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作文:學會讀書
2024-04-01 13:51:05 1
莎士比亞曾形象地比喻說:「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小鳥失去了翅膀。」在莎翁的眼中,讀書成了這樣一種過程,它讓地球充滿陽光,它讓小鳥擁有翅膀。
事實也確乎如此:讀書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斷變換的掌握和使用書本知識的過程。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明白無誤地理解讀書的概念實質的。有些人雖然「飽覽群書」,卻一直是為讀書而讀書,絲毫不明了讀書就是「掌握和使用」的道理。於是乎,這些人雖然讀破了萬卷書,但卻始終是一個腹中空空的無用之人。因為事實上,這些人就從來未曾真正「讀」過書。
我國古代有一位國君,「性喜讀書」,宮藏萬卷。當他後來兵敗亡國的時候,這位國君「深感讀書之無用」,一氣之下焚毀了宮裡所有的書籍。後世史家不無感慨地評論說:不知讀書法,雖焚書何濟於事?!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唐皇李世民,這位蓋世英傑一生中曾多次教導臣下認真讀書,從書中悟出「治國之策,而後善用之」。李世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明白怎樣才叫讀書。他曾經評論隋煬帝「雖熟讀聖人書,而不知用,故敗」。由於真正領悟了讀書就是「認真地掌握和使用」書本知識這一道理,李世民從書中尋到了大量的善政,終於開創了百年盛唐的繁榮局面。
要讀書,須先明白讀書即掌握和使用知識的過程這一道理,但是有些人卻不懂得這一點。有一則寓言說,有位老先生曾先後讀過兵書、水經和天文書籍,每每看完之後,他便照搬書中知識組織鄉勇入山剿匪,召集百姓開渠治水,設置儀器測算天時。不想剿匪為匪所敗,治水鬧得洪水泛濫,測算天時又誤了農時。因為這個老先生沒根據實際情況運用知識。
知識總是不斷更新、不斷發展的,這就要我們不斷變換地去掌握和使用知識,站在運用的立場上去讀書。這和漢代名將霍去病提出的「讀兵書戰策『顧方略而言他』」、不死搬書中知識的看法是一致的。
一位教育家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會學生自己能夠讀書。」換句話說,教育就是要教會學生明了「讀書」的實質,並切實地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