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思為話題的作文(匯總3篇)
2024-12-01 15:31:09
【篇一】
冬去春來,三年的時間不知不覺的從指縫間悄然流逝。伴著夜色,回首我走過的人生道路,我終於可以自信地面對曾經的自己,而不再是悔恨地垂下頭無言以對。
三年了,但小升初的失敗仍舊曆歷在目。我清楚地記得,那個陰雨綿綿的下午,成績發布了,一直自以為很不錯的我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我仿佛看見理想中的學校離我越來越遠,一同前去的同學的臉上多是閃著燦爛的笑容,那笑容像一把利劍直直地插向我的心中,刺得我生疼。我沒有打傘,冰冷的雨滴打在臉上,猛然間驚醒了自負的我。那時,我才真正的意識到,我只顧緊緊握著自己的驕傲,卻早已遠遠地落在了別人的後面。
經由同學的介紹,我來到了初具規模的學而思。本來只是抱著病急亂投醫的想法,沒想到,這個決定卻為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剛剛進入學而思的時候,我沉默而自卑,小升初的失敗打掉了我所有的自信,抹去了我往日的驕傲。每次上課,因為害怕成績差會被嘲笑,所以我總是獨自一個人坐在教室的一角。就算被提問,我也是結結巴巴地說不出一個完整的句子,或是乾脆低著頭,用沉默來掩飾我的不安。就在這時,在我最無措,最茫然的時候,老師微笑著向我伸出了友誼之手。剛開始,老師並不急著為我講題,反而常常在下課的時候找我聊天。漸漸地,我和老師成了很好的朋友。知道這時,老師才開始找一些簡單而又有趣地題讓我做。由於小學是太過貪玩,我幾乎對數學一無所知。於是老師犧牲了休息的時間幫我解題,哪怕一道在別人看來太過簡單的題,老師也耐心地為我細細講解,不曾有過半點的不耐。我逐漸對數學有了些興趣。為了趕上其他人,我開始利用休息的時間做一些基礎題,我也開始在夜晚的陪伴下為了一道難題而苦苦思索。看似簡單的過程其實包含了許多的辛苦,我也曾想過放棄,卻不忍看老師失望的眼。於是在老師的鼓舞與自己的努力下,我漸漸走進了數學這個繽紛的世界。那裡有奇異的符號組成的河流,有美麗的圖形築建的房屋,還有可愛的數字手拉著手在圍著我跳舞。在以前的生命中,我從未見過如此美麗的世界。
終於,付出的努力收穫了豐碩的果實。半年的辛苦把我的名次從倒數幾名拉到了第一的位置。興奮的同時我也在心中暗暗地感謝老師,我清楚地知道,如果不是老師幫我走出自己,我永遠也不可能嘗到學習的快樂,不可能體會到成功後的滿足。
有了興趣,也有了成功的鼓勵,數學自然而然地成了我的驕傲。然而,我沒有輕鬆多久,接踵而來的是初二新增的物理。
記得第一次上物理課的情形,我高高興興地來到教室,挑了第一排最中間的位子,向走進教室的老師問好。上課前的一切都很順利,但是一到上課我立刻就傻了。老師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地講著,同學也都一直贊同的點頭,唯有我,聽得雲裡霧裡。一節課下來,我除了最基本的一些概念什麼也沒聽明白。
我知道自己是個慢熱的人,就是不管哪一科剛剛開始學時總會落在別人後面,要過很久才能追上。所以物理的來臨,又再次地詮釋了辛苦。唯一不同於數學的就是此時的我擁有了自信,我相信只要好學、肯學就一定會成功。
於是後來就有了為物理而努力的初二,有了為化學而拼搏的初三……
如今,距中考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了,我終於可以回頭看看自己曾走過的學習之路。那條路上有失敗時的淚水,有成功後的笑臉,也有拼搏時流下的汗水,但更多的是老師的鼓勵,它們是路旁開得最美麗,最嬌豔的花朵,也是我這初中三年裡最珍惜的寶物。
現在,學而思似乎已經成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三年裡我大部分的課餘時間都在那裡度過。三年的時間,我進步了很多,也改變了很多。同樣,學而思也在逐漸完善著它的規模。我並不清楚自己對這所學校的感情,或是喜愛,或是相依。但我想,那終歸應該是美好的吧!
【篇二】
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這樣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意思是說,一個人在學習中.倘若只知死記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將毫無收穫,孔子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一個人從接受知識到運用知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記與識,學與思的過程.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補充.這二者是緊扣的兩環,卻一不可.正如人體對食物的消化過程那樣,只學不思,那是不加以咀嚼,囫圇吞棗,舉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經消化,吸收,所學的知識無法化為「己有」只有學而思之,才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學與思相結合,是掌握知識過程的必由只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無不證明了這一點.在馬列主義傳播到中國大地的時候,以MZD、周恩來等領導的共產主義者,在吸收馬列主義精髓的同時,結合中國實情,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戰爭道路.最終締造了社會主義新中國.試想.革命先輩們如果不是學而思,思而實踐,一味生搬硬套,教條主義,那麼中國革命豈不是要斷送與王明之流的左傾教條主義者手中?文藝復興時期的大科學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學習中獨立思考,「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能在當時產生?人類能夠及早掙脫亞里斯多德的錯誤理論的束縛?學而思,思而學,正是這些偉大成功的經驗,同樣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的領域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內,不知擴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面對如此浩瀚的知識海洋,光靠死記硬背是不可能到達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國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的教育體制,力求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力,以適應明天的需要;歐洲,日本紛紛不其後塵,我們中國教育體制改革也已經迫在眉睫,勢在必行.明天的創造型人才,正要從今天學生中培養起來.所以,我們更應該做到: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獨立見解,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來等候明天的選擇
在學習中獨立思考,是學者、大師們成功的經驗;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源泉,而培養學生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國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篇三】
偉大的教育家孔聖人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然,這句話鮮明地闡述了學與思的重要性。那麼,是否一定要做到學習必須思考呢?當然「是」。
在當今社會,許多中學生面對學習與思考間,出現了許許多多耐人尋味的苦難事。一部分學生整天沉浸在學習中,他們埋頭苦幹,可最終的結果卻是出乎意料的,眼看著成績一天天下降,他們只能消失在沉思中。面對老師「指桑罵槐」的循循誘導,他們卻不以為然,認為他自己不是塊學習的料,從此,對學習失去了信心,這是什麼所致的呢?當然是他們只會學習不會思考。
然而,卻存在著這樣一大群人,他們整天只顧著玩而忘記了學習,在必要時他們只會做出許許多多的思考,而不去動手,因此,在考試中只能連連潰敗,其實,他們並不笨,相反,他們非常聰明,在困難面前總能想出許許多多能解決問題的辦法。然而,他們為什麼會在學習方面失利呢?那是因為他們只會思考而不會學習。最終他們只能在學業這條路上跳槽了。
這是生活中的兩類學習與思考問題。如何解決它們成了當今社會大多數學生的一大難題。那麼當一個懂得學習方法並且又對每一件事都充滿了思考的人,那麼他們的人生之路也許就少了許多的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