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花洲書院作文
2023-12-03 23:19:41 4
花洲書院,位於河南省鄧州市,國家4A級景區,遊花洲書院作文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遊花洲書院作文【一】
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去遊剛剛修復的花洲書院。
花洲書院在其原址上擴建而成,位於(鄧州)市區東南,人民路與穰城路交口北角,毗鄰鄧州市一高(現為鄧州市花洲實險高中),佔地100多畝。
9時許,我們穿過高高挺立的「景範坊」,跨過外城河石拱橋從南大門步入花洲書院景區。景區內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拾級而上古城牆,沿級壘石成景,夾道翠柏成蔭。蹲伏在城牆上的狀公似小松鼠的室外音樂器,從通紅的殼體內奏出鄧州籍古箏大師曹東扶先生的經典名曲《高山流水》,箏鳴叮咚,曲聲悠揚。
站上城牆,舉目四望,自西而東築有覽秀亭、春風閣;折向北又有文昌閣,北至盡頭則是紀念造字祖師的連廊倉頡亭。
順級而下,迎面是黝黑的範仲淹墨玉雕像,似在照示範公勞碌奔波、治國戍邊、飽經風霜不平凡的一生。範公身後的照壁上鐫刻著鄧州籍著名書法家張志和手書的千古名篇《嶽陽樓記》。
照壁西邊為舊時書生洗墨的硯池,池中屹立著後人為紀念範公建築的「景範亭」。壁內狀元苑內築有「不欺堂」,是為紀念範公書贈鄧州新科狀元賈黯「不欺」二字的故事。
背依古城牆東北角疊石為山,流水飛瀑。其上三層四角的春風閣尚未竣工。完工之後,登臨眺望,書院全景定能一覽無餘。
轉過照壁,自西而東,依次建有名人館、範文公祠、花洲書院。書院之東,集水築山,建亭築廊,雕梁花棟,自狀元苑以北春風堂、松風軒、百花洲、學海書舟、清風天籟、閒呤亭、嘉賞殿等組成了天學書海景觀群。
名人館中匯集鄧州古今名人,碑壁連廊,奇山點綴,書畫飄香,建有醫聖張仲景展覽館、當代文學大師姚雪垠文學館。從中可了解鄧州古今燦若星漢的大家名流:霍去病、杜茂、宗炳、岑參、鐵鉉、韓作黎、張新芳、盧直夫……
范文正公祠向世人展示了範公勵志苦學、報國憂民的偉大的一生。範公幼孤,就讀古寺,劃粥斷韭。1015年進士及第後,「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文以治國,武以戍邊。主持「慶曆新政」失敗後,於1045年謫知鄧州。
範公在鄧州勤政為民,息訴興教,修建花洲書院。在此寫下飽含憂樂精神的《嶽陽樓記》。擴建後的花洲書院用實物圖畫展示了古代書院變遷史。並依制建有先聖殿、藏書樓。
走出書院,向東信步進入景區,從不欺堂向北,牡丹院內鬱郁叢叢,紅的、黃的、白的牡丹爭奇鬥豔,在和風中向遊客頻頻含首。
山洞內溪水淙淙,遊廊之側彩魚戲嬉。清風天籟亭中,似聞風聲雨聲讀書聲。書海亭上,若見文波詩濤。
景區盡頭,自西而東,一條長廊曲折往復,拾級皆景,攀上古城牆,廊盡有亭,是為倉頡亭。
漫步花洲書院,心靈之弦為範公的精神輕攏慢拈,感慨頗多,以詩抒懷:
慶曆六年
九月十五夜
皓月千裡
飄渺如煙
水樣流動的月華
洇潤花洲書院
覽秀亭上
您拈筆凝望
《洞庭晚秋圖》
浩淼湖波
浮光躍金
您的神思
乘清風明月
暢遊洞庭
仙臨嶽陽新樓
放眼
湖光山色繪就的
幀幀美圖
就在這花洲書院
攜神侶仙的聖賢
揮嶽陽樓為妙筆
濡洞庭湖水做華章
一曲憂樂天下倡
扶倚亭閣樓臺
畫枋雕欄
我與大宋宰輔手搭著手
拂拾史海翻騰的浪花
如理您風中飄逸的袍服
嶽陽樓擎起千古憂樂炬幟
洞庭湖波蕩範公情思神理
覽秀亭蘊星月風雲四季畫
花洲雨霖聖學春華秋實多
……
遊花洲書院作文【二】
今年寒假,我們一家第一次到鄧州的伯伯家過春節,大年初一,我們就和爺爺奶奶一起遊覽了鄧州的千年學府——花洲書院。花洲書院最初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任鄧州知州時,為培養人才而創建,現在的花洲書院是鄧州市2002年後重新修復的,由百花洲園林、書院和范文正公祠等三部分組成。
園林·引人入勝
走過範公橋,穿過高大的牌樓,沿古城牆東行百餘米,我們先來到了花洲書院的最高點——春風閣腳下,只見她高聳於百花洲畔,雕梁畫棟,翹角飛簷,閣內四壁懸掛著歷代名人的詩詞文賦,當登上她的三層頂樓時,深切地體會到了「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驚喜啊!仿佛瞬間從中原大地來到了江南,只見眼前亭臺樓閣、湖水碧綠,芳草萋萋,蘇州園林的風景神奇地展現在我的面前!一陣清風撲面而來,我立刻陶醉在這美妙的意境裡了!
