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端午作文700字
2024-10-28 01:13:10
篇一:過端午
端午節到了。爸爸出差還沒有回來。媽媽說:「咱去姥姥家吧,姥姥家人多而且很熱鬧。」我聽了以後就別提多開心了,太好了!去姥姥家嘍!
到了姥姥家門口,抬頭就看見門上插了一株草,葉子的形狀有點像菊花葉,顏色發白。我很好奇,湊上去聞一聞,嗯!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我說:「姥姥,你們家門上插的是什麼草呀?」姥姥說:「這個呀,是艾草,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門上插上艾葉還有大蒜什麼的,象徵著驅蚊驅蟲的。」
一進門滿屋瀰漫著清香的粽子味道。我跑到廚房一看,啊!一大鍋煮好的粽子,靜靜的躺在那裡,好像就等我品嘗呢!
我看這一鍋粽子有點與眾不同,便問:「姥姥,你家的粽子怎麼和其他的不一樣啊?」
姥姥說:「當然了,這是你舅媽自己包的,超市裡買的可無法相比!你舅媽昨天包的一下午,我又煮了半晚上,熟了以後就悶在鍋裡,現在溫氐貿哉好呢!就等妮妮寶貝兒來吃呢!」說著,姥姥從鍋裡拿了一個剝開遞給我,粽子很軟,糯米、蜜棗、花生融為一體,白白的糯米已被蜜棗染成了糖色。我迫不及待的就是一大口。蜜棗的甜,花生的香,糯米的粘軟,在我的嘴裡直打架,仿佛是在說:「是我的味道好,是我的味道好。」
我滿嘴粽子含混不清的問:「姥姥,為什麼端午節都要吃粽子呀?」
姥爺趕緊說:「過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位愛國詩人,因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而感到絕望,最終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了汨羅江。人們熱愛這位詩人,怕河裡的魚蝦吃屈原的遺體,就煮米飯撒在江水裡,趕快劃著舟打撈屈原的遺體。因此,後人為了紀念屈原,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吃粽子,划龍舟。所以就有了端午節。」原來如此。
我在姥姥家玩得好開心呀!和侯騰哥哥打羽毛球,和舅媽鬥嘴,在姥姥床上撒嬌,聽姥爺講故事。不知不覺已經晚上9點半了,我和媽媽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姥姥的家。臨上車的時候,姥姥還從窗戶裡探出身子說:「到家給我來個電話啊!」
回家的路上,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在面前閃耀。透過車窗我看到街道兩旁,到處是人流湧動,賣小吃的,賣瓜果的,真熱鬧!我在想,今天過得真開心,同時也讓我懂得了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插艾葉,賽龍舟,包粽子,真有趣!
篇二:端午,按傳統過
端午節帶孩子一起回父母那,粽子水果肯定少不了買的,又在路邊看到了掛了滿滿小車的紅紅的香包、彩繩等端午節的一些小掛飾,孩子歡呼著去挑選自己中意的小物件。
買了一大推的粽子水果,感覺還缺點什麼?對了,少了菜角糖糕和油條!
童年的端午節是在老家過的,那時吃粽子的不多,倒是每家每戶都少不了菜角糖糕和油條,走親戚也拿的是這幾樣,這可能和當時的生活環境有關。那時,家鄉過端午都是自己動手做食物,很少在外面買的。家鄉盛產小麥玉米,但大米就少之又少了,所以端午就以菜角油條這些麵食唱主角了。幾乎家家都動手製作,大人忙著和面支油鍋,我們小孩則眼饞地耐心地等著香噴噴的端午美食……
現在,人人都注意膳食結構,油炸的東西人們都敬而遠之了,我也很反對孩子吃這些油炸食物。
今天端午!於是我走到賣菜角油條的攤前,呵呵,竟然還要排隊等候,這在平時可是沒有的現象,兒時的端午記憶太誘人了,我耐心地排著隊,一樣買了些,孩子在一邊不解的問:「你不是不讓經常吃這些東西,咋還買這麼多?」「今天端午,這些東西也和粽子一樣少不了的。」我大聲地告訴孩子。
是啊,端午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它和其他一些「國內」的節日似乎都曾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這幾年,我們都又風風火火的過起了我們自己的節日,幾天的假期更為我們創造了過節的條件和氣氛,看來,傳統的節日啥時候也不會過氣呀!
我故意問孩子,你給我講講端午節的由來,孩子得意地告訴我,我們前幾天的課文剛剛學過《端午節的由來》,孩子也央求道:你給我說說你小時候的「端午節」唄。正好,我給孩子講自己童年的「端午」,再和孩子一起學學端午的知識……
篇三:過端午
今天是端午節前夕,下午放學了,我看見媽媽拿著一大包粽子。我好奇的問媽媽:「媽媽,今天吃粽子嗎?」媽媽說:「是啊,明天是端午節呢!你想不想吃呀?」我說:「那是一定要吃的!」
回到家裡,做完作業,我就跑向廚房,看見了奶奶蒸好的香噴噴的粽子。我忍不住說了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口水落九天!」
我拿起一個粽子,仔細「觀賞」。發現它是立體三角形的,看起來像一座城堡。有幾粒米衝出了綠色城堡,它們一定是想呼吸清新空氣了。可不知道,它們是我最先下肚的美食。哈哈!「信號兵」被我吃了,看他們怎麼守「城」!好!實行B計劃,攻城!我先把護城河(綁粽子的線)給拆了,耶!攻「城」計劃完成,開始大動幹戈呀!手指同志們!衝啊!打敗綠色城堡!
因為那些「信號兵」的緣故,粽子剝起來黏黏的,但是吃起來香香的、甜甜的。仔細瞧瞧,裡面有豌豆、玉米、花生、紅豆、糯米、蓮子……哇,它可真好吃呀!
我問媽媽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媽媽要我自己上網查。我搜索了有關端午節的網頁,查到了端午節的由來,原來是要紀念屈原。在楚國,屈原是有名的愛國詩人,寫了許多傑作。但是,屈原聽到秦國已侵略到楚國時,淚流滿面,寫了一本《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後來,五月初五被定為端午節。我被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動了。
端午節來歷的故事還有幾種:有紀念孝女曹娥的說法、紀念伍子胥的說法等等。
這個端午節,我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了解到了知識。今天,我過得真快樂。
[過端午作文700字]相關文章:
1.端午節的作文200字_節日作文
2.端午節的作文800字_節日作文
3.寫端午節的作文1000字_節日作文
4.端午節的作文1300字_節日作文
5.描寫端午節的來歷作文_節日作文1400字
6.介紹端午節的作文300字3篇_節日作文
7.描述包粽子的優秀作文_描寫端午節2400字
8.包粽子英語作文帶翻譯_描寫端午節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