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開學第一課》徵文:先輩的旗幟
2024-11-28 21:09:08
隨著新中國的發展,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開發區星羅棋布,作為新一代的少先隊員,我們更應該好好發揚長徵精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先輩的旗幟徵文,歡迎大家參考!
【先輩的旗幟徵文1】
今天,我懷著對紅軍戰士無比崇敬的心情讀了《長徵》一詩。《長徵》一詩講述了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的艱難歷程,他們那藐視困難,勇往直前的高尚品質,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我貪婪地讀著,凝視著課本上的插圖,望首望著,仿佛那幅畫不斷擴大,擴大,感到那千裡皚皚的岷山就在我的眼前,紅軍戰士毫不畏懼,在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必勝的信念。此時,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好冷啊,我不禁打了寒顫。與他們相比,我在學習遇到的困難又算什麼呢?紅軍戰士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每當我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就打退堂鼓,心裡總想:算了,別想了。可是,如此下去,我們怎麼去建設祖國的明天呢?我羞愧萬分,作為21世紀的主人,我們應該學習紅軍戰士,讓他們的精神成為我們學習進步的動力,勤奮努力,刻苦鑽研,把學習當成一場沒有銷煙的戰鬥。為了攻下科學的堡壘,我們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做新世紀建設祖國的新一代「紅軍戰士」。
紅軍的先烈們,你們安息吧!請放心,你們的血不會白流,我們一定會擔負起振興中華的神聖使命,讓我們的祖國的走向繁榮富強。
【先輩的旗幟徵文2】
長徵,它是一次當年令全世界震驚的行動,中國工農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沒有飯吃也是很平常的事,為了生存,他們吃草根,啃樹皮,有多少英雄好漢犧牲在那荒無人煙的草地和那皚皚白雪中。最終,二十萬大軍只剩下廖廖三萬人馬,他們都是靠著頑強的生命力和意志而活了下來。
在長徵途中,常發生一些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就拿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豐碑》來說,文中的軍需處長在過雪山的時候,把棉衣讓給了一位小戰士,帶著安祥的微笑死去了。他身為軍需長,如果他沒有棉衣穿,他可以去取,但他沒有那樣做,因為他為了讓別的戰士能穿上暖和的棉衣,正是這種精神,捨己為人團結互助的精神,鼓勵著紅軍走完了長達二萬五千裡的艱難之路。他們自己不吃,讓給戰友吃,他們不穿,讓給戰友穿。有困難,大家齊心協力地解決。比如爬雪山,那些身強力壯的戰士有能力爬過那終年積雪的雪山,但他們沒有獨自爬過去,而是和老了、病了的戰友一起手拉手,肩並著肩,一同爬過了雪山。
因為有了紅軍戰士那種精神,長徵才能成功,長徵成功就讓革命有了一次歷史性的轉變,我們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長徵雖然已成為歷史,但它那捨己為人,團結互助的精神我們不能忘記。日常生活中那種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同學有困難,我們要及時給予幫助,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對同學置之不理。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只要有了這種精神,我相信,將來我們一定開得最鮮豔,為祖國建設做出巨大貢獻,我們國家肯定會更強大,一定要記住,長徵精神不能忘,它永遠在我們的心中。
【先輩的旗幟徵文3】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讀了毛主席的《長徵》,就像是聽了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長徵,把驚濤壯觀推出,把日出瑰麗託起,讓松柏昂首挺拔,讓雄鷹翱翔藍天!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的艱辛,見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艱險歷程,體現了中國的輝煌與憧憬,矗立起長徵者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不畏艱險,不屈不撓,積極進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豐碑。
隨著新中國的發展,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開發區星羅棋布,作為新一代的少先隊員,我們更應該好好發揚長徵精神。在學校裡,我們要幫助、關心身邊的小同學,和同學們和睦相處;在家裡,我們要尊敬父母……
想想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可曾想到,這是革命烈士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應奮發向上,發揚那永恆的長徵精神。我們只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不畏艱辛,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就一定能夠刻苦學習,增長知識,鍛鍊才幹,將來能夠為祖國奉獻自己。我們要讓長徵精神永遠流傳下去,讓長徵精神化作一種不朽,光照千秋。
【先輩的旗幟徵文4】
紅軍給人留下了偉大的長徵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把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的革命目標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新中國的利益而奮鬥,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代價的精神,就是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緊密團結,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長徵精神是人民群眾和人民解放軍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毛主席曾經寫過「長徵」這首詩就體現了紅軍不怕堅難,勇往之前的精神,這就是中華民族不析的歷史實事。也為中國的命運開鑿了一條永遠走向光明的道路。
在這裡還要說說紅軍過草地時的那種結果,紅軍穿越的草地,漫無邊際,到處是野草從生的沼澤地,那裡的環境特別惡劣,一不小心就會掉進淤泥中。淤泥地吞沒,草地上天氣變化莫測,有時會有狂風暴雨的阻擊,有時冰雹連日,沒有糧食,紅軍就挖野菜來充飢,甚至煮皮帶吃,在饑寒交迫和艱難跋涉之中。一步一步地走了六天六夜,紅軍終於勝利地走出了草地,也為新中國生死悠關的轉折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啊!這動人的情景,難道不值得我們一提嗎?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