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95周年演講稿範文:黨史回顧
2023-12-10 14:26:57 3
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根本思想路線。不論是革命還是建設,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從勝利走向勝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建黨95周年演講稿範文:黨史回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建黨95周年演講稿範文:黨史回顧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瞬之間,嘉興湖上向著勝利的吶喊依然走過95載,可是這聲吶喊的激情卻從未走遠,他一直伴隨著炎黃子孫,走過95年的光輝歷程,95載的風雨徵程,這吶喊一直是我們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一直猶在耳邊!
95年滄桑巨變,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創造了東方奇蹟,95年翻天覆地,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唱響最嘹亮的中國夢之歌。作為一名黨員,我為95載黨的輝煌歷程自豪,我為95載黨的豐功偉績驕傲!
1921年,那時的中國正處於風雨如磐、長夜難眠的黑暗年代,列強侵略、軍閥混戰、政治****、民不聊生。中國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成立的。猶如春雷一般,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拔開了數百年來籠罩於千萬仁人志士心頭的迷霧。共產主義的偉大旗幟點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從此,炎黃子孫們的理想有了歸一,有了值得託付的導航人——中國共產黨。猶如悠悠長夜下燦爛的燈塔,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前進的方向。從此,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光明和希望。
95年來,中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從建黨之初的五十幾名黨員,逐步發展成為在全國執政六十多年,擁有七千八百餘萬黨員的大黨。這九十三年,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這95年,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領導我們創造性地實現了由新民主義到社會主義的發展,實現了中國社會變革和歷史進步的巨大飛躍。這95年,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飛速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與日俱增。這95年,是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斷艱苦奮鬥、發奮圖強的95年,是為完成肩負的歷史使命而不斷經受考驗、發展壯大的95年。
追溯黨95年來的發展歷程,我更加深深地體會到中國共產黨無愧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任重道遠。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以時代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要把實現自身的人生追求同黨的事業、國家的富強緊密聯繫在一起,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要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積極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貫徹執行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胸懷祖國,紮實工作,與時俱進,真正做到心繫群眾,服務群眾,為實現我們的偉大的中國夢凝聚一份力量!
【2】建黨95周年演講稿範文:黨史回顧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共同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弘揚黨的優良傳統,進一步動員全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確保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為開創鰲江科學發展新局面而努力工作。在此我謹代表鎮委、鎮人大、鎮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辛勤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黨員、幹部表示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一、弘揚黨的優良傳統,深刻認識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中國共產黨走過了94年的光輝歷程。這是波瀾壯闊、天翻地覆的歷程,是在崎嶇道路上披荊斬棘、開拓創新的歷程,是從挫折乃至失敗走向勝利的歷程。我們黨在長期革命鬥爭和建設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優良傳統。例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密切聯繫群眾,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事不避難,勇挑重擔,敢於擔當的工作作風等等。這些優良傳統是我們的傳家寶,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靠的政治保證。實踐證明:只有繼承弘揚黨的優良傳統,才能保持黨的政治本色,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更好地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才能堅持改革開放,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才能統一全黨全民的思想,凝聚黨心民心,意氣風發,奮勇前進。我們要倍加珍惜黨的優良傳統,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不斷發揚光大。
(一)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根本思想路線。不論是革命還是建設,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從勝利走向勝利。我們歷史上和現實中的許多失誤或嚴重錯誤,主要是違背了實事求是的原則造成的。如1957年的反右傾擴大化,1958年的大躍進,1966年開始的持續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它們都是因為脫離實際、沒有實事求是、錯誤估計形勢而造成的,給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道路漫長,情況複雜,會遇到種種矛盾和困難,只有堅持實事求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才能把事情做好。
作為基層幹部做到實事求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深入實施「一線工作法」,堅持到一線調查研究,反對在辦公室閉門造車。調查研究是我們了解實際情況的根本途徑。只有情況明,才能決心大、政策實、方法對、效果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中國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勝利,都是建立在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的。毛主席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非常重視調查研究。他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有文字可查的調查研究活動就有上百次之多,幾乎每一個正確的重大決策,都是建立在調查研究基礎上的。l930年他就做了8個地方的調查,寫出8篇約l4萬字的調查報告,還寫出一篇從理論高度闡述調查研究的著名文章《反對本本主義》。新中國成立後,他仍然經常到各地調查。l955年至1956年,他用四個半月的時間聽取9個省市及中央34個部門匯報,寫出了《論十大關係》這一指導經濟建設的綱領性文章。l961年,他不僅親自調研,還提出把1961年當成實事求是年、調查研究年,在全黨上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黨和國家領導人紛紛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使得國家經濟從三年困難時期走了出來。
