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作文【小學生】
2024-10-25 05:01:10
導語: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元宵節」。從大年初一到這天,就可以說是過完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元宵節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正月十五元宵節作文一
今天早上起床,媽媽說要下元宵吃。我聽了,心花怒放,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可是最愛吃元宵的啊!
媽媽先往鍋裡倒上一大半的水燒開,再接二連三地將元宵寶寶們放進鍋裡「泡溫泉」。沒過多久,媽媽掀開鍋蓋,一股熱氣便迎面撲來,一個個元宵寶寶在沸騰的水裡跳起了「芭蕾舞」媽媽給我盛了一碗放到桌子上,我抄起一個勺子,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子旁。
碗裡那潔白無瑕的元宵寶寶們有大有小,個個都從水裡探出小腦袋,好奇地望著這五彩繽紛的世界。我舀了一個小的,靠在嘴邊,吹了吹,送進嘴裡,再一咬。啊!軟軟的,香香的,甜甜的,裡面那飽滿的濃汁都流了出來。可真是雀巢咖啡——味道好極了!
我「風捲殘雲」般地吃完了一碗元宵,摸著飽飽的肚子,滿意極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作文二
傍晚開始,大街上已是炮聲隆隆,煙花飛舞。
走出家門,賞燈觀花。
圓圓的月兒鑲嵌在東方的上空,成了寂寞的配角。人們顧不上賞月。即使抬頭,眼睛追逐的也是許願燈。因為煙花治理,今年大街上煙花沒往年多。偶爾可看到升入高空的煙花,瞬間爆炸、綻開,傘狀下落,五顏六色閃爍,繼而化作一縷縷白煙消失在夜空中。人們喜歡煙花瞬間綻出的絢爛,想盡力抓住這易逝的美好。
許願燈也叫雲燈。今年空中被雲燈佔領,似天上的街燈閃爍。紅色的火焰燃燒著,帽子形狀的紅漸漸升入高空,帶著人們對愛情的祝願,對新的一年的期望,順風直奔西北,飄遠。看著空中飛行的雲燈,我忍不住也買兩個,帶給在家看電視的兒子。兒子說外面空氣汙染,不願出去看燈。如此熱鬧的夜晚,我是不想悶在家裡,兒子卻做到了。
老公打開雲燈,兒子拿出水筆寫上自己的願望,拿到院子裡點著,火焰漸漸大了。老公試了試,它上升又落下。反覆兩三次。兒子說,看來氣體還不足以帶著雲燈高飛。放雲燈也有技巧,點然後不能馬上放飛,也飛不高。要把許願燈放在地上,任其燃燒一會兒,讓熱氣體充滿整個許願燈的整個空間,再鬆手放飛。由熱氣體頂著雲燈起飛。這樣,才能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看著自家的許願燈加入其他許願燈的行列,一種喜悅油然而生,隨著雲燈騰空而起,飛向遠方。
空中的一盞雲燈承載著人們一個美好願望,期盼每一個願望都能實現。
想起小時候,在老家過元宵節。煙花爆竹是從集市上買的。不及現在的精美且花樣繁多。一家放煙花,村裡人都來看,圖的是熱鬧。燈籠是自家用高粱杆最上面的細楟子、紅紙、鐵絲、漿糊等做成的。小孩子挑著燈籠慢吞吞地走在路上,大人們開玩笑地說:「你看,你看,燈籠下有條蟲!」小孩子歪著頭看燈籠下面。這燈籠也歪了,底座的蠟燭燃燒的火苗燃到一邊的紅紙或透明塑料紙,把燈籠燒一個洞。周圍的人會高興地說:「你的燈籠開門了!」
老家也有這樣的風俗:姑娘結婚頭三年不準看婆家的燈,娘家人要在正月十五前把閨女請回娘家,過了十五這一天再接回婆家。小孩子出生第一年挑的燈籠也是姥爺送的,第一年挑的燈籠一定要燒開一個洞,說是開門了,有個好兆頭。
記得十五晚上,我跟著哥哥等十幾二十歲的小夥子走到村外的田野,在空曠的麥地裡撂火把。一個個火把是用篦子包裹著麥秸、豆秸、掃著頭等,火柴點燃了,往上空扔,火焰在空中劃一道弧,落在地上。大家一哄而上,誰搶到火把,撿起來繼續扔。直到火把燃成灰燼為止。一個個火把扔來扔去,一個個火苗在眼前竄來竄去,一條條火紅的弧線在空中划過,一聲聲歡笑在田野裡迴蕩。這兒時的歡笑至今還印記在人們的回憶裡。
2017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煙花飛濺,在許願燈升起的時候漸行漸遠。帶著人們新年的打算,帶著對親友的祝福,對夢想的追逐走去……
正月十五元宵節作文三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元宵節」。從大年初一到這天,就可以說是過完年了。而我,也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也稱「燈節」。那為什麼呢?因為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動是和燈連在一起的,元宵節這天人們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了2000餘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
