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身邊的法律故事徵文
2023-12-04 13:20:56 1
法律是人們安全的保障,有的不法分子擾亂人民的正常生活,給人民群眾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此時公民就會利用法律這道護身符保護自己,不讓罪犯繼續猖狂,這就是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發生在身邊的法律故事徵文一:
「法律」一個人人都熟悉的字眼。我們從小通過老師和父母的教育,比如說,上幼兒園時老師就教我們「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那些歌謠,還有一些啟蒙老師講的故事使我受到了法律教育。
俗話說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好習慣,不僅僅是給個人抹黑,而且還腐蝕你的心靈。漸漸的你也會犯錯誤。近些年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趨勢,這便證明了青少年的心理尚未成熟,思想單純,易於衝動,不計後果。如:紹興縣的一起綁架案,作案者是一位年僅17歲的未成年人。他因經常逃學與社會上的遊手好閒的人混在一起,後來迷上了賭博。當時因為需要錢,綁架了一個9歲的孩子,向他的家人索要錢物兩萬餘元,後來將孩子殘忍的殺死。一位小孩迷上了上網,每天都泡在網吧,後因需要錢偷走了父親2000元,10元不到幾天就花完了,後來聽說奶奶那裡還有錢,就在一天的中午趁奶奶睡覺時,去奶奶那兒拿錢,後來怕奶奶醒來拿了一把刀就向奶奶砍去,把奶奶給砍死了。
爺爺聽到聲音,小孩想砍爺爺,後來爺爺也被砍死了,然後拿走了奶奶的錢。後來幾天經過思考去派出所去投案自首,記者在看守所裡見到了那個孩子,記者問他:」如果還有下次,我一定不會做這樣的事「說到這他的淚水不由自主地落下來。他還說:」以前奶奶最疼我了「這幾件事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不要到網吧玩遊戲,不跟社會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要聽家長和老師的教誨,從小養成好習慣。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生,要想讓犯罪遠離我們,我們還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要與犯罪作鬥爭。我們要知法、懂法、用法,要學會利用法律保護自己,這樣才能健康成長,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發生在身邊的法律故事徵文二:
法律是人們安全的保障,有的不法分子擾亂人民的正常生活,給人民群眾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此時公民就會利用法律這道護身符保護自己,不讓罪犯繼續猖狂,這就是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經濟生活法可謂是無處不在,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但是現在有的不法商販在做經商過程中經常偷工減料,從而滿足自己的欲望,卻從不考慮到顧客的權益。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顧客對賣肉的人說:「給我九兩肉。」那人笑眯眯地勸道:「買一斤吧,好算帳。」顧客便無奈地說:「唉,無所謂,反正我每次要一斤你也只給我九兩。」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呢?在現實生活中確實也有這種商販,他們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法來獲利,而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可不能像故事裡的那個顧客一樣,寧可自己吃虧也不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其實他那樣做不只自己吃虧,還讓商販更加猖狂,危害到更多人。
「普法」如一場持久戰,其重要戰役則是對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識。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未來世界的主人,法律意識淡薄怎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的接班人呢?另外,青少年看問題容易走極端,有時候遇事會因失去理智而走向違法道路。因此,對於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尤為重要。
近年來,因青少年欠缺法律意識而引發的悲劇比比皆是,青少年犯罪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2002年,福建警方破獲一起在校中學生殺害在校生案,共抓獲五名犯罪嫌疑人,繳獲作案工具摩託車、六四式軍用手槍和子彈3發。
2003年4月,某中學學生王某因與同校的黃某發生矛盾,便叫來了幾個好友將對方毆打了一頓。王某也因此受到學校的嚴肅處理。第二天晚上,當王某的好友再次來到王某寢室裡時,被值班教師發現,將王某等人帶到派出所。調查中,這夥人供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他們中間曾相互間傳遞著一支槍,並要組團買槍對抗黑社會!
北京一位少年為偷錢上網,竟將奶奶當場砍死,將爺爺砍成重傷。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是,他們卻把青春和自由作賭注,與法抗爭,因此受到法律的懲罰。如果這些人具備一些法律知識,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們應把學法當成一門嚴肅的課題。
現在人們犯罪呈現低齡化,就是因為他們法律意識太差,而犯罪後往往又後悔不已。一位未滿十八歲的少年,因講「朋友」義氣結果害人害己,成為了一個殺人犯,被判刑二十年。「多麼無知可悲的法盲啊!」審判他的那位法官這樣嘆息。是的,他的無知真的讓人感到悲涼和痛惜。多少人曾經伴著鐵窗,渴望自己能像一隻自由的小鳥在藍天中飛翔,他們喚醒了我,喚醒了千千萬萬個人民:在經歷風吹雨打的時候,我們必須與法同行;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我們必須與法同行;在拼搏人生的徵程中,我們必須與法同行。
人們學法、知法、用法刻不容緩,那沒有法律約束的久而久之形成的行為習慣,是法制觀念的淡薄,更是使我們在懵懂之中誤入歧途的惡魔!也許,我們的羽翼過於稚嫩,但歷經歲月的錘鍊,經過法律的磨洗。相信我們的羽翼會變得豐滿。
在黨和國家的哺育下,我們正茁壯成長,我們要對得起國家對我們的恩賜,不能成為法盲。知法,我們應在平時多看多學法律知識,多參加一些法律知識講座,更應做一些法律宣傳工作,掃除新時代的法盲;守法,更是我們畢生的義務,法律規範著我們的言行和思想,時時提醒自己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發生在身邊的法律故事徵文三:
我們每天能夠快樂的上學、幸福的生活是因為在我們生活的世界有一把標尺,它規範著我們的行為,告訴我們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能做,它像一把張開的大傘時刻保護在我們的身邊。
每天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上幼兒園的第一天,阿姨就教會我們唱兒歌「大馬路,寬又寬,警察叔叔站中間,紅燈亮了停一停,綠燈亮了向前進。」我們就懂得了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不能酒後駕車、行人不要亂穿馬路。我們的出行才有了安全的保障。可是總有一些人不能很好的遵守這些簡單的規則,造成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今年暑假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在文源路上遛彎,就看見一位25歲左右的叔叔從公交車上一下車就像馬路對面跑,這時一輛計程車飛奔而來,將橫過馬路的叔叔撞飛出去好幾米,當時那位叔叔流了好多血,昏迷不醒,被120送到醫院。如果那位叔叔過馬路時能最受交通規則,按照信號燈指示行走,計程車司機能慢行,這場事故就不會發生。媽媽說:過馬路,一定要最尊受交通規則,因為生命無比珍貴,家中有愛我們的媽媽、爸爸、爺爺、奶奶……
我想,遵守交通規則很簡單,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從小做起,從我做起,人人都做,就不會發生交通事故的慘劇,每一個家庭就不會再上演這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