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細節是城市的生命底色(作文熱點素材)

2024-03-08 11:02:15

  公廁男女蹲位比例應為2:3

  我們常常在餐廳、電影院、商場看到這樣的場面:男人們有條不紊地慢悠悠上廁所方便,而女廁所門口,總會站著焦急等待的女同胞。市人大代表、涪陵區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華義認為,這一現象是公共場所的廁所蹲位設置不合理造成的。他建議,有關部門要儘快調整男女廁所蹲位比例,適應現代社會需要。

  張華義說,以前的公廁設計,蹲位上大都是男性要比女性多,那是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年代,因為女性參加社會活動少,如廁的矛盾尚不突出。隨著女性從「家庭主婦」中解放出來,在社會上頂起「半邊天」,就出現了女性如廁難問題,再加上生理結構原因,男性在小便時要比女性方便得多,大約要快一半時間。因此,調整公廁男女蹲位的比例,顯得尤為必要。

  據介紹,早在1989年建設部出臺的關於「城市環境設施設置標準」上就有明確規定:城市公共廁所男女廁位比例應達2∶3。此舉目的在於體現男女平等,減少女士如廁排長隊的問題。

  父子出書展示溫哥華城市細節

  1999年,王力這位在國內企業聲名很高的某研究所所長帶著妻子和兒子移民溫哥華。在溫哥華的日子,王力和兒子王一男用各式各樣的老式膠片相機和新式數位相機,開始記錄這個城市的細節,這一拍就是6年,父子倆拍下了一萬多張打動他們的圖片。2007年回國後,他們挑出了其中的200多張,每張圖配上幾段話,出了一本書,書名叫《天大的小事》。

  在溫哥華,紅綠燈是醒目的黃色底座,而不像國內的是黑色,事實證明,「黃色是事故率最低的顏色」;人行道的路牌懸掛在路中間,而不是路旁,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很醒目;公廁指示牌上,都註明了「距離多少街區、多少米」;整個城市只要騎車都要戴頭盔,哪怕兩歲的孩子學童車也不例外。

  加拿大的垃圾桶「面子在內不在外」,廢棄的汽油桶、石槽、塑料筐子都能當垃圾桶,比起國內的「大熊貓抱竹子」、「青蛙王子」那些工藝垃圾桶,「醜多了」,可這些垃圾桶再醜,也個個是大嘴巴、大口徑、套有塑膠袋。

  溫哥華幾乎看不到「牛皮癬」般的小廣告,他們把電線桿的下面局部加粗,專門用來粘貼小廣告。這比國內「亂貼廣告,罰款5萬!」的硬招兒有效多了。

  有一次,他們站在一棟普通的紅磚高樓前琢磨了好久,發現面對街道的所有窗簾都是白色的,終於忍不住進去問公寓的管理員,高鼻子管理員一臉愕然地拿出一份足有一本書那麼厚的售樓合同。

  在合同裡,光是「窗簾怎麼掛」,就寫了三大段近一頁紙。合同還規定,「每戶人家能養幾隻狗、幾隻貓,狗的身高不能超過多少」、「一棟樓有多少個名額可以出租房屋,要出租就排隊登記。」出了門,爺倆感慨,原來「褲衩晾外頭,會招警察的」!「溫哥華人真事兒!事兒得厲害!」

  第一次在溫哥華坐公交車,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著小雨,10多個人排著隊,其中有一個坐著輪椅的殘疾人。車慢慢駛來,停穩,向馬路牙稍作傾斜,車門打開,自動翻出一個踏板,正好對接高出的地面,司機下來連殘疾人帶車推上去,然後把車固定在司機後面專門的位置上,司機再下車繞到駕駛位,最後大家再上車。王力一看表,三四分鐘都過去了。所有人都在雨裡默默地等,沒人說話,那場面,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把王力感動壞了。

