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雄蟬長期處於同性和異性交配之間,導致爛尾而死,真相竟
2024-03-29 21:00:06 1
蟬的一生短促而又不平凡,從黑暗中破土重生,與伴侶交尾,向世人宣告愛情的快樂。在美國有一種蟬,需在地下蟄伏17年才能破繭重生,飛向光明,維持兩個月的花期,又黯淡謝幕。有民眾發現,這些蟬在死後其餘完好就是屁股出現潰爛,這個現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難不成是兩個月內蟬太過放縱導致的嗎?
經研究發現,蟬的尾部感染真菌,才會出現爛尾。當蟬從地下鑽出時,會攜帶一種叫團孢黴的真菌,有可憐的蟬甚至在進入地底深眠前就染上了這種菌,概率在2%-5%左右。團孢黴真菌會跟隨他們短暫的一生,粘附在外骨骼上。當蟬破土重生見光的那一刻,團孢黴真菌就開始運作,先從腹部發作,繁殖腐蝕掉蟬的內部器官,直到蟬尾,慢慢長出一簇簇白花花的孢子。這種真菌只現身於13年蟬和17年蟬,還未入侵所有的蟬群體。
這種真菌影響蟬的生殖能力,還會在蟬直接造成傳播,為何在被影響生殖能力後,蟬還是選擇去繁衍後代,而不是靜靜等待滅忙。原來是真菌中還攜帶著一種裸蓋菇素的致幻劑和卡西酮,使蟬沉浸在交配的欲望中,當人食用裸蓋菇素也會出現幻覺,卡西酮也是能讓人上癮的精神製劑。
即使身體器官遭受侵蝕,在裸蓋菇素和卡西酮的分泌下,促使蟬不擇手段進行交配,比如同性交配,擴大真菌感染的群體。
所以蟬短命的原因之一被人類找到,真菌感染促使蟬的衰敗,幸而僅限於蟬的種群,不會對人類和其他物種造成影響,但也引發新的思考,地球上的蟬會不會因為真菌感染而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