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應聘"內參":我們喜歡這樣的人才
2024-11-21 11:50:10
泡泡網資訊頻道11月9日 今日,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博客登載了一篇題為《微軟招聘探秘(一)》的文章。該文講述了微軟招聘的過程,以及微軟喜歡什麼樣的人才。
以下為博文:
你是否聽說過關於微軟招聘的一些「江湖傳言」?又是否聽說過微軟有令人嚮往的自由工作環境?那麼,微軟究竟如何招聘,什麼樣的人能進微軟,現在我們就請幾位面人無數的微軟面試官給你點「內參」吧。在這個如火如荼的求職季節,微軟亞洲研究院組織了兩場以招聘和應聘為主題的講座,一方面為同學們答疑解惑,另一方面給大家進行現場模擬面試。不僅希望在微軟實習的學生,更希望廣大對於計算機充滿熱情的geek們,都能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如果你恰好對微軟傾心已久,那就趕緊來看看吧!
10月15號,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微軟亞洲研究院創新工程中心(Innovation Enginering Group, 簡稱ITG)工程總監田江森博士,以「微軟技術研發和你」為主題,為研究院的實習生們做了一場關於微軟招聘的演講。不僅澄清了外界關於微軟招聘的一些流言,同時也提出了微軟招聘的幾個必備條件。了解更多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團隊及其研究領域請點擊這裡。
微軟對研發的投入始終是不遺餘力的
對於做技術的人來說,一定都希望自己能做出成果和貢獻,推動公司不斷進步。對於這樣的人才,進入微軟會非常有意義。微軟對於研發的投入非常大,2009年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我們對於研發的投入不減反增,達到了91億,足以見得微軟對於研發的重視。微軟公司在成立之初,就以「讓每個家庭的桌上都有一臺電腦」為使命。如今,幫助全世界的個人和企業實現潛力成為微軟人的不斷追求。
為什麼我最終加入了微軟
說到為何選擇微軟,田博士回顧起了自己的工作經歷。田江森在小到十幾個人的公司,到大到像微軟這樣的企業都工作過。最初從學校畢業時,田江森去了一家大公司工作。在大公司裡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激發自己的想法,從而對職業生涯有更明確的規劃。模仿你的mentor或者更高級的研究員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然。在那裡工作幾年後,田江森一方面覺得自己羽翼日益豐滿,躊躇滿志。另一方面恰好也有朋友希望創業,於是大家一拍即合,開始創業。在小公司裡,個人的責任很大,你說的每句話,做的每件事,都是要負責任的。因此個人言行的對錯會對公司的狀況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後果也許是很快就能看到的。反過來,這也會促使人更快速的學習和進步,學會擔負責任。
但是後來,田江森還是選擇回到了大公司,這是為什麼呢?他說,小公司的穩定性不如大公司,容易受到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雖然他很捨不得自己一手打拼起來的企業,但是最終還是倒閉了。再次創業成為他當時的第二個想法。不過由於始終沒有找到更好的起步平臺不得不放棄。田江森說,「我個人天性中就比較喜歡去嘗試新的挑戰,所以從職業發展的經歷來看,我一般3-5年會去嘗試一個新的領域和角色。於是,大概在差不多的時間裡,我先後申請了微軟三個部門的工作,經歷了一場被近30位面試官拷問的拉鋸戰,有驚喜也有意外。
最後,Office組下面的Green House產品部門決定給我offer。但是就是在那個時候,微軟研究院正在招募一個項目經理,主要是負責幫助亞洲研究院的研究成果產品轉化的事務,我一聽就對這個工作非常有興趣,於是在朋友的引薦下迅即申請了這個職位,不久就接到來自北京和總部的幾位工程領域資深員工的電話面試,他們都感覺出來我對這個職位的興趣,於是他們就把我推薦給了微軟研究院那邊的一個總經理Dennis Adler。Dennis寫信告訴我其他人對我的印象挺好,也想找個時間跟我聊聊,但是他卻忙得抽不出時間見我,因為他當時在整理行李準備第三天去印度出差,而第二天又安排了很多的會議。於是,我就給他回了一封信表明如果這次見不到他的話,就無法申請這個職位了,因為這個時候其他部門的Offer已經來了,而且都希望我最快給予答覆。他看了我的信之後,於是就建議第二天午餐時間去見他。等到見過Dennis之後,我就非常喜歡這個老闆,當時就很樂意能成為他的員工。
