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春節作文範本
2024-10-30 18:24:10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到了,這是中國人值得慶祝的美好節日。而山西的春節也有與其他地方的不同之處!
山西春節作文1
山西的春節,在臘月就開始了。臘八一到,家家熬臘八粥,接著買皇曆,麻粘兒,是山西民間特產,用芝麻與糖做成的,孩子們最愛吃。
過了臘月二十,進入節前最忙的階段,山西諺語:「二十三,打發灶君上青天;二十四,寫呀麼寫對子,二十五,擦摸打掃笤卒;二十六,黑的白的蒸啊兩不鹿;二十七,關住門門洗了局;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提啊壇壇打酒酒;角兒(角兒就是餃子)捏啊三不鹿。」
小年到了,山西人傳統要祭灶,祭灶多在黃昏之時舉行,先把灶餅、芝麻糖等物品供奉在灶王爺像前,然後在像前點三柱香,一家老小要給灶王爺磕頭,再把芝麻糖到火上燒成稀,糊住灶王爺的嘴,再把草料扔到廚房頂上餵「天馬」。然後把灶王爺像揭下來,一邊焚燒,一邊祈禱。之後,燃放鞭炮為灶王爺開路。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起來,吃起來酥脆香甜。
大年三十到了。炒冷葷,蒸扣碗,拌餡包餃子,都是要幹的事情。男人們貼對子,門神,女人們擺供品,燈瓜瓜,也就是桌燈,大年的燈是通宵的,不能熄。
晚上,各處都是放鞭炮與花炮的,大人們放「大禮花」,一道金光衝上了天空,竟然變出了一顆顆紅寶石,紅寶石邊上還壤著黃色,美麗極了,緊接的道道金光變成了五顏六色的花朵,有的像玫瑰花,有的像菊花,接著炮仿佛如流星一樣過來,孩子們一般放竄天猴,一下就飛上天的那種,還有小蜜蜂……接著又熬年守歲。
子時一到,鐘聲一響,第一件事情就是開門上香,據說這是旺香開門,誰家早點,誰家就預示一年興旺,第二件事情則是上廟上香,越早越好,商號一般是掌柜的去,衣帽整齊。
大年忌諱多,語言上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如餃子破了得說「綻了」。
初一不管男女老少都要給長輩磕頭拜年,互贈禮品,還要祭祖拜神。
傳統正月初五不出門,所謂破五。正月初七稱為人節。
一直到正月十五,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家家戶戶吃元宵,元宵是一種甜而不膩、膾炙人口的民間小吃。尤其是孩子們,特別愛吃。
最重要的是還要掛花燈啊!從十四到十六,每晚都開,處處張燈結彩,五顏六色,花燈樣式很多,數不勝數。有動物的,有猜謎的,有宮燈,如意燈,飛機式的燈,料絲燈,玻璃燈,走馬燈……形形色色,異彩紛呈。
孩子們與大人們都要放煙花,毫不遜大年三十的炮火。
從十四到十六,連續三天各縣、各村都要組織大大小小各種樣式的匯演,有民間藝術,晉劇,有古老樂曲,有代表喜慶的演出,有代表幸福的演出,還有古老傳說的。
一直到正月十七,春節結束了,但還留著濃濃的年味……
山西春節作文2
舊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間稱過年,為區別於公曆元旦,後來又稱過大年。舊日,臘八節過後,太原人就忙著準備過年了,氣氛一日濃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為大掃除之日,俗稱「胡打掃日」。從這天以後,年事準備工作達到高潮。過去太原有一段謠諺:「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趕做活,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糊貼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餃子。」(貼扎,指各種對聯、年畫、窗花、門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將室外打掃一遍,即開始整點新衣帽,包餃子,準備迎神的香、燈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稱「鏖歲』」。雞鳴之時,開始焚香、燃燈、擺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後合家互相拜年。兒童向長輩叩頭拜年,長輩則賜以壓歲錢,以取吉利。按照傳統習慣,太陽出來之前就要吃罷早餐。早飯之後,出門拜年,親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點頭,互道吉祥話語,無非「恭賀新禧」、「恭禧發財」、「一年如意」之類。
