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是美德作文3篇
2024-11-23 20:15:10
導語:寬容是一縷陽光,能照亮人們心中的黑暗,融化人們心頭的堅冰;寬容是一提清水,能抹去人們滿腔的憤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寬容是美德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作文一:寬容是美德
寬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一個人要想在社會生活中有一席之地,你首先必須學會寬容。
寬容就像一盞明燈,在黑暗中放射著萬丈光芒,照亮了善意的心扉;寬容又像立足於社會的通行證,讓人懂得什麼是真誠。翻開人類歷史的長卷,你就能清楚地看到,許多的偉人都是持著寬容這張通行證而立足於社會的。且不去講那個大家早以熟悉了的「將相和」的故事,也不去說美國第一位總統是如何寬容他的敵人,讓國家走向大治的,就說說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吧,他是我們所有中華兒女學習的榜樣。在周總理的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美德很多,而寬容就是其中之一。
一次,周總理去理髮店理髮,在理髮的過程中,他突然咳嗽了一下,而不巧的是理髮師刮壞了總理的耳朵,理髮師很著急,也很害怕,連說對不起,一時竟然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周總理見此情景後說:「這不能怪你,因為我在咳嗽之前沒有告訴你啊!」總理的話沒有半點埋怨和責備,讓理髮師如釋重負。試想,如果當時兩人互不相讓,一個擺開總理的架子,另一個想方設法把責任推給對方,那結果一定很糟糕,對彼此的影響都不好。
兩個人之間能夠做到彼此寬容,帶來的是兩個人關係的和諧;所有社會成員之間能夠做到彼此寬容,帶來的是整個社會的平穩和安定。也許你要說,這也寬容,那也寬容,豈不是沒有原則地一團和氣了嗎?這話是有道理的,在原則問題上,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不僅不能隨便寬容,而且還要爭風相對,寸土必爭。
人人都渴望生活的平穩、社會的和平,那麼,就讓我們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吧!對別人無意中的過錯和冒犯不要太計較,太在意,因為誰都有犯錯的時候。
寬容是一種美德!
作文二:寬容是美德
人生就好比一本書,身為小學生的我們才剛剛翻到空白扉頁;人生好比一個故事,身為小學生的我們才剛剛讀到似懂非懂的前奏……人生的內容太多,以至無法形容…
暑假,我和我的兩個好朋友一起去北京玩。回來時,我們在火車上聊天,其中我的一個好朋友竟拿我開玩笑。她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樣我是最受不了的,於是賞了她個巴掌,那拍得叫一個響。我還厲聲喝道:「你真是神經病,我要跟你絕交!」說著我就不理她了。我本想讓她給我道個歉,這事就過去了。可是她的脾氣跟驢似的,一個字「倔」。平時,都是我與她道歉,她怎麼可能跟我道歉!我真是有點異想天開,算了,我拿起本書看了起來。我看到了《負荊請罪》這一篇膾炙人口的故事。它是講藺相如為了趙國的利益,處處避讓廉頗,這是寬容,廉頗向藺相如請罪,藺相如原諒了他,這也是寬容。寬容如水。寬容,要原諒他人的過錯,做個心胸大度的人。寬容如水一樣溫柔,在遇到矛盾時,它似一漲清泉款款抹去彼此心中的敵意,使人冷靜、清醒。正如文章中藺相如多次遭到廉頗的挑釁,卻沒有發怒,而是避而遠之,寬容了他,這是多麼深明大義的舉動啊!
嗚……嗚……嗚……火車到站了。我們又從北京回到了遂川,回家後,我打開了電視,少兒頻道正在播《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動畫片我看完了,記得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軟綿綿村長說的,它說:「寬恕自己的敵人,也是一種勇敢的行為。」是啊,許多人都會因為仇恨蒙蔽雙眼,其實只要放下仇恨,寬恕自己的敵人,也許敵人會恢復善良的本性。俗話說:「少一個敵人就是多一個朋友。」誰會希望多一個敵人,少一個朋友呢?我一直在想:我應該向她道歉嗎?
第二天,我鼓起了勇氣,借媽媽的電話與她道了歉。我原本以為她不會原諒我,畢竟我打了她,還說了傷她心的話,而且她的脾氣……唉,算了,多道幾次歉吧!可是事情卻出出乎我的意料,她對我說:「其實是我不對,不應該拿你來開玩笑。這幾天,我想了很多很多,我們和好吧!」我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是啊,我寬容了她,她也寬容了我,我們互相寬容,結局是多麼美好啊!」
因為寬容,繽紛的生活才變得純潔;因為寬容,單調的世界才變得豔麗。寬容賦予了生活多麼豐富的色彩啊!
作文三:寬容是美德
看到這個題目,不禁想起了周恩來的一個故事:一次,理髮師給周總理刮臉,總理咳嗽了一聲,打字吧臉刮破了,理髮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總理和藹地說:「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麼知道我要動嗎?」這樁小事,只我看到了總理身上的美德——寬容
寬容是一種美德。留心一下,不難發現在人際交往中,凡能做到寬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眾人的歡迎。像周恩來這樣的好總理,待人寬容,平易近人,當然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和尊敬。人與人交往,難免會有些小摩擦,只要是無惡意的,就應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像周恩來那樣主動承擔責任,嚴於律已,寬以待人。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過錯,如果在日常的相處中,對被人的過錯能寬容對待,就等於給對方提供改過的機會。在中國歷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依靠這一點得到眾臣鼎力相助的,從而開創了唐朝盛世。在唐朝王室爭奪中,巍微曾鼓勵太子李建成殺掉李世民,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奪取帝位後,不計舊惡,量才重用,使巍微覺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為唐朝盛世的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再說秦王嬴政,若不是聽取了李斯「海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的諭諫,收回逐客令,實行不計前怨,廣納賢才的政策,恐怕就會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難以順利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縱觀歷史與今天,如果沒有「海納百川」的寬宏氣度,不具備寬容的美德,開創一方事業只能是一句空話
有的人不具備寬容的美德,他們心胸狹隘,凡是斤斤計較,不肯吃虧。如慈禧太后,僅因為與一大臣下棋時,對方無意中說了一句:「我殺老佛爺的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殺我的馬,我殺你全家。」於是這位大臣被滿門抄斬,慘不忍睹。像這樣的俠隘心胸,這樣的暴行,又怎樣不遇人唾棄嗎?當今社會上有一些人,也是這樣,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會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還有的人對別人的過失總受耿耿於懷,時時想著看別人的小辮。這樣的人典型的小肚雞腸,心胸狹隘,帶人刻薄,根本沒有一點寬容之心,這種人還能談什麼成大器,立大業嗎?
總之,寬容是一種美德,只要我們本著「和為貴」的原則,決不斤斤計較別人的過失,又多為別人考慮,就能確立起友善的人際關係,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當然,對於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違法犯罪行為,或是破壞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壞分子及人民的敵人,就不能盲目地寬容,以致重演「農夫救蛇」的悲劇。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錘打擊,決不心慈手軟。
寬容是美德,當今社會大有發揚之必要。讓我們大家都來講一點寬容,是我們的社會變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