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節的意義作文500字
2024-10-26 08:52:11
勞動節是保證勞動者權益的一個節日,人們因此歡慶這個節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勞動節的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勞動節的意義作文一:
此節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萬六千餘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簡稱「五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年。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杭州、漢口等地向群眾散發介紹「五一」的傳單。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九江、唐山等各工業城市的工人群眾浩浩蕩蕩地走向街市、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李大釗專門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五一」運動史》,介紹「五一」節的來歷和美法等國工人紀念「五一」的活動,號召中國工人把這年的「五一」作為覺醒的日期。陳獨秀也為慶祝這個節日發表了《上海厚生紗廠湖南女工問題》一文,揭露資本家剝削工人剩餘價值的真相。陳獨秀又在上海船務棧房工界聯合會作了《勞苦者的覺悟》的演說,闡明了「勞動創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貴重」的觀點。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傳,散發《五月一日勞工宣言》,喚起工人為反對剝削、爭取自身權利而鬥爭。這是中國首次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活動,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勞動節的意義作文勞動節的意義作文。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是日全國放假一天。每年的這一天,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採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勞動節的意義作文二:
五一勞動節,始於美國工人在19世紀90年代為爭取8小時工作日而進行的鬥爭。自那以後,世界人民便開始慶祝這一天-國際勞動節。這個日子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體現了它的力量:正是在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工人們宣布為了共同的目標而一起奮鬥。
在許多個五一勞動節裡,工人們都受到鎮壓,他們的活動被禁止,流血事件還時常發生。五一節逐漸失去它原來的意義,成為了獨裁者和集權統治的政權對抗工人運動的一種標誌性裝飾;又或者就是一個平平安安的法定假日。儘管事實如此,工人們仍然滿懷信心地慶祝勞動節,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社會是靠著我們的力量、眼睛、雙手和智慧而不斷地發展和強壯,還需要我們不斷地支持。
正是在這一天,我們堅持體面的工作、工人健康、飲食和住房、教育和文化表達,都是我們應得的權利,而不是特權。我們志在獲得這些權利。然而在這一天,我們從未膽怯卑微地去找法官和獄卒,從未守在財長們進行會議的地方,從未說服他們工會是有益於做生意,也從未要求進行更多的對話。正是在這一天,我們大聲地說出:你們的銀行,你們的買斷、買回,給我們帶來了痛苦和大量的失業工人;你們的貿易協定和專利制讓工人們無法謀生,更破壞了所有人類獲得食物、水和藥物的權利。正是在這一天,我們大聲地說出:我們不僅要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且,我們也堅決不會讓世界越變越差。
五一勞動節是大家慶祝過去、慶祝現在和慶祝未來的日子。我們慶祝的方式就是爭取應有權利和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爭取權利的決心。讓我們一起大聲又自豪地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吧。
勞動節的意義作文三:
一年一度的五一節到了。一大早,公園門口的東西路和南北路上便熱鬧起來。這裡擠滿了賣烤腸的、烤魷魚的、賣玩具的、賣衣服的,還有很多很多呢!
今天我要和媽媽一起幫大姨看車子掙錢。頭一樣我跟大姨學著吆喝:「來來來,把車放這兒,出入方便。」來這兒的人有時會帶很多東西,我會幫他們看著,直到他們玩回來取走。他們還誇我是助人為樂的小明星呢!沒想到看車子能掙錢還能助人為樂呢!
今天人特別多,車子一會兒就放了三大排,整整齊齊的,就像士兵勞動節的意義作文作文。接近中午的時候我肚子唱起了空城計,我不由自主的向有著誘人香氣的烤魷魚走去。就連別人來取車子都沒發現,幸虧外公幫我驗收了小票,不然可就麻煩了。媽媽看見了,用嚴厲的眼神看了我幾眼。我這又認真的看著車子。雖然太陽熱辣辣的,但我在堅持著,猛一回頭看見媽媽,她向我豎起了大拇指。我非常高興。
今天的勞動節很有意義,我學會了認真做事,還有助人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