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後 中央軍沒動手 為何閻錫山先動手(判斷錯誤)
2024-03-10 19:08:16 1
在抗日戰爭結束過之後,蔣介石的中央軍還沒動手,閻錫山卻先動手,只是因為對戰局判斷錯誤。在1945年的時候,當時上黨戰役剛剛打響。雖然涉及到的範圍並不是特別大,但雙方投入兵力都很多,晉軍也造成嚴重死亡。山西王閻錫山
在山西則是閻錫山的根基,因此也被稱作山西王。在1930年的時候,當時中原大戰剛剛結束,外圍的兵力也損失了特別的多,只是並沒幹擾到內部根基,閻錫山並非有著特別大的野心,只想保護自己所在的區域,想要當土皇帝。當時軍閥時期的發展是比較不錯的。在1945年的時候,八路軍也主要在山西一帶活動,閻錫山則判斷錯誤,認為八路軍會影響到自己統治,才打了一仗。
在當時的閻錫山一心認為國共兩黨在進行談判。八路軍兵力是處於弱勢,應該是不會和自己去爭奪上黨,當時就覺得應該打正規戰,不能打攻堅戰,但實際閻錫山則判斷失誤,我軍的兵力雖然並不是特別多,卻藉助了戰場的優勢。在談判的過程之中也擁有主權,當時晉軍被派出去的人全部都被殲滅。
在當時晉軍已經是屬於被打懵的狀態,閻錫山在此戰過之後,就只能夠依靠蔣介石的中央軍。在沒有之前土皇帝一般過得那麼瀟灑,但是整體來看部隊還是比較強的。到了1949年的4月份,太原都已經被解放,三大戰役也全部都已經打完了,可是山西依舊沒有解放,就證明了晉軍的戰鬥能力,十分擅長打防禦戰。在今後的多場戰爭,不論是臨汾交戰還是近中交戰,都導致我國的傷亡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