  過了兩站,一個媽媽推著嬰兒車上來了,又花了好幾分鐘,車內沒有一個人顯得不耐煩,相反,車裡人都會對孩子笑笑,摸摸她的小絨帽,扯扯她的小襪子。王力不禁感慨:「在人人都微笑的環境裡長大的孩子,跟人人顯得急躁的環境裡長大的孩子,能一樣嗎?」

  還有一次,王力去醫院看病,護士讓他去廁所取尿樣化驗。在這個普通的廁所,牆上用好幾種語言貼著如何取樣。有一種是中文:1.把內褲拉低。洗手,然後把手抹乾。2.用化驗所提供的毛巾把私處洗淨。女士們,清潔私處時,必須由前面洗到後面。3.開始把小便排進廁所,不要讓小便中斷;在小便還在排出時,用指定的容器把小便搜集下來;在小便停止前,把容器拿去。4.蓋緊容器,切勿用手指觸摸容器的邊緣或內面。

  濟南丟失記憶之「眼」

  香港街道上的隔離護欄,很多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鑄鐵製造的,現在依然使用,這讓行人自然產生歷史感,這種對細節的保護,是對城市文化有著深刻理解的保護;英國倫敦很多電話亭、出租汽車還是上世紀70年代甚至是50年代的產品,但正因如此,倫敦才保持了自己的風格;俄羅斯很多城市的路燈是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煤油路燈改造而成的;著名作家馮驥才說,濟南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但是保留下來的老建築太少了,一些老城內的生活片區也沒有了,希望以後不只在博物館見到城市細節的藏品,而是我們就生活在這些細節旁邊,感受到它們帶來的歷史和文化厚度。

  對於城市的細節,東建築大學教授姜波說,細節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細節,是體現出城市是否精緻的重要參照物,如果只有大的建築物,而缺少了這些細節,這座城市就缺少了活力,而細節是讓一座城市顯出內在文化品位的畫龍點睛中的「眼睛」。

  馮驥才來過濟南無數次,他說濟南是座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城市,其發展不一定非要和歷史文化爭地盤,可以把老的東西進行有機改造,把現代文明輸入進去,把歷史記憶保留下來,希望以後不只在博物館見到此類細節藏品,而是就生活在這些細節旁邊,能感受到它們帶來的歷史和文化厚度

  曾幾何時,在夏天的傍晚,街坊四鄰圍坐在街邊木頭電線桿下,借著昏黃的路燈燈光,聊天、下棋、打牌……這個場景是很多濟南人的溫馨回憶。但現在,路燈還在,卻沒有了那種溫馨,新式路燈下也再難感受那種老少同樂的氛圍。

  路旁的綠色郵筒不見了,身邊的古樹越來越少,就連最能代表民生文化的牌匾也被弄成了一個模樣。當曾經熟悉的一些物件再也難以見到的時候,我們不知道這座城市是否還是我們熟悉、有著獨特味道的濟南?

  日本城市的溫馨細節

  京都的小胡同裡儘管有下水井,但還是在路的兩側修建了明溝,為的是最大限度地便於人們行走-這條胡同可是旅遊部門隆重推薦的特色酒吧街。陰雨天走在裡面別有一番感覺,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戴望舒的《雨巷》。

  京都大街上的路牌比較有特色,顏色也用了京都人最愛的灰色-據說,京都是一個沒有鮮豔顏色(尤其是紅色)的城市,灰色系的建築和裝飾讓整個城市都有種懷舊的感覺。

  路牌上用包括中文在內的好幾種文字介紹了本條街的歷史,並標註了與本條街道交叉的路的路名。

  為了避免狹窄的道路因為計程車上下客而阻塞,犧牲了一小段人行道的寬度建了一個臨時停車的港灣。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汽車好象全都沒有喇叭,也可能有喇叭而司機們不大喜歡用。

