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人類真的能造出太空電梯嗎?難點在哪裡(連結月球)

2024-03-05 11:58:17

我們人類是希望探索,但「低效率」的火箭技術已經禁錮了人類探索外層空間的步伐,一般來說,我們需要將一定質量的物體送入太空,往往需要消耗物體質量數十倍的燃料。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想出了太空電梯的主意。簡單地說,我們可以在地球表面建造一個電梯,直接進入太空,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很少的能源消耗來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人類可以很容易地進入太空,從而開啟太空探索的新時代。太空電梯應該如何建造?

想像一下,你手裡拿著一根普通的吸管。如果你把吸管的一端舉起來固定在桌子上,然後用手把另一端往下按(軸向力),你會發現不費多大力氣就可以把吸管彎曲變形。(注:這種現象稱為「失穩」,是指長直杆在軸向力達到或超過「臨界失穩壓力」時發生變形,無法保持平衡。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臨界失穩壓力」與拉長的直杆長度的平方成反比,即拉長的直杆長度增加一倍,其「臨界失穩壓力」變為原來的1 / 4。
但是,如果你用力拉吸管,你會發現,即使你使勁拉,也很難讓它明顯變形。因此,如果我們真的要建造太空電梯,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做成一個來自太空的「吊梯」,只承受拉力,不承受壓力,這樣就避免了「不穩定」的巨大問題。

1991年,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碳結構,稱為碳納米管。這種結構可以被認為是一維納米材料,碳原子以近乎完美的六邊形結構縫合在一起,這使得CNTS具有極強的拉伸性能,其理論拉伸強度可高達300GPa。重要的是,碳納米管的密度也很低。即使是多壁碳納米管,其密度也約為每立方米2.1 x 10^3千克。代入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如果太空電梯纜索是用這種材料製成的,那麼它所需要的拉伸強度就是101.85GPa以上。這遠遠低於碳納米管的理論抗拉強度。

不幸的是,儘管碳納米管可以幫助解決建造太空電梯的最大問題之一,但它們仍然是實驗室產品。迄今為止最長的碳納米管只有0.5米。總的來說,要讓碳納米管的長度達到35786公裡,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按照樂觀的估計,要在本世紀50年代建造第一個太空電梯也需要30年的時間。
同类文章
美人魚是亞特蘭蒂斯人?有人親眼見證(海底文明)

美人魚是亞特蘭蒂斯人?有人親眼見證(海底文明)

世界上真的有美人魚嗎?我想很多人都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美人魚的存在一直是個謎。直到「美人魚兒童」的出現,人們對美人魚的探索再次興起。據說它也在海底生活了一萬多年,一夜之間突然消失了。亞特蘭蒂斯人真的從地球上消失了嗎?還是他們躲在海洋中的某個地方,它們有可能是同一物種嗎? 1991年,香港一家報紙
「龍宮」上存在液態水?水在太空罕見嗎(太空水源)

「龍宮」上存在液態水?水在太空罕見嗎(太空水源)

2022年9月22日,日本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隼鳥2號探測器「收集小行星「龍宮」中的巖石樣本,「龍宮」是一顆小行星,位於外太陽系的低溫區,低於零下200攝氏度,在火星和地球之間,距地球2.8億公裡。龍宮是一個直徑約900米的巖石物體。它的母體誕生於太陽系形成大約200萬年之後,很像地球
美國阿波羅登月是真是假,其實已經有了實錘(美國登月)

美國阿波羅登月是真是假,其實已經有了實錘(美國登月)

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爭論的問題。許多人認為,所謂的美國太空人登月鏡頭實際上是在攝影棚拍攝的,完全是偽造的。特別是第一次返回的SLS火箭的發射被一再推遲,美國甚至在沒有成功的情況下,一直在努力發射。50多年前,有6次成功的登月,每一次登月都是成功的。為什麼在21世紀20年代,擁有如此先
人類終究會殖民火星,那人類算不算外星人(星際移民)

人類終究會殖民火星,那人類算不算外星人(星際移民)

人類長期以來一直夢想著殖民外太空,而火星是最受關注的星球。它是星際遷移的最佳候選者之一,特別是在科學家在其極地冰蓋下發現了大量液態水之後。 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只有零下55度,表明沒有生命的跡象。但科學家們懷疑,古老的微生物可能存在於火星表面下,一旦表面溫度上升,它們就會變得活躍。如果我們想要在火星
美國太空人登上月球到底看到了什麼?(人類登月)

美國太空人登上月球到底看到了什麼?(人類登月)

人們一直熱衷於追求太空的夢想。雖然在建造飛船進入太空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障礙和困難,在美國太空人返回後登陸的舉動是很不尋常的,在幾次他們還沒有對月球進行探索之後,對月球的探索人類對月球的探索也就過了一段。 「阿波羅12號」和「阿波羅11號」,第三次登月,它們做得很好,但它們都是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執行任務
火星真的有生命存在嗎?為何會有森林(火星發現)

火星真的有生命存在嗎?為何會有森林(火星發現)

森林能在火星上生長嗎?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嗎?火星飛船先生拍照,,整個場景的圖片寬度約1公裡,也就是說,可能是一片森林、灌木叢中現實的環境,然而,告訴我們,在火星上沒有生命,因為火星是一個經驗,氣氛很薄,幾乎沒有保溫效果,包括來自海洋的各種射線和隕石塵埃,那麼在這樣荒蕪惡劣的環境下,連微生物都生存不下來
水星上是否有風,打破你的認知(水星大氣)

水星上是否有風,打破你的認知(水星大氣)

水星上有風嗎?科學家不是說水星沒有大氣層嗎?如果你用大功率望遠鏡觀察,水星,一個光禿禿的球體,看起來寂靜無聲。 但當信使號在2011年9月第三次飛越水星時,它發現了一些令天文學家震驚的事情:水星有大氣層!非常奇怪!奇怪的是,它不像地球的大氣層那樣由氮和氧組成,也不像金星的大氣層那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
水星有誕生生命的可能,為啥會這麼說(水星生命)

水星有誕生生命的可能,為啥會這麼說(水星生命)

科學家稱水星、金星、火星這三顆行星,稱為類地行星,為什麼水星和地球一樣有可能孕育生命,為什麼它會流產?水星一直運氣不好,數十億年來,太陽造成的破壞比其他任何行星都多。中午的地面溫度為430度,午夜為零下170度。這樣的環境怎麼可能有誕生的機會呢? 讓我們繼續。在水星上,「夸父日」的神話是完全可能的
超大黑洞即將合併,對地球有啥影響(黑洞研究)

超大黑洞即將合併,對地球有啥影響(黑洞研究)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距離地球約8900萬光年的NGC7727水瓶星系的中心潛藏著一對正在合併的超大質量黑洞,這可能意味著迄今為止距離地球最近的汽車碰撞。但是傷亡人數呢?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可能在每個星系的中心都潛伏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2019年,天文學家利用世界上的望遠鏡,然後第一次拍攝到距離地
太陽核心有1500萬攝氏度,為啥還會發生核聚變(太陽反應)

太陽核心有1500萬攝氏度,為啥還會發生核聚變(太陽反應)

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太陽對於我們地球的作用,如果沒有太陽的能量,那麼地球很有可能早就毀滅。既然太陽能發光發熱,那麼它自身的能量從何而來呢?有人可能會說:「太陽不就是一個正在燃燒的大火球嗎?」事實上,太陽本身並沒有燃燒,或者說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燃燒。太陽的原理本質上是氫聚變,這是一種物理變化,而不是化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