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產品行業規範今年6月1日於滬實施
2024-11-23 03:17:10
在汽車飛速普及的當下,越來越多的駕駛員因路況不熟而依賴上了導航產品。我們常聽到一些用戶戲稱導航儀為導航遺,這是因為導航產品軟體缺陷以及導航地圖陳舊導致的繞路、錯路等現象層出不窮,既誤時、又誤事。但因導航不精確而險些導出人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情況倒也鮮見。
5月11日零時許,山東的魏先生從萊州駕車前往青島火車站附近運送石材,按照導航儀指引行至黃島輪渡碼頭時,在能見度極低的大霧天氣下,連人帶車跌入海中。54歲的魏先生竭盡全力從窗口逃出並爬上岸求救,萬幸中僅受了輕傷。被打撈上來的小貨車則嚴重受損,7000多元的石材全部泡湯。
當事人魏先生回憶稱,因貨運出行需要,他花500元購買了一部名牌車載導航儀。在陌生的地區,由於不熟悉路線,完全依賴導航儀指路。一路跟著導航儀走,不想竟一頭扎進了海裡。
魏先生去年10月新買的這輛貨車各部位受損嚴重,需要大修。近1噸的石材飄散在海中,盡數泡湯,經濟損失慘重。所幸魏先生在大海中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掙扎和自救保住了性命。
導航儀險些成為索命儀,令人唏噓不已。
近日央視播出的一期《每周質量報告》對市面上的導航產品進行了大範圍的抽樣調查,對其質量問題發出質疑。剛剛將汽車導航產品放在聚光燈下,「誤導入海」事件就再度成為近階段媒體及消費者關注的熱點。
國家通信導航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抽檢結果顯示:汽車導航產品質量合格率不足30%。
專家指出:導航產業作為新興行業,目前尚未出臺指導性的國家標準,比如地圖上有多少個信息點才合適、應多久更新一次地圖、多長時間需要對這個數據,包括導航實際體驗進行一次檢測、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更新地圖等。標準的缺失,直接導致了目前市場的混亂及導航產品的良莠不齊。
而此次山東消費者因導航儀誤導險些喪命的事件,更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行業規範亟待出臺!
值得慶幸的是,2012年6月1日,中國導航與車聯網產業將翻開新的一頁,缺失產業標準的日子從此劃上句號。由上海交通電子行業協會提出的《車載遠程信息服務系統地圖應用技術規範DB31/T 584-2012》經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查批准,已於2012年3月6日正式發布,標準自2012年6月1日起實施。
為了規範導航與車聯網後臺地圖應用的方式、基本功能、性能指標、評測方法,使得各地圖服務商在提供導航地圖應用服務時有相應的依據,在上海市經信委的指導下,上海交通電子行業協會和上海車聯網與車載信息服務產業聯盟很早就啟動了該地圖標準。它是協會和聯盟共同規劃的系列標準體系中出臺的第一個標準,適用於遠程信息服務系統的後臺地圖應用有關的軟體設計、地圖匹配等信息服務企業,也是檢驗基於車載的地圖應用服務質量的依據。
該標準的四家主要起草單位是上海高德軟體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上海汽車信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上海市交通電子行業協會。由於上汽集團的前裝車聯網車主用戶已佔全國用戶總量的80%以上,由高德提供前裝導航地圖的規模已經超過該領域第二名達48%,所以由上汽和高德聯手起草的這一地圖標準在其正式實施之前已具備了全國市場普遍採納的基礎,成為各導航地圖商提供導航與車聯網服務的參考模版,也成為衡量導航地圖應用服務品質的參照標杆。
隨著中國首個導航與車聯網地圖應用技術標準的出臺實施,導航產品市場缺乏規範性的現狀將得以控制和改善,消費者的抱怨將越來越少,危險事件有望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