迫不及待地下了春風閣,置身於靈動柔媚的「百花洲」,潺潺的水聲從太湖石之間噴薄而出,給冬日的湖水增添了無窮的生機。湖水中調皮的魚兒隨著大人小孩撒下的魚食忽左忽右的遊動,還有曲徑通幽的石洞,翹首矗立的龍首山,都令我們這些小孩子流連忘返!。
沿著蜿蜒曲折的遊廊,一路觀賞閒吟亭、琴韻書聲、學海行舟及聽雨軒、百花堂等景點,只見層層疊疊的太湖石,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不時有清香撲面而來,原來是歲寒三友之一——臘梅!她小小的花瓣驕傲地綻放著,仿佛一粒粒有著無窮能力的磁石,深深地吸引著每一位遊人的目光,又為這座千年書院增添了暗香一抹。
書院·古樸幽深
在百花洲意猶未盡,那就讓我們走進古色古香,幽靜雅致的書院去體會一番吧!
書院第一道門叫欞星門。據說古時候學子入學,過了欞星門,就可除去頑皮,變得聰穎可愛(我聽了就特意多過了幾遍欞星門,以後我若聰穎無敵,大家一定也要多去哪裡走走哈),再往前就是精緻非凡的「狀元橋」了,短短的橋面兩步就能跨過去,怪不得這裡出了那麼多的狀元郎呢!橋下的千年清泉,柔柔媚媚,清澈見底,只見水流,不聞水聲,大概是怕驚擾了大家的狀元夢吧!
再往前走,就到了「春風堂」。春風堂原是範仲淹講學的地方,著名的《嶽陽樓記》就誕生於此。只見堂前兩棵範先生親手植種的桂花樹,雖已落葉,卻依然蘊藏生機。駐足春風堂,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北宋年間,坐在這間教室裡,聆聽範先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唱,體味他「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豪放情懷……
拜過了先聖殿,瞻仰了詠梅園、萬卷閣,我們又參觀了范文正公祠、鄧州名人館、姚雪垠文學館、鄧州古碑廊、中國書法大觀廊。真沒想到,這千年書院,裝載著這麼多的歷史和文化,讓我在這兔年的第一天品嘗到這麼多的文化大餐,太值了!
文人·層出不窮
爺爺告訴我,花洲書院書香不斷,文人輩出,一直是鄧州的教育聖地,風景勝跡。鄧州的眾多名人才俊大都曾學於花洲書院。古有範仲淹和他的兒子範純仁,北宋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的張載,宋元祜時的鄧州知州韓維等;今有河南辛亥革命先驅王庚先、抗日英雄梁雷、兒童教育家韓作黎、著名作家姚雪垠和二月河等都是花洲書院培養起來的精英。現在的鄧州一高中,也是在花洲書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所現代化學校,我的表哥去年剛從這裡畢業考上了全國一流的大學……
夕陽西下,我又一次站在範仲淹銅像前,和媽媽一起吟誦著《嶽陽樓記》,仿佛範先生就站在旁邊,和我們一起看這千年書院舊貌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