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作文800字
2024-12-01 06:55:09
篇一:分享
百靈啼聲婉轉,麻雀扑打著翅膀,鳥兒在同一片藍天飛翔;小草青蔥,樹木成陰,草木在同一片土地呼吸;行人匆匆,遊人閒適,人們在同一片土地生活。分享——一個具有魔力的詞語,給我們以無盡的財富與收穫。
分享能帶給人們精神上的充實與快樂。分享是一種大智慧。懂得分享的人能收穫高於常人幾倍的快樂。比爾·蓋茨曾說:「每天清晨當我醒來,我便思索著如何與他人分享我的快樂,因為那會使我更快樂。」蓋茨的確如其所言做到了分享:他與世人分享他最新的研發成果;他與社會分享自己的財富;他在分享中得到了人們的敬重,在敬重裡獲得了更多的快樂。不會分享的人只能在自我為中心的小圈子中自以為「幸福」地度過每一天。沒有分享,便不能開闊心胸,而心胸狹隘如何能有真正的快樂?分享就似一種催化劑,有了它便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幸福與快樂。
分享能夠提升人生的情趣與境界,贏得人們的尊敬。竹林七賢徜徉在山水之間,在分享彼此的志趣之時升華了各自的情誼;蘇軾與王安石雖然政見不同,卻喜歡互相探討詩詞、分享兩人的文學見解,因而他們的友情堅如磐石;居裡夫婦毫不吝嗇各自的一點一滴,無論是財富抑或是科研成果,他們都與世人同享,所以他們成為了我們畢生愛戴尊敬的對象……因為分享,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漸漸消失;因為分享,他們收穫了雙倍的幸福;因為分享,他們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分享能使各種文化和諧相處,使國際關係更加融洽。世界是一個大家庭,各國燦爛的文化需要世人共享。回想中國古代閉關鎖國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文化的趨同與單一會日益嚴重;再想想二戰時期法西斯對於人、對於文化的肆意扼殺幾乎將世界一步步推向衰敗。現代社會需要和諧,我們應當學會分享。因為分享能讓文化走向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峰,分享能創造一個和諧寧靜的國際大環境,分享將使世界這個大家庭更溫暖!
讓我們懂得分享,讓我們試著分享,讓我們充分發揮分享的魔力,讓分享這個神奇的詞語在生活中熠熠生輝!
篇二:分享
我是從什麼時候懂得分享的?是從姐姐分蘋果的那一次嗎?是從外公外婆分荷包蛋的那一次嗎?
那一次,姐姐臉上的笑容像太陽和花兒一樣絢爛,她從包裡掏出一個青紅相間的大蘋果,用袖子擦了擦,然後笑著遞給我。我狠狠地咬上一大口後還給她,緊張兮兮的盯著蘋果和姐姐的臉,當姐姐很淑女地咬了一口又遞給我時,我這才鬆了一口氣,又在姐姐含笑的目光下再咬一大口……
我從小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家。鄉下的生活簡單而樸素,但是簡樸的生活中也有愛和快樂。記憶中外婆總是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和外公,而她自己總捨不得吃的。記得有一次,祖孫三人一起吃著晚飯,氣氛和諧而寧靜。晚飯很簡單,一人一碗麵條,我和外公的碗裡各有一個荷包蛋,而外婆的碗裡卻沒有。外公發現後,像往常一樣,用筷子把他碗裡的荷包蛋夾成兩半,將另一半夾到外婆的碗裡。「你要多吃一點。還是你吃吧。」外婆邊說邊把那一半蛋又夾回到外公的碗裡。外公怎麼會肯讓呢!於是,夾起來又放到外婆的碗裡。就這樣,謙讓了半天,最後外婆又像往常一樣把那半塊荷包蛋夾到我碗裡:「你正在長身體,你吃了它。」
看著慈祥而清瘦的外婆,我覺得自己不應該接受這半塊荷包蛋,腦袋裡在迅速地盤算著怎麼才能把它輕鬆地送出去,突然一個激靈,想起了從書上看到的一招,於是計上心來。
「蛋好鹹啦!」我夾一小塊嘗了嘗,然後對外婆叫喊道。
「好鹹?」外婆驚奇地看著我。
「不信?你嘗!」我邊說著,邊迅速地把那半個荷包蛋轉移到外婆的碗裡。
外婆嘗了一小口,正要說什麼,突然看見我在偷笑,立即就明白了我的計謀,「你這個小精怪!」說著,就要把蛋弄回我碗裡。
「我頂多只要一半,不然我一點都不要。」我撒嬌道。
最後,外婆沒法,只得和我分享了那半塊荷包蛋。
那天晚上,是我生平第一次主動與人分享東西。在泛黃的燈光下,我們祖孫三人靜靜地吃著,可我覺得空氣中充滿了愛和關懷……
那一天,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分享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篇三:分享
你的痛苦我來分擔,我的快樂你來分享。——題記
分享,是一朵七裡香的花,你一瓣,我一瓣;分享是萬裡廣的水,你一滴我一滴;分享是千裡之外的太陽,你有一份溫暖,我有一份溫暖。
「殘垣斷雪憶徵年,兵鋒正勁血染天。」細細品味著一張信紙上的原創詩句,文雅的字跡卻襯託出不一樣的豪放之情。在落款處,「王丹」,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又映入我眼帘。
王丹是偏遠貧困山村的一名孤兒,我們是在社區組織的分享活動中結成了「成長夥伴」。因為那個落後的村裡沒有網絡和電話,我們唯一交流的方式就只有寫信。我們並沒有見過一次面,只是通過信紙上那密密麻麻的字來交流。
從王丹的來信中我知道了,父母早逝她經常感到痛苦萬分,是書讓她忘記悲傷,發奮圖強。書不僅教會她自信與堅強,也教會她分享與感恩。王丹說:「書是我生命的夥伴,它是我翱翔的翅膀,也是支撐我的雙臂。當我生氣傷心煩躁時,我就會默默地注視著身邊無言的書,嗅著那淡雅的墨香,觸摸著那清晰的字跡。書能給予我禪一樣的安靜,我與它分享著我的生命。」
我以前並不喜歡讀書,總覺得不如看動畫片、玩IPAD有意思,許多好書被我束之高閣,上面落滿了層層灰塵。是王丹話語徹底改變我。讓我從淪陷在電子和喧譁的心境中醒悟過來,我仔仔細細地把落在書上的灰塵拂去。陽光溫暖的觸角伸了過來,書架上的書散發出無與倫比的魅力。書,原來可以如此的美。我小心翼翼地拿下一本書,靜靜地享受著書帶給我的安寧,仿佛王丹就坐在我的身邊,引導著我。為了能和處於貧困山區的王丹分享更多我喜愛的好書,我省吃簡用買書寄給她,並在書裡夾上長長的讀後感。這樣不僅增加了我對讀書的興趣,更鍛鍊了我的寫作能力。漸漸地,我們從簡單的理解轉變為激烈的討論,像敬愛的魯迅先生一樣,用筆做鬥爭。通過書,我們分享著不同的思想,分享著真摯的情感,分享著屬於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歷。
太陽、雨、天空,都將自己分享給了萬物,我們又何嘗不分享出自己,為身邊的事物做些貢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