商戶人家在過年期間對財神的祭祀最為虔誠。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為祭祀財神之日。民國以後僅在過年時於錢垛、錢櫃或專設神位神龕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雞、鴨、豬、羊。祭罷財神,方赴有買賣往來的各商戶家中拜年。
舊日過年,時間拖得很長,一直持續到二十五日天倉節之後。初五日俗稱破五,民間俗言「破五不出門」,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舉行開市,居民方始探親。初七俗稱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氣朗則利人口繁衍。初八黃昏後祭星神,於院內點燈七盞,象徵北鬥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順遂吉利。初十俗稱「十不動日」,相傳是日老鼠娶親。十三到十六為元宵佳節,幾日之內,夜間燈火輝煌,社火秧歌,熱鬧非常,俗稱「燈節」。二十俗稱「小添倉」,二十五為「老添倉」,東西米市設立倉官神位,眾往致祭,燃放火花。過了天倉節,新春期間的熱鬧方告結束。
郊縣農家過年較之都市別有風情。晉陽一帶,除夕要壘旺火、捆旺草,門上插柏葉。旺火用炭塊壘成塔狀,子夜鐘聲響過,點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徵日子過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風俗。謂「吃翻身瓜」。在年終時,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內,用以祭祀祖先,俗稱「隔年撈飯」。初五灑掃庭院,清理垃圾,俗稱「掃窮上」。
在古交山區,春節期間的活動最為豐富。於除夕夜張掛祖先神幛,族內各戶均要送供品一份,當年內生男孩之家要供雞一隻,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壺。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輩給長輩叩頭,俗稱「盤輩數」,然後歡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於村口,面向祖塋,焚香叩頭,鳴放爆竹,俗謂「送神』」。「隔年撈飯」之俗與晉陽多有不同,年終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撈在碗內,上擺核桃一枚,供於皂君神位,一直到過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曬乾,攪在糞內,俗言可以蟲災。正月初五為「送窮日」。於初四下午清掃室內庭院,五日拂曉將髒士送到村外,燒香三柱,鳴放爆竹,表示送走窮氣。這一日的飯食為蒸莜麵或蒸饅頭,俗謂「餾窮氣」。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內供獻莜麥麵製成的谷穗狀食品,焚香敬紙,燃放爆竹,禱告天地,祈求五穀豐登。一些地方則須先稱好五穀各一份,以紙包好,同時供於院內。供後復稱,如某種糧食份量增加,俗謂是年收成最好。這一風俗事象,俗稱「接籽頭」或「搶籽頭」。到正月十五,除進行燈節活動外,還有送瘟神的習俗。各村在五道廟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壘塔塔火,供以油麵和饅頭。活動開始,敲鑼打鼓,抬一筐籮逐戶收集一把五穀糧食,從衣服上撕一條布或棉絮和按每戶人數剪的紙人,置於瘟神牌位前。下午,將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燒香放鞭炮,以火燃燒,意謂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倉節時,俗用谷面或軟米麵捏成倉官爺、谷囤、糧倉及各種家畜家禽形狀的燈若干盞,內包煮熟的紅棗豆子,燈芯用細谷梗裹棉花製成。入夜,燈內注油,將糧倉燈放在存糧處,牛燈放在牛圈窗臺,雞燈放在炕頭,狗燈放在門上邊,貓燈放在牆角等,一一點燃。倉官爺燈高五寸許,頭戴紅纓帽,左手執簸箕,右手拿鬥,騎著馬,馬身上馱若干口袋。將倉官爺燈放置碗內,飄浮在水甕內。放時要念:「倉官爺爺飲馬來,銀錢糧食(或麻子、黑豆)馱著來,麻子炸了油,黑豆餵了牛。」以此乞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山西春節作文範本]相關文章:
1.春節去哪裡旅遊好?國內十個適合家庭遊的地方
2.春節去哪裡旅遊好?國內十個適合家庭遊的地方_節日作文200字
3.快樂的春節作文800字_節日作文
4.快樂的春節作文200字_節日作文
5.快樂的春節作文500字_節日作文
6.快樂的春節作文700字_節日作文
7.【熱門】快樂的春節作文200字3篇_節日作文
8.精選快樂的春節作文900字7篇_節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