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踏穴東觀
2024-11-16 15:24:11
晉中祁縣東觀鎮,緊鄰的綿山東脈地勢險峻,無路可登攀。南麓朝陽的山坡上,古木森森,每一棵都有上百年的歷史。飛禽走獸出沒其中,殺人無算。李淵擁兵太原反隋之時,麾下部將趙寶曾背山戰於楊廣,寡不敵眾,數萬兵馬皆命喪於此,血流漂戟,山上的黃土盡皆被染紅,大雨衝山之日,山洪瀉下如赤流奔湧。以此土燒磚,色澤鮮紅,堅硬無比,歷百年不朽;以此土燒瓷,叩之鏗然作響,逢雷雨之日湊近聽之,可聞風雷之聲。村人皆稱之為「燒土」。從那時開始,上山打柴的樵工常常會無意間自樹根底挖出骷髏,根須盈其顱,糾纏不可解,齒猶齧木;於山腳下刨土的窯工更是掘得白骨累累。夜晚來臨的時候,無數的磷火在山上盤旋遊飛,夾雜著夜梟的嘶號,經年不絕。
村民感念唐戰士之英勇,挖出的骨殖並不隨意丟棄,而在山腳下丘陵之處擇地而葬,歲月流逝,丘陵已經成為平地,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墓冢。繼而有那孤苦無依或家境貧寒之人,歿後無力打理,鎮上的保正遂一領草蓆裹了,指使兩人抬到此處草草掩埋;又有那異鄉逃荒之人精疲力竭倒於路邊,好心人皆將之葬於此。天長日久,此處已是亂墳堆砌不可勝數。後來天下大亂,盜賊橫行,宵小作惡,村人恐死後遭挖墳掘墓之禍,都不敢遠埋,只近葬於此。原本是情不得已,後卻發現凡在此處埋葬之家,後人皆人丁興旺,家道昌盛,村人疑為地下英靈之助,附近村落遠近聞名,到民國初年時,東觀全鎮之人死後皆葬於此。
又有那潛心研究堪輿之人,專在人死後為其選擇下棺之處,賴此為生,是為「踏穴」。操此營生這人,因其只為亡者為伍,並不與生人交往,村人對其敬畏交加。延請之時,三牲六畜,白包禮送。平日則退避三舍,望影而遁,稱其為「鬼客」。
任寶在亂墳崗上走動不止,時而抬頭望天,時而以手指為標尺測算距離。時而轉動手中的羅盤挑選方位。
他是遠近百裡聞名的「鬼客」。他父親生前替人踏穴無數,並無失手,後與逃荒到此的一婆姨搭夥為家,數年卻無子嗣。老鬼客深覺洩露天機太多,陰德無積,就洗手不幹了,若干年後才得到任寶一個兒子,視為珍寶一樣將他養育。依照老鬼客的想法,是決不讓他再幹踏穴之一行了,只想送他去讀書,將來謀個一官半職,從此光宗耀祖。在任寶滿月的那一天,吃過長生面,喝過長命酒,燃上長壽香,母親將滿滿一個笸籮的雜物倒在炕上,讓任寶在其中挑選一個東西抓在手裡,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月乩」。據說剛剛滿月的小孩,在長壽香熄滅之前,抓到什麼將來就是從事什麼工作。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