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端午節的作文
2024-10-26 09:56:10
導語:端午節有些人吃過粽子後,還要賽龍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端午節的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篇一:家鄉的端午節
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著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著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裡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著。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裡。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裡扔粽子和雞蛋,我非常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裡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篇二: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如:重陽節,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等,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要吃那香噴噴的粽子,可是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吃粽子嗎?
傳說有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自己的國家破亡,於是便憤恨跳江,人們怕江裡的魚兒吃掉屈原,於是便包粽子,將粽子投到江裡給魚兒吃。屈原跳江時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將這天定為端午節。
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可是你們會包粽子嗎?要先到店裡買粽子葉子,再買點糯米,花生,葡萄乾等,先把粽子葉清洗乾淨,然後把糯米,花生等食物放到粽子葉子上,按照三角形的形狀包起來,最後用繩子一綁就好了,由於我是初學者,總是把它包不緊,哎!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先蒸上再說,蒸了一個小時後,打開一看,雖然皮已經開了,但仍然飄著那清香般的粽子味,再嘗一口,更是無比的美味。
有些人吃過粽子後,還要賽龍舟。雖然我沒有真正看過龍舟比賽,但是依然能想像出那熱鬧的場面。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上課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尊老愛幼。在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
篇三:我最喜歡的節日端午節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十分深厚,每一個節令都對應一個節日,在這諸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瀰漫著清新的粽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粽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粽子。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變魔術般被包好,煮熟了。這時心急的小孩子望著冒著熱氣的粽子會吵著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終於可以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後,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著說:「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啊!」因為這一年裡只這一個端午,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們嘴裡,才會有不同於往日的味道。
說到端午吃粽子,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後投江了。後人為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裡。後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端午的這天不只吃粽子,還有別的活動。南方的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這一天大人,小孩兒紛紛湧向比賽的地方,這個比賽可是人們盼望已久的。而在我們這裡這一天不僅家家包粽子吃,還會買些艾葉放在家裡。更好趣的是街上會有賣小飾品的,這些飾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瓏的,袋子上還繡著精緻的五毒圖案,小孩子戴上可以保平安。這些小飾品都很可愛,惹得過往的人駐足觀看,非要買上一個才心滿意足離開。
端午快臨近了,我深深地期盼著。那清甜的粽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紮下了根,我熱切地盼望著它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