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餃子作文500字
2024-10-28 23:21:10
一年一度的中華傳統節日——冬至快到了,我們又能吃到香噴噴的餃子了。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傳統文化的文明古國。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傳統,比如;賽龍舟,吃棕子,吃月餅,吃餃子等一些文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500字的冬至吃餃子的作文,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關於冬至吃餃子的作文500字篇1
「冬至大如年」。按通常習俗,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吃豆腐、吃餃子、喝老母雞湯,迎接就要到來的數九寒天。
小時候的那個年代,物質條件差,生活艱苦,吃上一頓餃子可是件歡喜事,也是件難事。寒風凌冽,家裡的老人早早起來去菜市場,捏著肉票排隊買肉。即便低聲下氣,營業員也是將頭抬到天上,隨便賞一塊。那一塊肉基本見不到瘦肉,白花花的,得用力抓住才不至於滑落。順便買些蔬菜,回家後擇好洗淨瀝乾切碎,和那已經剁好的肉泥混合在一起,再加上蔥、姜、油、糖、鹽、醬油等,攪拌均勻。餡料準備好了,大人們又開始和面,一遍一遍地揉,一拳一拳地揣,直到面不軟不硬方才滿意。
一切準備就緒,一家人便在桌面上清理出一塊位置開始包餃子。根據年齡和能力,家裡人各有分工:母親搓面切面頭,我擀皮,外婆包餃子,年幼的弟弟將包好的餃子整理到竹匾中,高齡的曾外祖父負責下餃子。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當時,看著外婆拿過一張餃子皮,放入適量的餡兒,轉眼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呈現在面前,感覺像變魔法一般。
餃子包到一定數量時,便燒開水下餃子了。那一隻只白胖的餃子在沸水中上下翻滾,煞是可愛。水開三遍之後,餃子熟了。揭開鍋,香氣撲鼻,饞得人直咽口水。盛出兩大盤,一盤送給沒空包餃子的左鄰右舍,一盤自家老老小小共同分享。吃著,說著,笑著,繼續包著。那餃子裡包入了溫馨、幸福,吃餃子更多的是享受濃濃的親情。
歲月流轉,兩位老人已仙去,而現在的我們又忙於工作和家務,很少再有時間和母親圍在桌邊包餃子。即使調配的餡兒再好,只要是用那買來的餃皮包裹,總少了那一份餃子香,卻又多了一份思念、一份渴盼。
關於冬至吃餃子的作文500字篇2
一年一度的中華傳統節日-----冬至快到了,我們又能吃到香噴噴的餃子了。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傳統文化的文明古國。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傳統,比如;賽龍舟,吃棕子,吃月餅,吃餃子等一些文化。
我最愛吃餃子了。看著奶奶在廚房裡忙碌,我忍不住跟了過去。只見奶奶把剁好的肉餡,還有大蔥放進盤子裡,又放了各種調料把餡拌好,最後又放了些香油,頓時,一陣香氣撲鼻而來,把我饞的直流口水。奶奶看到我的羊子笑了起來,說:「小乖乖,你知到我們為什麼愛吃餃子嗎?這裡還有故事呢!」
相傳,在東漢時期有一名醫,他的醫術很高,什麼病他都能手到病除,妙手回春。人們稱他醫聖張仲景。有一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飄飄,張仲景從外行醫回來,一路上看見很多人穿得破爛單薄,臉上都生了凍瘡,不少人連耳朵都凍爛了,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於是,決定用自己的醫術幫助大家。他帶著人支起了一口大鍋,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進鍋裡熬好後,又把它們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一隻只像耳朵一樣的東西,煮好了分給大家吃。人們的凍瘡慢慢到就好了。這是一種可以治凍傷的藥,張仲景給它起名「祛寒嬌耳湯」,那天正好是冬至,很多人都分了一大碗湯,兩隻嬌耳,大家吃了以後,覺得兩耳發熱,凍爛的耳朵不出半個月就好了。
後來,每到冬至這一天,人們都要包嬌耳吃,慢慢地,就變成了今天人們吃的餃子了,還說,到了冬至吃餃子,就不會凍爛耳朵了。
聽了奶奶的故事,我心裡敬佩著張仲景助人的事跡。我們這個大國家,有許多古人流傳至今的傳統文化,我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有這麼多的傳統文化感到驕傲,自豪。
關於冬至吃餃子的作文500字篇3
餃子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冬至吃餃子,是習俗,也是一個家庭生活的節日。
今天是冬至,晚上吃餃子,於是準備好了麵團,因為吃的是茴香餡的,所以又準備了茴香和豬肉。首先將麵團揪成小塊兒,撒上麵粉,然後將所有的小塊兒用擀麵杖擀成又圓又薄的餃子皮,接著做肉餡:將洗淨的茴香摘下菜葉並切碎,把肉餡剁細,撒入調味料調勻,再加入切碎的茴香調成餡料。下面就開始包餃子了,包餃子的過程既枯燥無味但是又非常有趣,拿起一個餃子皮,把餡放到餃子皮當中擠成扁圓形,然後用手指輕輕捏壓,做出可愛的餃子。餃子包好後下鍋煮20分鐘後即可出鍋,香噴噴的餃子就做成了,咬一口,肥瘦搭配的肉餡中帶有濃濃茴香的味道,好吃極了。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餃子也成為了眾多人民的喜愛。
關於冬至吃餃子的作文500字篇4
據說,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據考證,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吃餃子作文500字]相關文章:
1.冬至的作文1100字_節日作文
2.描寫冬至做湯圓的作文_節日作文1500字
3.冬至的作文400字_節日作文
4.冬至的作文700字_節日作文
5.冬至的作文600字_節日作文
6.冬至的作文200字合集10篇_節日作文
7.【精品】冬至的作文200字8篇_節日作文
8.【精華】冬至的作文200字7篇_節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