元宵節那晚,我們一家人一邊吃熱乎乎的湯圓,一邊觀看精彩的「元宵晚會」。因為元宵是我最喜歡吃的食品之一,所以我吃了很多。媽媽包了很多品種:有我最喜歡吃的豆沙陷的、有甜而不膩的芝麻糖陷的、還有香噴噴的菜陷的,對了,還有實心的小元宵。元宵還沒煮好,我就已經迫不及待了。元宵一上桌,我就趕緊拿起筷子夾了一個,猛地咬了一大口「哇!好燙好燙!差點把我的舌頭燙到……」媽媽看了,一個會心的微笑地說:「看吧,心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我想想,也是。我再貼近仔細地看了看元宵:好潔白光滑啊!好象一個白色小絨球!我又夾了一個元宵,這次我一定要吸取教訓。我小心地夾了一個,然後放到嘴邊吹了吹,輕輕地咬了一小口「好粘啊,簡直太好吃了!」我終於明白: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心急,否則就像我吃元宵一樣。
雖然只是一次吃元宵,但卻給了我一個意義非淺的啟示。
正月十五元宵節作文四
晚上,媽媽按照中國傳統習俗開始煮元宵了,「媽媽為什麼要煮元宵啊?」我迷惑不解地問,媽媽回答說:「因為元宵代表全家團圓!」媽媽拿出一袋元宵,它們長的都像珍珠一樣白白的、圓圓的,桌球一樣,個個那麼大!我好奇的拿一個看,「媽媽它為什麼掉渣呀?」我問,「哦,因為它是用糯米粉晃成的,煮完就不掉渣了」媽媽說。
「離遠點小心燙著你,」媽媽喊到,接著把一袋元宵慢慢地倒進燒沸的開水裡,咕咚咕咚---------它們剛開始一個個像潛水員一樣都潛入水底,好像要看這水到底有多深。原來翻滾的沸水也立即安靜了下來。怕它們都粘到鍋底,媽媽用漏勺順著鍋邊慢慢推動把它們都「叫」了上來,它們便有的「仰泳」,有的「自由式」,還有的在「混合泳」真熱鬧,在概三五分鐘之後它們又跳起水上芭蕾姿勢優美極了!「大概熟了」媽媽把火關掉,像是聽到了誰的口令,它們都變成仰泳的姿勢漂浮在水面,大概是累了!
我正看得起勁兒,「女兒拿碗,元宵出鍋了」!媽媽說,「啊,終於熟了!」我急忙拿一個碗讓媽媽給我盛上幾個元宵。裝在碗裡的元宵就像一群親兄弟緊緊地抱在一起,我拿起筷子夾了一個元宵它們手拉著手誰也不捨得分開。『咦』真的不掉渣了。湯卻變成混濁粘稠了,我咬一口,啊!好燙,「慢點,一點兒一點咬才行,要不然會燙出泡的!」幾分鐘後我問:「媽媽這回可以吃了吧,」沒等媽媽回答,我趕緊咬一口,「媽不燙了」我說,嗯,軟軟的,粘粘的,「媽媽元宵皮怎麼這麼厚啊?」我問,媽媽說:「元宵皮厚,湯圓的皮薄,因為湯圓是包的,元宵是幹糯米麵搖成的,所以熟了以後顯得很厚。
「吃到餡了!原來它在和我捉迷藏呢!
哈哈--------因為元宵,我從此愛上了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作文五
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來到了,下午我們休息半天,看天氣十分晴朗,媽媽就帶著我來到了城隍廟——逛廟會。
廟會太熱鬧了!人山人海,叫賣聲此起彼伏;放眼望去,看得我眼花繚亂。買東西的人真多,賣糖梨水的,捏麵人的,吹糖人的,賣棉花糖的,賣各種小玩意的,還有叫賣磨刀用的器具……
微微的糖香吸引了我,我拉著媽媽來到吹糖人的地方。吹糖人的師傅正在表演,只見他先揪了一塊糖漿,迅速把它搓成團,隨後用大拇指在糖團上挖一個洞,之後馬上把它捏緊、拉長。糖團尾部出現了一條長長的「尾巴」,吹糖人的師傅熟練的將它剪掉一段,然後用嘴吹,他吹著捏著不一會就吹出一個大肥豬的形象。周圍的人忍不住讚嘆起來。
旁邊有很多人好像在觀看什麼,我和媽媽擠了進去。原來是捏麵人的!來到了捏麵人的師傅攤前,只見桌子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面人,黑色或白色的小馬戴著漂亮的紅色蝴蝶結,奔馳在綠色的草原上;可愛的小黃牛,黑黑的大眼睛分外有神;鮮豔的紅玫瑰有著碧綠的花枝,引得許多女孩子爭相購買……我在捏麵人師傅面前看了很長時間,看他變魔術似的將一團團色彩繽紛的麵團捏成馬、牛、玫瑰花、小羊、小鳥、小兔……聽到那位師傅說他最拿手的是捏關羽,我就迫不及待的訂購了一個。他先用紅色捏出胖胖的關羽臉,又用綠色捏出了頭套,之後巧妙的添上兩道濃濃的臥殘眉,幾縷長髯。白色的身子,綠色衣服,兩雙紅色的手臂,又用竹籤做了一把青龍偃月刀。不一會一個栩栩如生的武財神出現了:綠衣紅臉,右手高擎青龍偃月刀,左手輕捋長髯。既有文官的儒雅,又有武將的威嚴。
拿著我心愛的關公,媽媽又帶我品嘗了廟會上的許多小吃。累了,坐在小花園中休息。沐浴著暖暖的陽光,看看剛剛露出嫩芽的小草,賞賞剛剛開放的梅花,心裡別提有多美了。
一個下午轉眼間就過去了,我們又該去鄭東新區欣賞焰火了,元宵節過得真開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