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端午節作文範文
2024-11-12 02:21:11 1
端午節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小編收集了快樂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快樂的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放三天假,說到端午節,自然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說,屈原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舊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舊羅江中.
晚上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節,這時,外婆正在包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說:"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聽說在江南地區:他們為了驅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
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外婆,我來幫您嘗嘗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說:"看你這隻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粽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啊!真讓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馬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外婆說:"現在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鹹肉粽……"聽著聽著,口水早就已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去了外婆家,我不僅了解了不少的知識,有吃到了好吃的端午節的粽子,真是高興呀!
第二篇:快樂的端午節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著石頭自投舊羅江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戶戶包粽子,然後把粽子投入舊羅江,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彩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著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行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粽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第三篇:快樂的端午節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了。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
端午節少不了粽子啦!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準備開始包粽子。我從來沒包過粽子,於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鬥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著媽媽做,把粽子葉疊成一個漏鬥。「然後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粽子,可以在裡面放一兩顆小紅棗。」「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粽子葉蓋在漏鬥的大口上,現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把粽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粽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著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裡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粽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之後,就是煮粽子了。媽媽包的粽子又好看又好吃,翠綠的「外套」裡面包藏著健康米和幸運棗加愛心,那味道真是令人難忘。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粽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說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端午節就是端午節,快樂而有趣。端午節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