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姐吐槽系列之:我買耳機的奇葩經歷
2024-03-10 21:15:18 2
泡泡網耳機頻道2月3日 看到題目大家就知道這又將是一個系列選題,與泡泡網大一哥(梁志一)的「生活就是矯情」系列話題內容差不多,就想通過編輯的視角與各位網友聊一些有意思的熱點事件。不過這第一期究竟聊些什麼呢?思來想去還是從自嘲開始,就說一下我這幾年的奇葩購耳機經歷吧。
對於耳機產品的認知度,之前我也屬於盲目的追求品牌與外觀一族,大品牌、顏色豔麗以及大幾千元的價格都是我心中好耳機的範疇,但怎奈自認為是無法聽出太多層次感的一類人,所以當時自用耳機多半就是數碼廠商促銷活動中的贈品之類(應該算是IT媒體從業者的福利吧),加之本人不太喜歡工作的時候聽歌曲,所以也沒有深入研究不同品牌/型號的市場定位。直到有一天,有個同事為了感謝我的幫助贈送我一款白色鐵三角耳機後,讓我的聽音之路發生了改變。
朋友的一個饋贈奠定了日後的購機三要素!
當時是2010年左右,獲贈的這款鐵三角耳機市價也就200元,不過白色的外觀、頭戴式設計,可旋轉的耳罩讓耳機更好的平放收納,這些都是讓我喜歡它的原因。還需強調的是為何頭戴式是我喜歡的呢?是因為個人覺得它不會有入耳式的那種直逼耳膜感覺。請注意上述喜歡的理由沒有與音質相關項,也就表明當時我挑選耳機還是依據女性挑數碼商品最注重的外觀、顏色、體積,三要素。但有了這款耳機做基礎後,日後的選擇三要素中、白色、頭戴、單邊線都是必選項。(為何是單邊線,下文有解釋。)
帶著對於鐵三角品牌的傾心感,自然覺得這款耳機的音效比之前用的雜牌耳機強多了,但由於當時那款是雙邊線因此在坐著的時候,突然的轉身都會拉扯到耳機某一邊的線,久而久之耳機就有虛接的情況出現,最後就只剩一邊耳機工作了。
相信一定有看官問我的這第一款耳機的具體型號,抱歉,讓我殘忍的忘記了,想必就算想起來也是停產機型。所以帶著愧疚感在京東商城搜索到了一款相似型號,就是不知道實際音效和我那款差多少了。(註:小編當時用的那款是雙邊線 )
由儉入奢易:
既然鐵三角這款耳機已經不能正常工作了,入手新耳機就成了當時心裡長草的事情。新耳機的鎖定目標就是對照上一款的,初步定為必選項是白色、頭戴式、單邊線。預期價位就500元,為的就是能有比之前音效提升的期待。
原以為如此的需求應該有很多機型可滿足,但發現把自身的篩選條件和身邊略懂耳機的朋友談了下,得到的答案都不算樂觀,主要是這個價格都被別人稱之為很雞肋的價位,而且論白色耳機真的少有經典款存在,或許出於自身固執的性格還是繼續篩選,這期間也考慮過森海塞爾的PX 100/PX 200,怎奈一個據說漏音嚴重另一個當時沒有掉價到500元檔,因此百般取捨後選擇了森海塞爾的HD 228,當時售價525元。
或許稍懂森海塞爾品牌的朋友會認為旗下「HD」屬於高大上級別,不過再看「228」的數字就知道是這個高大上級別中的屌絲款。不過很好的滿足了我當時的購耳機訴求,略煲機後感覺的確比之前的200元鐵三角好一些,中音更飽滿、高音更細膩,低音略一般,不過本人主要是聽一些輕柔的流行音樂所以感覺還好。
這款當時售價525元的HD 228如今只變為橙色+白色的HD 229型號在售賣,要價399元。但現在看來這配色真心出街什麼的太牽強。
PS:不適合就不是我的菜儘管Ta很貴
在我的奇葩購耳機的經歷中還有一件值得和大家分享的內容,那就是曾經一個廠商的答謝會上本人幸運的中了一款BOSE QC 3有源降噪耳機,當時市場價是3000元。了解耳機的朋友或許知道這款耳機定位是降噪,會對某一頻率聲源屏蔽,就是適合高大上的商務人士在飛機上長途旅行中更安心的享受音樂,明顯這個定位不適合我。起初想怎麼2600元也能出手結果沒人要,再降價到2000元仍然沒人要,唉,誰讓這降噪耳機不屬於大眾貨。最後通過大一哥將其以1600元價格賣給了熟人,為何要賣給熟人因為可以當面拆開來讓我試聽下,嘎嘎,聽過之後有那麼一絲不想賣留著自用的感覺,但很快就打消了念頭,如今想想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
由奢入儉難:
要說這款價值500元的耳機應該算是我的第一款自認為很上檔的耳機,使用中也相當在意,但怎奈耳罩外的白色皮革禁不住歲月的洗禮,不僅顏色變暗而且開始出現裂痕最終導致細小微塊脫落的現象,於是想要再入手新耳機又成為心裡長草的事情。諮詢了泡泡網負責音頻的編輯大一哥(梁志一),他居然告訴我也許是我的面部會分泌出腐蝕性弱酸物質,再加之HD 228的用料也不會太考究從而導致了皮革裂痕脫落,這可嚇了我一跳,也更加堅定了我的購耳機檔次再向上攀升的意願。
已經掉皮的HD 228,曾經的最愛!
