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的「鼴鼠」打洞失敗,遺憾放棄任務,究竟是哪出了問題?
2024-03-26 19:12:06 1
作為這個星球上最擅長打洞的生物,鼴鼠讓我們對它刮目相看。因為終年居住在不見天日的地穴裡,所以他們的眼睛早已經退化了,只有靈敏的聽覺、嗅覺才能感知、採集到外界的信息。然而這絲毫不影響它的存活。這種特殊的動物也能幫人在農田中捕獲害蟲並扮演保衛者。
其實鼴鼠這一形象還受人類竭力宣揚的薰陶,他們都以善的美德對待人類,甚至探測火星所用的器具,都冠以「鼴鼠」這個名字。
因為「鼴鼠」要散熱,每隔四小時就得休息,而且受火星上特殊地質的影響很大。第一次幹活時,「鼴鼠」只有20公分左右的擊打距離,而且角度有問題。
據研究人員稱,比「鼴鼠」提前五分鐘完成任務,其鑽頭已達到這次計算地點,之後十五分鐘內一點進展都沒有。
確切地說,它還和「鼴鼠」自身的工作狀態相關。受探測器結構及有關儀器等因素影響,「鼴鼠」火星打洞形態同地球真實鼴鼠相似,均需不停地往前拱衛,若土壤摩擦力不夠則使其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