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鬧元宵的作文
2024-10-25 05:05:10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鬧元宵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除春節外也是一個大節日了。
據說,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有了元宵節,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而現在的元宵節則更加熱鬧,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孔明燈,十分有趣。而今年x年,天文局又爆出今年的月亮將成為52年最圓之月,並是晚上10:29分最圓,那麼我想,這個元宵,一定比以往更有氛圍了。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願元宵快樂。
篇二:
今年元宵可是在我記憶中最深的一次了,這次可不同於其他元宵節了。往常,我是在元宵節吃別人包的湯圓,而今年,我也有幸學上了包湯圓的技術,決定動手試試,便把材料準備齊全,動手了!
我首先把麵粉加一點水揉成麵團,再將它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小麵團。將他們揉成一個個球,逐個壓扁,再在中間壓一個小槽,將事先準備好的黑芝麻餡兒拿一勺放在凹下去的槽裡,再將它裹起來,揉成一個圓,就OK啦!可是畢竟是第一次做湯圓,身手還是有些不靈活,這個湯圓的表面可是有黑有白,裡面都沒有餡兒了。為了鼓勵自己,我努力回想起我原來吃自己包的餃子和好吃的湯圓的味道。後來,我終於做成了「史上」最完美的湯圓。想一想,應該很好吃吧。
做完後剛剛好七點半,我也拿起電視遙控機打開電視瞅瞅有什麼好看的節目。隨便調來調去,到八點了,我便按了中央一臺,收看元宵晚會了。
到八點半,媽媽終於把自做的湯圓下鍋,這可把我這個小饞貓急壞了,不隔一分鐘就去看看煮好了沒,還在一旁催快一點兒。十分鐘後,一鍋圓溜溜的湯圓,出場啦!一往裡瞧,可把我嚇了一大跳:湯水裡面全部都是黑芝麻,天啊!露餡了……
好險媽媽心靈手巧,做出來的湯圓各個精巧,可愛。如同嫩滑的果凍一樣,一看就讓人產生愛慕之心。吃下來味道更是良好,堪稱世界級美味。這如果讓慈禧太后去吃的話,肯定媽媽就變成裡面的御廚了。
今年元宵晚會到九點半就結束了,時間不長。我們的湯圓也被「洗劫一空」,連湯汁都不願意放過,吃飽飽,心滿意足的我很快就撿好書包睡覺去了。
今年的元宵節過的真是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