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驚魂
2024-11-15 15:01:10
一、迷路
赤日炎炎,黃沙肆虐。考古勘探隊一行三人抵達這座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邊陲的小鎮,比預期晚了兩天,偏偏吉普車又拋錨了,馮文敏教授給兩名研究生分配了一下任務,程慧隨他去鎮政府調查龜茲古河圖的事情,楊浪去找地方修車。
一個月前,來此地旅遊的驢友偶然間發現一戶居民用來釘門的破木板,上面畫著地圖似的圖案,還有一些奇怪的文字。也是湊巧,這位驢友恰好拜讀過馮教授關於西域考古的著作,便發了一封電郵給他,並附上照片。
經過馮教授辨認,那塊破木塊是一張古河道圖,那些佉盧文則是一首歌謠,裡面提及了龜茲古城的位置,這個發現令他振奮之餘,不免有一絲心疼。如此珍貴的文獻居然被棄之如敝履,當地人全然沒有保護文物的意識。塔裡木盆地地勢偏遠,氣候惡劣,長期以來不受學術界重視,盜掘卻異常猖狂,許多珍貴文物被盜被毀。在他看來,這次發掘勢在必行,否則關於西域三十六國的記載,又將遺憾地多出一大片空白。
找到住處後,三人便分頭行動。楊浪去了鎮上唯一一家汽修店,卻被告之這輛車至少得一周才能修好。他在街上溜達想辦法時,遇到一個叫王旭的年輕人,對方說他可以當他們的導遊。
在王旭的幫助下,楊浪用那輛越野車作抵押,換到了八匹駱駝。
約好見面時間,王旭先回去了。傍晚楊浪回到招待所,不多時程慧和馮教授也回來了。
程慧打來熱水,三人洗了把臉,各自將今天的收穫說了一下。
聽說楊浪拿車換駱駝,馮教授笑著誇了他一句:「還是你主意多,像我們腦筋就太死板。」
他說他跟程慧去了鎮政府,不知道費了多少周折,才在政府的幫助下找來刻有古河圖的木板,他們還發現這樣的珍貴文物在居民家中隨處可見,有些甚至被當成柴燒,當地牧民經常在沙漠裡撿到破木片、破陶片,鎮政府完全沒有保護文物的意識。
說來搞笑,鎮長為了表示他們對此次考古的大力支持,從圖書室裡調出一份該地遺址的分布圖,馮教授一看,那還是他當學生時參與繪製的,至少有四十年了。
程慧說:「你們有沒有發現,這裡的人對考古隊充滿牴觸情緒,今天我四處打聽的時候,不知道碰了多少釘子,我長這麼大,還從沒受過這麼多氣。」
「一個地方一種風氣。」楊浪說。
馮教授說這裡與世隔絕、信息閉塞,人們覺得沙漠上的東西都屬於自己,二十年前他參與過一場發掘行動,當一件件珍貴文物出土的時候,當地人居然跑來哄搶,還與考古隊發生了衝突,如果不是後來軍方出面,後果不堪設想。
「真是太野蠻了。」程慧說。
「凡事都有兩面性,想要在這種惡劣的地方生存,就得把自己磨練成狼一樣的性格,這也是環境使然。」馮教授說。
二、新發現
次日一早,王旭帶著駱駝來找他們,幾人將車上的裝備取下,由四匹駱駝馱著,剩下四匹供騎乘。
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進去出不來」,沙漠邊緣,阿爾泰山上的冰雪融水匯成河流,沿岸載種著大片胡楊林。
沙漠地表參照物有限,光憑一張圖是沒用的,每走一段就要用GPS 校正方位,否則失之毫釐差之千裡。按照馮教授的計算,大概五天可以抵達「月牙泉」,在那裡可以補給飲用水,他們只帶了六天的飲用水。
第五天傍晚,一行人順利抵達月牙泉,一片蔥翠的綠洲在沙海中顯得格外清爽宜人,早已焦渴難耐的駱駝狂奔過去,將腦袋扎進清洌的泉水中狂飲一通。
夜幕降臨,去拾柴火的程慧突然發出一聲驚叫,幾人跑過去一看,距離月牙泉不到三米的地方,黃沙半掩著一堆枯骨,白森森的一大片。
「為什麼這些人會死在這裡?」程慧不解地朝身後看去,「明明水源就在眼前。」
「因為這月牙泉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旱季來臨的時候它就會暫時消失,變成一汪泥沼。」馮教授嘆息,「你可以想像一下,在沙漠裡拼命跋涉,想找到水源,當月牙泉近在咫尺卻發現希望變成泡影,支撐他們走到這裡的精神一下子崩潰了。」
幾人一陣唏噓,這恐怕是世上最殘酷最絕望的死法了。
這時馮教授突然發現什麼,伸手向白骨中去撥拉,摸出一塊銅牌,上面密密麻麻刻滿了佉盧文,他掏出放大鏡看了下,興奮地說道:「瞧我發現了什麼,這是龜茲信使隨身攜帶的腰牌,這說明龜茲古城就在附近,頂多兩天的路程。」
這個發現令大家振奮不已,夜深之後,眾人就寢。曠野裡傳來野狼的嚎叫聲,一聲比一聲悽厲,楊浪被驚醒了,睜眼發現王旭的睡袋空著,不遠處有一點亮光,他生怕王旭出什麼意外,便穿上衣服走過去。
黑暗裡,王旭正將一塊枯木頭插進沙子裡,楊浪好奇地發問:「你在這裡做什麼?」
身後突然有人說話,把王旭嚇了一跳,他尷尬地搔搔頭笑說,「沒什麼,我想給那些死去的人樹個碑。」
王旭不是擅長撒謊的人,楊浪總覺得他在隱瞞什麼,不過他並沒有深究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