於是,我就對Green House部門的HR說明我準備再去試試微軟研究院的這個職位,可是她卻說我們已經給你Offer了,她不建議我再去嘗試其他部門的職位,這樣會把他們的計劃打亂。當時我也試圖通過研究院系統的HR跟Green House的HR進行溝通,看他們是否可以寬限我幾天時間,可是結果卻適得其反,Green House那邊的HR感覺我對他們那邊的職位興趣不大,就明確告訴我如果不再接受的話,就主動撤銷這個Offer。面對這個兩難的選擇,我掙扎了很久,一邊是一個唾手可得的Offer,一邊是另一個未知的卻充滿吸引力的Offer。當時,很多朋友包括我妻子都勸我先去Green House,以後若真的想去微軟研究院的話,可以通過內部調動的方式過去,也會容易很多。可是,在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我還是打算去冒這個險,不僅是因為Dennis是我期待中的比較容易溝通和能理解我的老闆,而且還有這個工作的職責和意義。當Dennis得知我拒絕了Green House的offer之後,他就立即給我安排了正式面試,之前電話裡的那幾次都只是算是非正式的。第二天面試中,微軟研究院的幾個主要的項目經理我基本都見了一遍,包括凌小寧、Tom Blank, 以及Dennis本人等在內。一連竄面試下來,每一次交流都非常融洽和愉快,一點兒都沒有烤豬肉的感覺,面試後的心情也特別好。結束後,我就打電話給Dennis詢問結果如何,他說明天我就要去印度了,在我明天十二點去機場之前,你十點鐘來找我吧。等到我第二天迫不及待地見到Dennis之後,他笑嘻嘻地告訴我:「如果你願意,這個工作就是你的了。
我們喜歡什麼樣的人才
談到招聘新人時,田博士強調最多的就是熱情和興趣。研究院每年招聘的人員集中在研究員和RSDE(Research 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兩種類型上。對於RSDE來說,主要面向那些希望做出實實在在產品的工程師。對研究要有熱情,對軟體研發感興趣,有所長,勇於創新是必要條件。不論在哪個組,都可以做軟體工程師,生產出對現實有影響的產品。對於研究員崗位來說,資深或者資淺並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關鍵在於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有熱情,有自己特別熱衷的方向。研究院非常歡迎對計算機某領域擁有獨到見解、創新算法或其他想法的人才。研究員通常是博士,因此你應該已經在某個領域做了很多的研究,對這個領域很了解,知道最新的最好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田博士以微軟開發的Kinect for Xbox 360為例。這就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組的成果。這個老少皆宜的遊戲機,改變了遊戲機的概念。如今Xbox 360即將上市,但是對於研究者來說,這只是一個開端,其中蘊含著廣大的發展空間。那麼,如果你是一位我們的研究員,你對於這個遊戲機的理解就決定著它的發展方向。比如,馬上能實現的,就是一些平臺技術,比如識別人的眼球轉動、動作姿勢等。但是如果我們遇到了一個研究員,他擁有能夠書寫一個遊戲的強大能力,那研究院絕對會盡最大努力去支持。另外,我們的數位化遺產保護項目——沉浸式音畫展示系統「清明上河圖項目」,模擬毛公鼎千年風化特性的項目,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實實在在的為這些文化瑰寶注入新的活力。
當有同學提問今年研究院會招多少人時,田博士給出的答案是:研究的成本和需求是不好計算的,因此我們從來不會確定說只要多少人。能招到一個優秀的人,就招一個,能招到十個人才,就招十個。研究的預算一直在變化,而且不會很準確,因此也不能準確的說明能招收多少個人。招聘者一般會將現有組員的水平計算出一個平均值,如果新的應聘者高於這個平均值,那麼他加入微軟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田博士再一次強調,博士生學歷其實並不是硬性要求,我們有很多研究員,招進來的時候並不是博士,但是依然工作得很出色。關鍵在於你對於某個領域是否具有自己的見解,具備相關的發展能力。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還不趕緊行動?■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