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爭端
2024-03-09 00:01:16 1
從日本投降到60年代末的20多年裡,中日美三國均未對釣魚島等島給予高度重視。中國方面認為主權在我,已無疑議,由美軍手中收回只是遲早的事情。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對釣魚島等島更無由置喙。1967年美國人埃默利經過調查研究後認為,九州與臺灣之間的地帶具有很大的石油潛力。1968年,美國以「聯合國亞洲委員會」的名義,勘測臺灣海峽以北的海底資源,發現釣魚島等島一帶50萬海裡的海底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一發現使一向缺乏石油的日本對這個地區發生了濃厚了興趣。1969年5月,日本琉球政府派出水警和工程隊在釣魚島上設立了水泥標柱,正面為「八重山尖閣群島魚釣島」,反面為「衝繩縣古垣市宇登野城三二九二番地」,側面為「石垣市建立」等字樣。同時,在其他各島上也建立了水泥標碑。除此之外,水警和工程隊還負有掃除中國人在島上所留下的足跡的任務,為侵佔釣魚島等島做準備。臺灣漁民曾在島上建立過孤魂廟、天后宮等,均被日本人拆除。日本政府還積極向美國索還琉球群島,想借美國歸還琉球群島之機,渾水摸魚,強霸釣魚島等島,以達到長期獨佔該地區石油資源的目的。
儘管日本建立了國標,臺灣基隆、蘇澳和宜蘭一帶的漁民仍照常前往該海域捕魚,美軍及琉球水警也來未加以認真幹預。然而到1970年7月10日,琉球海岸巡邏艇的水警突然把釣魚島一帶捕魚的臺灣漁民及臺灣龍門實業公司等在黃尾嶼打撈「海生二號」沉船的工作人員加以恐嚇、扣押和驅逐。漁民回臺後向有關方面進行了匯報,但臺灣當局未對日本提出抗議。8月31日,琉球立法機構通過法律,確認尖閣群島(釣魚島等島)屬於衝繩石垣市。這就是說,日本已單方面宣布釣魚島等島嶼的主權屬於日本。
1970年9月12日,臺北《中央日報》報導:「外交部長」魏道明指出:「日本對釣魚島列嶼主張我國政府不能同意,我願與日舉行會議。我們有充分理由支持我們之立場。」然而,日本無視臺北的態度,繼續加緊侵佔釣魚島等島的步伐。9月15日,日本水警將《中國時報》記者樹立在釣魚島上的「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旗)拔下並撕毀,態度蠻橫之極。
在日本侵佔釣魚島等島的過程中,美國偏袒並支持日本,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日本投降後,美國佔領了琉球群島,並於1951年9月8日與日本籤訂了《舊金山和約》。雙方同意「美國有權對此等島嶼(琉球群島和釣魚島等島)之領土及其居民,包括此等島嶼之領海域,行使一切行政、立法及管轄之權力」。這種把琉球群島和釣魚島等島視為一體的做法,埋下了以後釣魚島爭端的種子。
釣魚島一帶海域發現石油後,美國明裡暗裡都支持日本對該群島的主權要求。1970年8月10日,日本外相愛知聲明釣魚島等島的主權屬於琉球,也就等於屬於日本。8月12日,美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言人就向外界宣布,他們「認為接近臺灣的尖閣列島是琉球群島的一部分,並將定期歸還日本」。日本外相與美國使館一唱一和,暴露了日美勾結侵我釣魚島等島的本質。
1970年9月10日,美國國務院正式發表聲明,表示要按1969年11月尼克森總統和佐滕首相協商結果,於1972年將西南群島(含琉球群島和釣魚島等島)的行政權歸還日本。這個聲明無視釣魚島等島主權歷來屬於中國的事實,單方面宣布將其「歸還」日本,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公然侵犯。
9月20日,在美國琉球軍政府的同意下,琉球的巡邏艇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兩次驅逐中國漁船。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日本人必不敢如此跋扈。1971年2月1日,日本首相辦公室發言人說,「日本正與琉球美軍合作,加強釣魚島海面巡邏,驅逐臺灣漁船」。4月9日,美國,國務院聲明,美國肯定支持日本對「釣魚島群島」的「主權」,並將按有關規定於1972年把這些島嶼連同琉球一併「交還」日本。至於釣魚島主權之爭,美國表示應由中日雙方自行解決,或由第三方調處。得到美國的「肯定支持」後,日本外相的腰板更硬了。他在4月10日聲稱釣魚島主權屬於日本,「日本政府不準備與意欲染指的任何國家舉行談判」。本來是日本無理「染指」釣魚島主權,現在卻反咬一口,視中國合理合法的主張為荒謬,實在令人憤慨。
日美勾結侵我釣魚島主權的活動引起了海內外中國人的強烈不滿和憤怒。為了保衛國家的領土和主權的完整,海內外同胞團結一致,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保衛釣魚島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