  城市的一些路段開闢了行人優先的區間便於人們散步或是玩耍,在這樣的路段行人們才是無冕之王。

  巴黎下水道

  距今140多年前,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在《悲慘世界》中曾經寫道:「在我們這個世紀,巴黎下水道仍是一個神秘的場所。如果知道自己的下面是個可怕的大地窖,巴黎會感到不安。」雨果筆下的人物曾多次從下水道逃生,《悲慘世界》中的主人公冉阿讓就是利用它避開了警察的追捕,救出了進步青年馬裡尤斯。

  如今的世紀當然不再是雨果的世紀了,巴黎下水道也不再是個「可怕的大地窖」,想像力豐富的雨果也不會想到的是,這個「神秘的場所」竟然有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下水道博物館」,這個總長2347公裡的世界上最長最現代化的下水道成了巴黎人的驕傲和外來遊客的觀光勝地。在這裡,人們可以領略到一個完全不同,卻又能與巴黎美麗市景相媲美的全新的、充滿藝術與文化的世界。

  巴黎下水道四壁整潔,地上沒有髒物,乾淨程度可與巴黎的街道相媲美。置身其中,人們不會聞到預想中的腥臭味,只覺得有股淡淡的土腥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即使女士穿著乾淨美麗的裙子在裡面行走,也不會被弄髒,與在羅浮宮中行走並沒有什麼兩樣。

  巴黎下水道的入口在艾菲爾鐵塔東側,地處巴黎市中心。在正式進入下水道前,遊人可參觀入口處的「巴黎下水道博物館」,通過文字、圖片、影像和實景了解巴黎下水道的變遷和概況。之後,遊人便可沿著螺旋鐵梯走下去,再經過一段窄窄的巷道,便來到下水道。

  巴黎的下水道十分寬敞,中間是寬約3米的排水道,兩旁是寬約1米的供檢修人員通行的便道。遊客們乘坐改造過的排汙船,沿著排水道進入到巴黎的地下世界,每隔一段路,就會看到一個通往地面的鐵梯,它們都通往街邊的陰溝蓋。牆上還有許多粗細不同、用途不一的管線整齊排列。

  排水道裡有很好的照明設備,路況暢明、通達、寂靜,每條下水道兩側都貼有許多相關圖片,指明路徑,很像地鐵站的線路圖,每走過一個「驛站」,都有工作人員在遊人的門票上蓋個戳。排水道兩旁還設有一些紀念品商店,它們以實物和照片的形式構成了「下水道博物館」的展覽長廊。

  古羅馬引水渠

  公元前4世紀左右,古羅馬城已成為義大利中部初具規模的大型城市。隨著城市人口的激增和城市中心的不斷擴大,人們對水的需求就大大增加。為了解決城市的生活用水問題,公元前312年,羅馬城興修了第一條地下引水渠,開創了人工引水入城的先例。公元前114年,羅馬第一條地上引水渠興修成功,高大的引水渠將清清的山泉凌空經由山嶺、河流及田野,最後引入羅馬城內。

  羅馬全盛時期共有14條輸水道,總長超過2000公裡,每天可以供應百萬立方米以上的清水。這些輸水道有的規模相當宏大,最長的一條有60公裡,其中有20公裡架在連拱上,看上去就像一條地面上的長橋。水道在城內分散開來,成為支道送達各處居民區,其末端就是分散全城的上千個水池和噴泉,日夜不息地湧流著,不但至今仍為市民提供生活之便,更成為羅馬街頭一道活潑的景觀。此類輸水道和高架引水橋被羅馬人廣泛地運用,尤其是在帝國境內那些地勢險要而水源不足的軍事津要更加以大量修建,其中最有名的一座當屬位於法國南部的「迦合橋」(PontduGare)。當水道跨越迦合河的時候,長達249米的一段採用了上下三層共高達49米的重疊連拱。僅僅是為了這類單純的使命就居然採用了如此浩然的美學和工程學手法,的確是嘆為觀止。相似的引水橋遺址遍布西南歐全境,一再佐證著羅馬工程師的勤奮。

