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姓起源和來歷:源自掌管米粟的米史(以官為姓)
2024-02-29 21:38:19 1
米姓最早可以追溯到舜帝時期,當時舜帝將人才比作是「粢盛」,並且設置了癢生資格,也就是學有所成的人,而粢盛就是祭祀器皿中的穀物,也就是米,後來具有癢生資格的人的後代也就逐漸以米為姓。其次就是源自西周時期的官吏-米史,主要掌管國庫穀米出入,最終後代以米為姓。
米姓起源和來歷
1. 源自姚姓
米姓最初的來源就是舜帝那時的一個詞,也就是「粢盛」,表示祭祀器皿中盛放的穀物,後世就將人才比喻為粢盛,因為對於人才的培養就要像對待穀物一樣倍加呵護,而擁有入學資格的人則被稱為癢生,後來這些具有癢生資格的人的後裔也就以米為姓了,不過這一緣起也存在一定的爭議。
2. 源自官職名
米姓也源自官職名,在西周時期,有一個官職叫做米史,主要負責掌管國庫的米粟,其中包含了六種米和三種穀物,比如小豆、小麥以及麻等,所以米史的後人也就改姓為米或粟,最終傳承至今,才有了米姓氏族的一脈。
3. 源自羋姓
陸終生下了六個兒子,其中有一位叫做季連,姓羋,他的後裔有一支就是楚國王族,始祖叫做鬻熊,他的後人都是以羋為姓的,後來楚國滅亡之後,有部分族人害怕秦軍的追殺,於是便將姓氏改為了同音的「米」姓,最終成為了米姓正宗,在宋朝時期有一位叫做米芾的書畫家,因為嫌「羋」的筆畫太多,所以也改為了米姓。
4. 源自少數民族改姓
與一樣,米姓也有部分是來自於少數民族改姓,比如隋唐時期的西域有一個米國,當時姓胡,屬於昭武九姓之一,後來歸順匈奴,建立了米國,有部分國人來到中原定居,於是子孫也就以國為姓,改為了漢姓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