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成長需要獨立作文
2024-11-12 17:14:10
導讀:不管是什麼人,總有一天都會離開父母,走向社會,每當這個時候,就是施展自己實力的關鍵,獨立也顯得尤為重要。小編整理關於成長需要獨立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成長需要獨立
不管是什麼人,總有一天都會離開父母,走向社會,每當這個時候,就是施展自己實力的關鍵,獨立也顯得尤為重要。
在父母眼中嗎,我一直是一個獨立自主,不讓長輩操心的孩子,可惜年幼如我,並不知道什麼叫獨立。
記憶猶新的是一個暑假。母親大人給我一個十分神聖的重任,就是護送表弟回江陰,還讓我順便在那住上一段時間,聽到這個消息我腦海頓時浮現四個大字:喪心病狂,誰不知道這是老媽丟給我的爛攤子?再看看一臉高深莫測的弟弟,只好答應。
本以為一路上可以有說有笑,可是不想是寂靜,死一般的寂靜。熬過這難受的一小時,我就如釋重負地把表弟送回家。然後聽到一句足以讓我石化的話:「你媽媽給你報了夏令營,走吧。」於是,我便哭喪著臉跟二姨走了。
然而夏令營的環境實在夠打擊我的,頓時想起了「你一句話就打破了我的幻想。」一直以為夏令營住帳篷,在夜晚數星星,可惜現實居然是兩人住在一間極普通的宿舍,然後生活照常,根本沒有集體遊玩!
晚上跟那個小妹妹室友聊了很長時間,然後迷迷糊糊睡著了。第二天起來本能地喊老媽,喊了幾聲沒動靜,立馬坐起身,這時我才發現這哪是在家呀?明明在「夏令營」!扭頭一看小妹妹早已起床,頓時有點羞愧,於是以極快的速度穿衣洗漱。正刷牙刷得起勁,餘光瞥到小妹妹對一盆衣服發呆,正納悶,她開口道:「這……先洗哪件好?媽媽沒給我列表呀……一聽這話,我差點一頭栽下去:看她那麼老成,原來是有黑幕的!心裡暗自偷笑,嘴上卻說:「先洗簡單的襯衫好了。」小妹妹聽了就開始胡亂搓襯衣,差點沒把我笑死,這哪是洗衣服,一看就是嬌生慣養的千金大小姐,生活自理都不會。這時我已刷好牙,自告奮勇教她洗衣服,並保證包教包會。然後就有了以下一幕,一個小女孩對一個比她年長的姐姐說:「哇噻!這就是媽媽說的獨立吧?你真厲害!」我一怔,原來這就是獨立啊……
時過境遷,我已長大。
回首望去,一個年幼的孩童正慢慢蛻去自己幼稚的外表,邁著成熟的步伐,獨自走向一個全新的少年。是的,成長需要獨立,就像魚兒需要水一樣。
第二篇:成長需要獨立
一次,我在某學校門口耳聞目睹了這樣一件事:一位母親將一袋食品和一個紙袋遞給了女兒,說:「這是你愛吃的東西,還有剛刷好的鞋。」女兒也遞給母親一包東西,說:「這裡面有件髒衣服,它的扣子掉了,洗好後別忘了給我釘上。」
在孩子們的心中,父母就像是一堵永不倒塌的牆。可是,沒有哪一個人永遠做孩子,也沒有哪一個人永遠站在家庭的屋簷下。踏入人生,離開父母的港灣,離開親友的幫助,是人生的成長之路。我們必須學會獨立。
生活上需要獨立。我們現在還沒有成年,暫時不需要自己去打工養活自己,但我們最基本的獨立本領就是我們能夠自理,管理好自己的零用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煮飯等等。成年後,就要懂得自力更生,自己養活自己。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真正懂得教育孩子的家長,給予孩子的絕不是萬貫家財,而是一筆獨立自強的精神財富。」美國五百家大公司之一的總裁斯坦利先生是世界巨富,他讓孩子懂得如何理財,如何賺錢,如何對待金錢,同時告訴孩子,自己辛苦掙得的錢是最珍貴的,要學會自己獨立。
學習上需要獨立。當今有很多學生並不把學習看成是自己的事,經常要父母監督著、責備著來學習。有的人埋怨自己的父母不是大學生,自己比別人落後就覺得理所當然,但其實,學習最終還是要靠自己。誠然,古今中外「將門虎子」屢見不鮮,居裡夫人的女兒是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三蘇同是「唐宋八大家」……他們從小就受到父母的薰陶,使他們對某門學科產生興趣,這是他們成才原因之一。我國數學家張廣厚的父親是個目不識丁的礦工,家境貧寒,然而張廣厚在艱難中自強不息,靠自己的努力,刻苦攻關,在數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可見,他們的成功絕非靠父母遺傳,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父母、老師給我們指明方向,指出學習方法,他們也不可能一輩子伴隨著我們走,進一步地學習、鑽研就要靠自己了。
