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德的故事
2024-04-07 03:48:05 1
1、張思德(1915.4.19—1944.9.5) ,四川儀隴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的模範。
2、1915年4月19日 ( 農曆三月初六 ) ,這天是穀雨節。張思德出生在四川儀隴縣六合鄉韓家灣的佃農張行品家。張家本來就生活艱難,在這青黃不接的時候,張思德的出生給家裡帶來的不是喜,而是深深的憂愁。張思德的母親產後得病,臥床不起,沒錢買藥,無米下鍋,沒有奶水餵孩子,只好拖著重病的身子,從窮苦鄉親那裡討得一點穀米,搗碎後熬成糊糊餵養孩子。母親望著這個出生在穀雨節,用穀米糊糊餵養的瘦弱孩子,給他取名 「 谷娃子 」 。
3、張思德生下才 7 個月,母親就連病帶累,離開了人間。臨死前,她把張思德託給了他的叔叔張行忠和嬸娘劉光友收養。此後,張思德一家的生活更加艱難。大哥給地主幹活,累死在水田裡;二哥沿街乞討,餓死在豬市場的戲臺旁;生父張行品外出謀生,流落他鄉。家人就這樣生離死別了。
4、養父張行忠的日子也十分艱苦。他給地主扛活,累壞了身子,常常吐血。養母生下女兒張桂香才 4 個月,身體還很虛弱,為了活命,就把兩個娃娃放在背簍裡,背著他們起早摸黑地在地裡幹活。
5、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張思德很小就下地幹活了。娘上坡種豆,他跟在後邊點種;娘下田割谷,他跟在後邊撿穗。七八歲,正是上學念書的年紀,可他卻成了割草、挖菜的勞力。儘管養父母終日辛苦,家人仍然難得吃上一頓飽飯。
關鍵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