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建軍節的作文
2024-11-22 16:26:11
1、建軍節
「八一」建軍節即將來臨,我們東華社區居委會組織社區裡的一部分學生來到部隊慰問,祝他們節日快樂,我也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
在居委會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市區某部隊,當我看到在烈日炎炎之下,那位門衛紋絲不動的站在崗臺上放哨時,心中便有一股油然而生的敬佩之感,它的額頭上滲出一顆顆豆大的汗珠,可他仍然默默無聞的站在那兒,這是多麼剛強的意志啊!他簡直就是一塑雕像,立在那兒,沒有絲毫動靜,相比之下,我是多麼慚愧啊,要是換成我,我一定會推辭不幹的。
我們走進部隊裡,解放軍戰士熱情的招待我們,這實我體會到「軍民是一家」的濃濃深情。
接著,我們又看到了士兵在訓練的場面,只聽指揮官一聲令下,士兵們動作迅速,步伐整齊,莊嚴雄偉。這讓我感到「軍令如山」的莊嚴肅穆。
隨後,我們來到士兵們的宿舍參觀,只見床上的被褥摺疊的整整齊齊,有稜有角,而且東西的擺放全都按照規定,環視一下,都讓人心領神會,有種美的感覺,
最後,居委會的人員又贈給部隊一些禮物,以示慰問。
後來,我們又來到市區武警三中隊,在那兒,我們參觀了隊員宿舍及活動器材,讓我印象最深的要數那兒的警犬了,只見那幾隻警犬身材魁梧,當我一走進時,他們的吠聲使我嚇了一大跳,雖然他們被關在籠子裡,可我仍然心有餘悸,隨後,居委會的人員給我們做了分析,我了解到警犬可以替士兵們辨別、防爆、追蹤等等,不過,這還得感謝那極為馴獸員,如果沒有他們,這些狗怎肯替士兵們做事呢?
漸漸的,中午到來了,我們乘上車,踏上回家的路,我覺得這次活動太有意義了,他讓我見識到士兵們訓練有素的樣子,讓我回味無窮。
2、八一建軍節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行動後,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利用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起義,並指派周恩來為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書記。
7月27日,周恩來在南昌召開了有朱德、劉伯承、惲代英、彭湃、葉挺、聶榮臻以及江西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重要會議,成立了以劉伯承為參謀團長,周恩來、葉挺、賀龍為委員的參謀團,下設起義軍總指揮部,由賀龍任總指揮,葉挺任前敵總指揮。
8月1日凌晨2時,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指揮各路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敵3000餘人,繳獲槍枝5000餘支,子彈100萬餘發,大炮數門,佔領了南昌城。當天上午,在南昌舉行了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宣言》,成立了由宋慶齡、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25人組成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通過了《八一起義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新舊軍閥」、「實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號和政綱。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以賀龍兼代總指揮。因敵以重兵進攻南昌,中共前委決定根據中共中央的預定計劃,起義部隊於8月3日至6日先後撤離南昌,揮師南下,取道臨川、宜黃、廣昌,直奔廣東潮汕地區。
起義部隊在江西瑞金、會昌打垮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堵截,然後經過福建的長汀、上杭和廣東的大浦,於9月下旬佔領了潮州、汕頭,主力部隊經揭陽向湯坑西進。10月初,西進部隊和留守潮汕的部隊遭到優勢敵軍的圍攻,起義部隊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圍到了海陸豐,與當地的農民武裝會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陳毅率領經贛南、粵北轉入湘南,開展遊擊戰爭。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黨組織和農民武裝的配合下,在宜章舉行了「年關起義」。由於遭到優勢敵軍的「協剿」,起義部隊和農民武裝撤出湘南,於同年4月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勝利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3、我為祖國站崗
在我的腦海裡有這樣一幅圖畫——一群身穿綠軍裝的青年們,奮戰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為了保衛祖國拋頭顱、撒熱血。我一直覺得軍人就應該手握鋼槍、徵戰沙場,應該用生命去譜寫對祖國的忠誠。但是在看到大雪災中、在汶川大地震時,武警戰士用雙手拉起一個個被埋葬的老百姓,我又覺得軍人還可以用雙手去拯救我們的人民。
懷著報效國家、保衛人民的壯志,我告別親愛的家鄉,穿上嶄新的軍裝,帶著親人的囑託,來到軍隊這個大家庭。對著閃閃的國徽,我莊嚴的宣誓:「我要在崗樓上譜寫對祖國的忠誠」
董存瑞捨身炸碉堡,把軍人的忠誠化為巨響一聲;黃繼光奮勇堵槍眼,把軍人的忠誠化為縱身一躍;王偉駕機攔截入侵者,把軍人的忠誠化為凌空一搏……軍人的忠誠,是一個國家不朽的魂魄,是一個民族不屈的脊梁。我的忠誠是腳下那座小小的崗樓,他保衛的是一方水土的安全。
作為軍人,身在軍營,心憂天下。有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時刻想到中華民族不可欺,祖國領土不能丟。一座崗樓雖然算不了什麼,但是一座座崗樓相連就會變成犯罪分子無法逾越的鋼鐵堡壘,變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安全屏障。一旦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統一受到挑戰和侵犯,每個官兵將毅然決然,挺身而出,用熱血和生命續寫新一代精忠報國的勝利華章。
當國際風雲變幻的時候,軍人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以對黨的無限忠誠,築起了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當敵人入侵祖國的時候,軍人在血與人的硝煙中,以對祖國的無限忠誠,築起了扞衛祖國尊嚴和領土完整的鋼鐵長城;當洪水肆虐的時候,軍人在濁浪驚濤中,以對人民的無限忠誠,築起了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中流砥柱;當夜深時,我們手握著鋼槍,在崗樓上訴說著我們的忠誠。
軍人的忠誠,是血管裡沸騰的血液,是生命中鮮活的靈魂。軍人以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在雪域高原臥雪爬冰,在寂寥邊關風餐露宿,徵茫茫蒼穹穿雲破霧,在浩浩碧海踏波耕浪……軍人的忠誠,是一首無言的詩,是一幅壯麗的畫。當鮮花盛開的時候,軍人的忠誠是寫在大地上的和煦春風;當夜深人靜的時候,軍人的忠誠是寫在人們睡夢中的甜蜜果實;當邊關燃起烽火的時候,軍人的忠誠是寫在槍林彈雨中的熱血詩行;當清晨放飛白鴿的時候,軍人的忠誠是寫在日光裡綠色的橄欖枝……
同樣是軍人,我們卻有著不一樣的使命。因為我們肩上扛著的是警銜,頭上頂著的是國徽,我們有種義務叫承擔,我們有種責任叫奉獻。為了祖國的安寧和社會的穩定,當人們沉浸在甜蜜的夢鄉時,我們卻要警惕地堅守在哨位上;當同齡人在燈紅酒綠的卡拉OK廳盡情「瀟灑」的時候,而我們卻要頂風冒雨在大街小巷執勤巡邏。艱苦的軍事生活和繁重的執勤任務,使我們難盡子女之孝,難享天倫之樂,難負顧家之責,這種犧牲奉獻精神同樣值得尊敬。
在形勢嚴峻的今天,在災難面前,雖然我們沒有親赴前線,但堅守崗位就是我們的使命,站好每一哨就是我們的職責。在祖國需要我的時候,作為軍人的我就會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新春佳節,雖然我們無法和家人團聚在一起,但是我們手握著鋼槍站在哨臺上保衛著人民安居樂業。
奧運之夜,雖然我們無法看到歷史性的一刻,但是我們的心和祖國一起跳動,與人民一起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