工作上需要獨立。俗語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這句話,在現在的社會中已經不大適用了。當今社會需要競爭,需要真材實料,需要DIY(自己動手做)人才,那些「走後門」的人已經沒有什麼地位了。在工作上獨立,就要懂得自己找工作,靠自己的力量步步高升,善於在領導面前展現自己的才華,不整天哀嘆懷才不遇,獨立自主地完成任務,獨立解決困難,勇於嘗試等等。要如雨果所說:「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垂青。」要相信「我就是我自身的主宰!」楊瀾讀大四時去應聘央視主持人,面對如林的強手,她毅然對評委說:「不管你們選不選我,但我今天一定要把自己表現出來。」她也確實這樣做了,結果,她擊敗了眾多強手,如願以償。宋代著名散文家蘇洵曾將自己精心撰寫的22篇文章拿給翰林學士歐陽修看,得到了歐陽修的賞識,並將其推薦給朝廷。
記得拉美國家有一句諺語:「自力更生勝過上帝的手。」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撫養,社會的哺育,老師的教導。不過,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學會獨立才是關鍵。一個人在有利的條件下重視獨立能力、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邁向成功的彼岸!
第三篇:成長需要獨立
有一則小品:一個小學生在學校吃午飯,當他興高採烈地打開媽媽精心準備的飯盒時,卻「哇」地一聲哭了。其緣由是竟是幫他剝了十多年雞蛋的媽媽這一次忘了給他剝。他想請同學幫他剝,可他的同學竟也不會……
無獨有偶,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個現實版的,在中國科技大學小年班,有一位學生,成績優異,但因為無法獨立生活,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先留級後輟學,可惜了這一個人才。
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幕。如果說小品有一點誇張的話,那麼現實生活中像科技大的那位學生的人不是大有人在嗎?許多大學生上大學時都是父母幫忙鋪床掛帳,有的甚至還陪讀,這是幸福還是悲哀?
說實話,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不會洗衣服,不會整理床鋪,不會做飯,也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可是,自從我過十歲後,我的媽媽便鄭重地對我說:「你已長大了,要學會獨立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在媽媽的細心指導下,我學會了許多東西。
我學會了洗自己的鞋子、襪子,穿著自己親手洗的鞋襪,心裡美滋滋的,也懂得格外地愛惜,生怕弄髒了。媽媽也替我高興,說:「兒子呀,你的那雙手曾經像假手一樣不管事,現在變得變得靈巧多了,不錯,媽媽替你高興喲。」
我學會了做飯。那天,我還露了一手,爹媽都去上班,我做完作業後,沒事了,就想:爹媽上班也很辛苦,今天,要讓他們輕鬆一回。我就找菜籃子,看冰箱,做了三樣菜,小白菜,綠豆芽,蕃茄炒雞蛋。當他們回來,看到我的傑作,媽媽流下了幸福的淚水,爸爸也連連誇獎。
我學會了整理房間。我房間的書桌、床鋪都讓整理得井井有條。每當媽媽的好友來我家拜訪,看到我的房間時,都不禁大聲驚嘆:好整潔啊。每當此時,媽媽總會微笑地看著我。我知道,這是媽媽對我的讚賞。
學會獨立,遇到困難時不會絕望,相信自己可以處理好;學會獨立,遇到挑戰時不會退縮,相信自己能在挑戰中獲勝。獨立,是一個人走向社會,立足社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