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500字
2024-11-25 04:34:11
《魯濱遜漂流記》是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它創造了新的文學體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魯賓遜漂流記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魯賓遜漂流記讀後感_作文1】
一個人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必須學會樂觀地接受現實,並用自己的雙手去改變現狀,這就是我從小說《魯賓遜漂流記》裡得到的最大收穫。
眾所周知,笛福筆下的魯濱遜漂流在太平洋的荒島上艱難求生。然而,太平洋上繁若星辰的島嶼,一直到十九世紀才一一精確地標註是在歐洲航海地圖上。此前,太平洋基本上是一片沒有島嶼的汪洋。
在英國文學中,《魯濱遜漂流記》是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它創造了新的文學體裁!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講的是:一位英國青年厭倦了家裡平淡無奇的生活,決意週遊世界。1659年他登上了一艘從巴西開往非洲的船隻,不幸遇到了可怕的風暴。他獨自一人漂流到一個陌生的荒島,靠著雙手說和工具,造房子種糧食,養牲畜還從土著人的刀下救了一個人······魯濱孫用了二十八年的時間,把荒島建設成了一個世外桃源,最後又奇蹟般的回到歐洲!
笛福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具有征服自然的無限勇氣和堅韌不拔的實幹精神的魯濱遜的形象,他代表了資產階級在原始積累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
這篇小說的每一個地方都讓我難忘,也讓我覺得不可思議。我不能想像魯濱遜是怎樣忍受住那二十多年的寂寞的,也想像不出他在自製工具、加工食物的時候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我更不知道當他遭遇地震、生病和看見野人時,心裡是多麼地害怕。我想我以後也要象魯濱遜一樣,堅強,樂觀,執著,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魯賓遜漂流記讀後感_作文2】
課外空閒時,我讀了《魯賓遜漂流記》,讀後很有感觸。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困難中不能喪失勇氣,勇氣和毅力是最可貴的,沒有它,你就永遠擺脫不了困境。
這本書是英國人作家笛福所寫的,內容講了有個英國人叫魯賓遜,喜歡航海和冒險,所以他沒聽從他父親的安排,在家過平靜而富足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闖蕩的魯賓遜卻當上了充滿驚險和刺激的水手,他用難以想像的堅強,毅力和勇氣,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在荒島上開荒種地,砍樹建房,圈養山羊,並搭救了野人「星期五」。正當魯賓遜準備救出一批淪為土人的西班牙船員時,被一群暴徒劫持,被人送上了荒島。魯賓遜又一次發揮超長的勇氣,他打敗暴徒,救回了船員,奪回大船,他們一起逃離了荒島。魯賓遜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歷險,他憑著自己的毅力戰勝了一切。
讀完這篇小說,我不禁想起,如果我是他,我不會又他這種勇氣和自信,面對那些突如其來的災難,我會慌張害怕得不得了,不要說救別人了,就是救我自己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我沒有他那個能力和膽量。這本《魯賓遜漂流記》讓我懂得只有付出了、努力了,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只有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才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魯賓遜漂流記讀後感_作文3】
一六五九年,一場無情的風浪推翻了一條小船,埋葬了魯賓遜的夥伴。他漂落到了孤島上,從此孤獨和艱難纏繞了他二十八年。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魯賓遜最後逃出了小島,回到了祖國。這就是英國小說家笛福寫的《魯賓遜漂流記》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生活了28年啊!多麼驚人的一個數字啊!可見魯賓遜是何等的勇敢。初到孤島的他是絕望的,他說:「我整天悲痛著我這悽涼的環境,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獸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慢慢的,他獨特的個性體現出來,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的悲觀中,開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
我很佩服文中的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因為他孤身一人能在孤島生存,並生活的津津有味:有自己開墾的麥田、有牧場、有兩所木房子、有自己烘製的鍋……並且堅持了15年,直到有人到來孤島來救援他。
而現在的我們,別說在孤島,一個人在家裡都有可能不能自食其力的生存。
我們這祖國的新一代,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腦子都生鏽了。而魯濱遜•克魯索在孤島上必須運用智慧才能存活。假如他當時安於現狀,不到島的另一邊探索,就不會發現那邊世外桃源似的果園;假如他沒用勇氣救船長,就會失去讓他重新回到文明世界的難得的機遇;假如他當時沒有把自己的「住宅」加了一層防護用的樹,那麼在阻止船上的人的叛變時,就沒有他們既能躲藏又能射擊的好地方……
我一生的榜樣——魯濱遜•克魯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