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餃子的作文
2024-10-28 15:22:10
導語:歡迎參考學習「冬至吃餃子的作文」,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
篇一:冬至吃餃子
東漢末年,在長沙有一位名醫,名叫張仲景,因年事已高,便告老還鄉。當時,天下大亂,盜賊四起,到處瀰漫著戰爭的硝煙,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張仲景回到家鄉,發現這裡已不是從前記憶中的模樣了。以前,店鋪無數,大街上的人摩肩接踵,客棧裡滿是客人。可現在,路上的行人極少,都是衣衫襤褸,食不裹腹。這時,正是冬日,大量饑民不光衣不遮體,很多人的耳朵都凍裂了,潰爛發炎。張仲景見了心裡很不是滋味,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該怎麼拯救家鄉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他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冥思苦想了幾個日子,張仲景吩咐自己的徒弟在路邊架起了一個大醫棚,把新鮮的羊肉、火紅的辣椒還有一些驅寒藥材放到大鍋裡精心熬製。
這天正值冬至,行人比往常更少,可肉香一下子就吸引來了無數家鄉人,張仲景吩咐弟子將煮好的食材撈起來,剁碎,碾成泥,再用麵皮包成耳朵狀,這便是今天餃子的雛形。鍋中煮熟的餃子和湯水香飄十裡,醫棚裡接受施捨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吃了後,讚不絕口。幾天後,凍裂的耳朵也因吃了餃子,喝了湯水而痊癒。這湯水人們叫它「驅寒矯耳湯」。從此,為了紀念名醫張仲景,就有了冬至吃餃子的風俗,至今還流傳著一句話:「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篇二:冬至吃餃子
12月21日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但其實,冬至吃餃子也有一段古老的歷史!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
相傳河南人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雖然常常吃餃子,但莫過於冬至和除夕這兩頓餃子吃得最愜意和溫馨,一方面是傳統節日別有意味,另一方面是家人團聚,格外親切熱鬧。
現如今,餃子的做法也很多,雖不為治病吃餃子,但仍然要健康吃餃子,專家講,從營養學角度來講,製作餃子皮時不妨在精粉中適量加入高粱面、燕麥麵等雜麵,營養更豐富,口感也更好,尤其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如今很多飯店在餃子皮中加入菠菜汁、胡蘿蔔汁或者西紅柿汁,色澤鮮豔、營養豐富。
篇三:冬至吃餃子
東漢末年,在長沙有一位名醫,名叫張仲景,因年事已高,便告老還鄉。當時,天下大亂,盜賊四起,到處瀰漫著戰爭的硝煙,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張仲景回到家鄉,發現這裡已不是從前記憶中的模樣了。以前,店鋪無數,大街上的人摩肩接踵,客棧裡滿是客人。可現在,路上的行人極少,都是衣衫襤褸,食不裹腹。這時,正是冬日,大量饑民不光衣不遮體,很多人的耳朵都凍裂了,潰爛發炎。張仲景見了心裡很不是滋味,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該怎麼拯救家鄉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他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冥思苦想了幾個日子,張仲景吩咐自己的徒弟在路邊架起了一個大醫棚,把新鮮的羊肉、火紅的辣椒還有一些驅寒藥材放到大鍋裡精心熬製。
這天正值冬至,行人比往常更少,可肉香一下子就吸引來了無數家鄉人,張仲景吩咐弟子將煮好的食材撈起來,剁碎,碾成泥,再用麵皮包成耳朵狀,這便是今天餃子的雛形。鍋中煮熟的餃子和湯水香飄十裡,醫棚裡接受施捨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吃了後,讚不絕口。幾天後,凍裂的耳朵也因吃了餃子,喝了湯水而痊癒。這湯水人們叫它「驅寒矯耳湯」。從此,為了紀念名醫張仲景,就有了冬至吃餃子的風俗,至今還流傳著一句話:「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冬至吃餃子的作文]相關文章:
1.冬至的作文1100字_節日作文
2.描寫冬至做湯圓的作文_節日作文1500字
3.冬至的作文400字_節日作文
4.冬至的作文700字_節日作文
5.冬至的作文600字_節日作文
6.冬至的作文200字合集10篇_節日作文
7.【精品】冬至的作文200字8篇_節日作文
8.【精華】冬至的作文200字7篇_節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