同类文章
有關寫堅強的生命的作文

有關寫堅強的生命的作文

  立冬過後,北風一吹,許多花兒都紛紛脫下花衣裳,飄然離去。而在這時,梅花正悄悄綻放。那帶有點點紅色的花蕊就像一個個小姑娘向你微笑。它那淡淡的清香常常使我陶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堅強的生命,歡迎閱讀。  1堅強的生命  樹,砍斷枝條還能再生;草,燒了還能再長。懸崖上的一顆松樹茁壯的生長著
學雷鋒感悟作文

學雷鋒感悟作文

  讓我們學雷鋒,做雷鋒,讓我們把雷鋒這種「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精神作為一種精神財富流傳後世,讓他成為祖國——這個五彩繽紛的百花園中,一道獨特的、永存的,風景線!下面一起隨小編來欣賞關於「學雷鋒」的作文吧。  學雷鋒感悟作文1:  小時候老師就叫我們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那時的我,只會照本宣
以堅持為話題的作文3篇

以堅持為話題的作文3篇

  堅持,才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以堅持為話題的作文3篇,歡迎閱讀。  【篇一:妥協中堅持本心】  妥協,是一種智慧,在逆境中不死磕,不強上,在退讓中另尋他路,在忍耐中積蓄力量,堅守本心,讓妥協不再成為懦弱的表現。  江河選擇了妥協大地,所以變
道德模範個人事跡作文

道德模範個人事跡作文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是指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道德模範個人事跡作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道德模範個人事跡作文篇一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大公無私、樂於奉獻的道德模範。這個城市有了他們才更加美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人們洗
學習雷鋒的精神作文

學習雷鋒的精神作文

  寫作是作為人類凝聚思想,表達情感,加工與傳遞的知識的基本手段。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學習雷鋒的精神作文一  雷鋒叔叔那默默奉獻、忘我勞動、盡職守、艱苦奮鬥、生活簡樸的精神,在我們心中永放光芒!我記得雷鋒叔叔又這樣的名言: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
700字成長勵志作文

700字成長勵志作文

  成長是一個慢慢成熟的過程。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經歷,有開心、痛苦、得到、失去。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成長勵志類作文,希望你喜歡。  700字成長勵志作文1  十五個春秋冬夏,濃縮了人生精華。當我回過頭品味所走過的那串串腳印時,心中便感慨萬千。  成長的腳印裡飽含了親情的關愛。難忘
關於寫堅強作文

關於寫堅強作文

  堅強,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每個人都能完美地達到的,在哭泣時、在受傷時、在委屈時、在遇到困難時我們總需要一劑良藥來修補,跌倒了,再在原地爬起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堅強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堅強作文】  童年就像一艘小船,隨著人生的流水向東漂,一去不復返。船上,有幸福,有歡樂,
細節決定成敗400字作文

細節決定成敗400字作文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細節決定成敗。讓我們捕捉細節,感悟細節,從而成就人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細節決定成敗400字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細節決定成敗作文400字1:  在我成長的旅途中,是多麼希望自己能夠乘著夢想的帆船,駛向成功的彼岸。你知道人的成功在於什麼嗎?就是在於——細節。
承擔責任高中作文800字

承擔責任高中作文800字

  責任意識是一種自覺意識,也是一種傳統美德。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承擔責任高中作文800字,一起來看一下吧。  承擔責任高中作文800字篇一  責任不是強加的,責任是發自於內心的,就是所謂的責任感。  責任的存在,是因為人所處的環境所需要。這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也就是說是社會和父母的責任培養了自
人生感悟的高中生作文

人生感悟的高中生作文

  人的一生也可以是那一杯香醇的酒,慢慢地享受,細細地品味,自然也可以韻出生命的味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生感悟高中作文,歡迎參考!  人生感悟高中作文篇一  在人生道路上,時不時的會出現一些困難,關鍵是我們怎樣對待它。  對待生活中的困難有許多方法。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方法,少數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