調查研究要有正確的方法和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放下架子,虛心向群眾學習。蜻蜓點水,走馬觀花,這是不能了解真實情況的。一定要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掌握第一手材料。要找那些既了解情況又敢講真話的人聽取意見。要學會群眾語言,要善於提問題,問多一點、細一點,真實情況自然就出來了。
(二)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我們要在廣大黨員幹部中經常進行為人民服務的教育,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我們來自老百姓,要服務老百姓。
相信和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群眾理論的創造性運用,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之一,是黨長期歷史經驗的總結。群眾路線既充分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又是實踐黨的宗旨的根本途徑,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離開群眾路線,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我們黨的歷史反覆證明:凡是成功和勝利,無一不是依靠群眾取得的;凡遭受失敗挫折,無一不是脫離群眾的惡果。1947年毛主席轉戰陝北時說,哪裡群眾擁護,那裡就最安全。我們只有2萬多部隊,最終粉碎了胡宗南20萬大軍的進攻。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先後有800萬軍隊,有先進的裝備,但由於人心喪盡,結果在我們黨領導的人民戰爭面前土崩瓦解。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也是依靠群眾而不斷地取得勝利的。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是黨的群眾路線最基礎、最根本、最重要的內容。要給人民群眾以看得見的利益,解決群眾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黨中央提出創新群眾工作的要求,我們要主動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從群眾那裡學得知識,制定政策。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發揚民主作風,有事同群眾商量,不能搞強迫命令。要善於考察群眾情緒,了解他們在想什麼、盼什麼,需要我們做什麼,千方百計滿足群眾要求,一時辦不到的或者不合理的,要向群眾解釋清楚。要正視矛盾,為群眾辦實事、謀發展,增加群眾收入。
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黨執政後最大的危險。現在,有些同志對這個「最大的危險」認識不足,聯繫群眾的自覺性不強,幹群關係不是魚水關係,而是油水關係、火水關係。有的不懂群眾路線,不會聯繫群眾,不會群眾語言,不會調查研究;有的不關心群眾疾苦,對群眾訴求置若罔聞,對群眾迫切需要解決而又能解決的事久拖不決;有的不願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搞強迫命令,損害了群眾利益,等等。這些都亟需解決。沒有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擁護,我們寸步難行。有人總結說:交通方便了,幹部和群眾反而疏遠了;通訊發達了,幹部與群眾交流反而減少了;文化水平提高了,做群眾工作的本領反而降低了;生活好了,關心群眾疾苦少了。這與我們黨的宗旨是格格不入的。
(三)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艱苦奮鬥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百折不撓、頑強向上的崇高精神的表現。戰爭年代,我們黨的物質條件非常落後。在黨的領導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僅克服了嚴重的物質困難,而且展現了共產黨人積極進取、奮發圖強的頑強意志,用實際行動深刻詮釋了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艱苦奮鬥是一種創業精神。艱苦奮鬥是和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分不開的。人們提起艱苦奮鬥,總會聯想到戰爭年代我們克服物質困難的光榮歷史。今天,我們要加速轉型發展,實現跨越崛起,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必須弘揚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當前,鰲江鎮經濟社會各項主要指標已遠遠落後柳市、塘下、甌北、龍港等幾大強鎮,面對不進則退,小進也是退的激烈競爭,我們要改變落後、奮勇趕超,更需要這種精神。
艱苦奮鬥是一種奮發向上的意志。艱苦奮鬥不僅表現為生活上的樸素,而且表現為一種努力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越是艱苦越向前,不達目的不罷休。我黨長徵途中,爬雪山、過草地、吃草根、啃樹皮,粉碎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勝利到達陝北,就是這樣一種精神;上甘嶺戰鬥,山頭削平幾尺,我們的陣地巋然不動,就是這樣一種精神;建國後,我們不屈不撓,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新中國,打破了國際敵對勢力的封鎖,靠的也是這種精神。今天提倡艱苦奮鬥,就是為了在全鎮人民中間提倡這種努力向上、頑強拼搏的精神。
(四)爭做敢於擔當的共產黨人。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2012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於擔責,這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幹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了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敢於擔當」反映的是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敢於擔當」表現的是一個人的堅定信仰;「敢於擔當」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德行品格。
黨員幹部敢擔當,就是要在難題面前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當前,我們正處在發展、改革和穩定的關鍵時期,挑戰錯綜複雜,幹部的精神狀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黨員幹部敢擔當,一定要對上對下負歷史責任。如果一個黨員幹部工作上僅僅滿足於按照上面制定的「規範動作」辦事,不敢有絲毫創見性的突破,必將痛失發展良機。
黨員幹部敢擔當,就是要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於碰硬。一個幹部的擔當、責任,最重要的是敢於承擔難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的矛盾。現在,我們正處在社會矛盾的多發期,一些問題處理稍有不慎,就會演變成群體性事件,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大問題。面對各種矛盾,黨員幹部一定要深入一線、主動靠前,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黨員幹部敢擔當,就是要在風險面前敢於作為、敢於承擔責任,既是我們黨對幹部立下的「規矩」,又是行政法制的一條基本原則。很多人說鰲江缺乏一種正氣。意見多,辦法少;反映問題的人多,直面困難的人少。黨員幹部敢擔當,就要有與不正之風作鬥爭的勇氣。在不正之風面前,要敢唱黑臉、不怕得罪人。
二、肯定成績、分析不足,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總結基層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