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鞭效應產生的原因:市場不確定(如何規避風險)
2024-04-02 12:09:08 4
導語:牛鞭效應是指供應鏈上一種需求異常放大的現象,普遍具有高風險的特徵,信息不共享導致真實的需求被錯誤的放大,後來出現更大的起伏,呈現出牛鞭甩起的樣子,可以通過4個方法避免,分別是實現訂貨的分級管理;加強出入庫管理;縮短訂貨期;根據銷售量限額供應,下面就跟著探秘志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牛鞭效應的名詞解釋
在經濟學上有很多術語,比如鱷魚效應和口紅效應,都描述了商業上的一種現象,今天講到的牛鞭現象,也是其中一種,簡單來說就是指供應鏈上一種需求異常放大的現象,普遍具有高風險的特徵,簡單來說就是市場上的真實需求在向源頭供應商的傳遞過程中,無法實現很暢通的信息共享,於是導致信息錯誤的被放大,出現越來越大的起伏,呈現出牛鞭甩起的樣子,於是便被稱為牛鞭效應。
牛鞭效應的不確定性,導致供應商無法正確的了解市場的真實需求,甚至會擾亂企業的整個銷售計劃。這是寶潔公司在一次市場調研中發現的。據他們的分銷中心說,零售商和批發商普遍都會有意放大自己的需求量,這樣一層一層的逐漸放大,到達最終供應商這裡時,已經超出真實需求太多了,這也是牛鞭效應產生的原因之一。
牛鞭效應產生的原因
1.下級經銷商有意放大訂貨量
零售商和批發商一般會根據銷售的歷史數量,來預估本次的訂貨量,但是他們不可能訂剛好數量的貨,畢竟市場需求是不確定的,萬一需求突然變大,經銷商的貨當然得跟上,所以他們就會有意的加大訂貨量,而在經營過程中,不一定是簡單的兩個層級,所以常常會因為多個層級的有意放大需求,導致最源頭的供應商無法接收到真實的需求數量。
2. 市場的不確定,導致需求無法確定
市場中存在很多因素,基本都處於無法準確預估的狀態,所以這就會導致下級經銷商無法準確的判斷訂貨量,比如市場的價格降低,可能會導致銷量的上升,但這是經銷商無法預估的,在訂貨時只能通過放大訂貨量來預防。
3. 層級過多,導致信息無法有效共享
在供應鏈上,一般不會出現只有一層經銷商的現象,當層級一多時,每層對於需求的放大就會出現疊加效果,導致這種需求傳遞到最終供應商時,會出現異常放大的現象。
如何規避牛鞭效應帶來的風險?
1. 實現訂貨的分級管理
將經銷商分為不同等級,對他們的訂貨量實行分級管理,對重要經銷商實行充足供應,對一般的實行滿足供應。
2. 加強出入庫管理
將經銷商和總供應商的庫存實現聯合庫存管理,讓雙方合理分擔庫存責任。
3. 縮短訂貨期
鼓勵經銷商縮短訂貨期,訂單的數量就能越準確。
4. 根據銷售量限額供應
供應商要根據經銷商的銷售記錄來提供商品的供應,而非訂購的數量,這樣就能防止經銷商誇大供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