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原不叫蘋果 古人取個名字被日本人沿用至今 (林檎)
2024-03-27 16:07:38 1
蘋果的名字不叫蘋果,原本有很多的稱呼,例如林檎、文林果、頻婆果等,而林檎這個名字自古人取過之後,至今被日本人沿用。蘋果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水果,而且種植面積是非常的大,有著較為酒的歷史,一直以來都被稱作是溫帶水果之王,但在古代的時候蘋果卻不稱作蘋果。
在古代的時候,野外有著很多的果子,在當時並不知道叫蘋果,而是看他在山間有著很多的禽鳥都特別喜歡的去吃,所以稱做林檎。在盛唐的時候,曾有過這種果子,最開始唐代的苦行僧去天竺取經的時候,回到東土中原的時候,帶回來的種子,因此在唐朝種植這演化出了另一個名字頻婆果,最開始是出自於佛經。到了元代之後,出現了很多異域的水果,當時被蕃邦的商人帶到了國內,蘋果被廣泛種植出來。
在明朝的萬曆年間,當時農民們已經開始廣泛的種植。蘋果在當時有一些農學的指導用書之中,後來在被發現之後,裡面有著關於蘋果的說明,因此便認為是明朝末期才出現了蘋果一詞,這算是一個比較確切的時間或經過考證之後。在古代的蘋果和現在的蘋果是不一樣的,是屬於沒有改良過比較酸澀的蘋果不像現在經過嫁接之後的改良果實。在經過農學科學家的查證過之後,最終確認在新疆天山腳下是中國野蘋果的基因來源、是蘋果的原產地之一。
唐朝時期,中國算是東亞中心的一個國家,因此引來了周圍其他國家前來拜訪日本,也來唐朝學習文化,軍事後來把蘋果帶回到了自己的國度之中。經過繁殖後,當時的中國人稱蘋果為臨秦,日本人把這個比較有詩意的名字給保留了下來。雖然到現在已經讀輸蘋果,但在日本的寫法之中,依舊是林檎並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