角,在那個像食物樣的東西面前微微搖晃,原來它是在用自己的觸角「聞」,看看那個東西是不是食物,他聞了聞確定那是自己要找的食物,可那食物太重了,它怎麼也拖不動,於是它飛快的往回跑.一會兒,他就回來了,還帶著幾個兄弟,他們齊心協力,一起來搬運食物,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食物搬回了家.
螞蟻搬食物的過程,讓我明白了——眾人合夥,力量大!
今天天氣晴朗,陽光中帶有一絲絲冷風,我在公園的一角做了意見有意義的事—觀察螞蟻是怎樣活動的。
我帶了餅乾和蜂蜜作為引誘螞蟻出洞的誘餌出發了。我在家後面的公園裡找到一個花壇,發現花壇的角落又潮溼泥土又鬆軟,應該是螞蟻經常出洞的地方。我先用手把餅乾搓成碎末,均勻的小心的灑在地面上,還在餅乾末上滴了幾滴蜂蜜,很有把握的等待螞蟻的出現。過了幾分鐘,我突然發現有三、兩隻螞蟻慢吞吞地從花壇的一個缺口處爬了出來。我想,這個缺口應該就是螞蟻的大本營吧!小螞蟻慢悠悠的,不慌不忙的爬到餅乾末旁先在聞了聞餅乾末,哇!又甜又香,螞蟻經不住美食的誘惑,背起小拇指大小的一塊餅乾就往大本營爬去。螞蟻肯定是回去告訴它的同伴們它發現美食了。但是過了將近五分鐘左右,我並沒有看見成群結對的螞蟻大部隊的出現,看來是我太低估螞蟻了,螞蟻其實還是挺謹慎的,我不得不放棄,決定轉移地方繼續觀察。
我繼續在公園內找螞蟻有可能出現的角落,這次我找的地方是一棵大樹底下。這次我改為光用蜂蜜來引誘,剛把蜂蜜倒在樹底的小石堆上,就發現有螞蟻迫不及待的湊過來,好像生怕有其他螞蟻跟它們搶似地。可是情況有變,螞蟻並沒有來吃蜂蜜,而是朝另一處撒有薯片碎末的地方迅速爬去,我好失望啊!這是媽媽過來看見我失望的表情,語重心長地說:「現在天氣暖和,所以螞蟻出來的少,如果天氣潮溼,有降雨的時候螞蟻才會成群結對出來透氣、搬家。」我
聽了撅著嘴說:「唉,真掃興!」
這次觀察不是很成功,但是我不會放棄的,等下次下雨前期,我一定要準備充分,好好仔細地觀察螞蟻大軍到底是怎樣搬家、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