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出土道德經 居然和歷史不符(馬王堆發現)
2024-03-27 08:24:06 2
馬王堆發現了道德經與流傳版本有不同眾。所周知,在1973年的時候,我國考古學家在長沙出土了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馬王堆墓。經過多年的努力後,專家在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這無疑對於我國的考古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除此之外,隊員們還挖出了一本老子的道德經。然而,就在專家經過解讀後卻發現這本道德經上的內容與後世所流傳的道德經完全不同。
篡改道德經
由此,專家懷疑道德經很可能被人篡改。要知道,道德經是由春秋時期道家創始人老子所著,文藝深奧,因此被後世之人譽為萬經之王,備受人們的追捧。雖然得到了流傳,但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其內容難免會有所改動。而在馬王堆中出土的這本道德經,距離老子時代僅僅200多年更能貼近。
內容差別
歷史專家經過解讀後,逐一找出了內容的改動之處,就比如傳世本中大器晚成這個詞,在這本道德經中卻是大器免成,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卻是天差地別。大器晚成講的是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成才,但第二種卻是成才要順其自然,並不是刻意成就而來的。除此之外。
殘忍記錄
對於一些神話史書的記載也有很大的不同,就比如對於皇帝戰蚩尤的記載,如今我們固有的認知就是皇帝在九天玄女和四大神獸的幫助下打敗蚩尤,但在這本道德經中卻記載著皇帝將蚩尤抓住之後,便命人將蚩尤的皮剝下來做成靴子,頭砍下來掛到旗子上,更殘忍的是將蚩尤的肉做成肉醬,讓所有的族人分來吃。一旦違反了自己命令的人都會被處死。由此可以看出,馬王堆道德經中皇帝的形象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仁德與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