歸結下選擇新耳機的因素依舊是白色、頭戴式、單邊線、但預算提升到1000元。當然身邊有如此專業的大一哥,自然就每次都讓他給推薦符合條件的耳機。要說大一哥的確相當熱情、有耐心,有了他認為符合的耳機都推薦給我,而且還儘量給我找來同款或相似款讓我試聽。原本以為自己只有上述四點需求,但實際試聽之後才發現我的要求還真多,我最最看重的就是人聲的突出,混音重的不要!低音太過轟頭的不要!太大太夾耳朵的不要!
有了這多次的推薦失敗後,大一哥總結了下我的選購耳機需求特點:「表面看沒什麼需求,但實際是各種不妥協自己還說不清!」既然我對人聲這麼在乎,只有森海和鐵三角品牌中選擇就好,但1000元價位還要白色真的不多,大一哥讓我不如考慮下價格只有400多元的PX 200II,但我個人覺得要還買同檔次的話,音質上不會有多少提升,於是我也在自行挑選。
幾經比較後,森海塞爾樂動小饅頭的外形相當吸引我,夠時尚、出街絕對有範兒、而且白色款也相當經典耐看,現如今售價999元。一直猶豫未買是因為大一哥說音質上這款並沒有1000元耳機的驚喜,而且為了出街還在音質上做了妥協,只是外形好看討巧了。聽到這裡頓時覺得我一個IT從業者怎會也糊塗的成為外觀黨呢?(其實,就是絕對的外觀黨!)好吧,我再看看。
想過要將就一點,卻發現將就更難:
就在這個時候剛好趕上京東6.18年中促銷,大一哥早早的關注了耳機的優惠,果然優惠幅度不小。大一哥推薦了索尼MDR-10R,當時特價優惠到749元。白色、頭戴式、單邊線、售價還在1000元以內,而且很適合女生出街。心裡暗喜的情緒下拆開包裝,急切想要感受那醉人的音質,可惜,或許是期望太高,一開始的聽音並沒有之前HD 228的好,我最看重的人聲中音仿佛隔著層紗後進入到耳朵裡,不通透!不細膩!混音重!有朋友還替我找原因說,可能是新耳機沒有煲機的緣故,但大一哥聽了以後堅定的說就算煲機後也不會出現很大的音質提升,因此應該是耳機本身的原因,哇,於是果斷退貨~~
既然不能將就其他品牌的音質,只能是選擇森海塞爾這條船上的產品了。但小饅頭真的有大一哥說的那樣不堪麼?那麼好看的外形帶著出街一定有很多羨慕眼光投來吧,於是又心裡長草的問大一哥究竟小饅頭表現如何,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大一哥與某耳機經銷商朋友感情深厚還是別的原因,再度被問及小饅頭,大一哥居然和我說音質很好,外形也酷,還可以到他朋友的店裡試聽啥的,咦?大一哥這是不厚道了呢?要失去專業編輯的良心推薦了?
最終舒適度讓我多花了500元:
眼看到了年底,看著已經降價到999元的小饅頭以及同樣降價到1699元的大饅頭,我還是決定親自去試聽下。於是某天的中午就這樣和大一哥去了他朋友的店裡,當然大一哥還是相當厚道的,在進店面之前反覆和我說:「今天只是試聽,聽好了再買,有一絲猶豫就不用著急購買以後再給我推薦更好地。」嗯,大一哥厚道的本性又回來啦!
其實這裡還需提到的是,很多朋友也經常提醒我說,如果只是在手機、筆記本電腦充當前端聽音樂的話,1000元價位的耳機已經算是暴殄天物了。而本人去店裡試聽的時候也是用的iPhone 6 Plus手機,就本人的耳朵反饋大饅頭和小饅頭音質是一樣的。只是大饅頭對於我相對小的耳朵而言可以近乎全部罩住,不會有壓迫耳朵的感受而且是真皮耳罩,帶著十分舒服。不過價格上要多出500元,這一次也不知道什麼力量驅使我做出了最終購買大饅頭的決定,或許之前那個HD 228的掉皮事件給我印象太深。
雖不是頂配,但已經踏上燒錢路:
從當初的200元鐵三角入門機型,到如今時尚耳機界都能排上名次的森海塞爾樂動大饅頭,想必再入手應該是奔著2000元以上的產品看齊,可見本人也算踏上了耳機的燒錢之路,雖然比起像大一哥這種專業的音頻編輯還有好幾條街的距離,但慢慢的我也懂得原來我的需求一直都在,而且一定是有比較才知道同價位的產品差別在哪裡,所以在這裡強烈建議朋友們購買之前一定要去試聽。還有一點,煲機前後的音質差別、感受因人而異,但就算有提升也不會超過5%,所以對於新耳機切勿過度依賴煲機後會出現什麼音質的飛躍。當然港劇裡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如果親們遇到自己喜歡的耳機也還負擔得起,就快快買來自己享受吧,能聽清自己喜愛歌手的齒音、能把伴奏樂中的層次感、細膩感盡收耳內,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同時希望喜歡耳機的朋友多在文章下面的評論框中交流,本人不算專業的音頻編輯文中如有技術、術語上的錯誤也請大家指出,在此感謝,也敬請期待馬姐吐槽系列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