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味道作文500字
2024-11-11 21:14:11
端午的味道,有辛苦的味道,有快樂的味道,有甜美的味道,小編收集了端午節的味道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每當陰曆5月處五,家家都會掛上艾草,如果生活在江邊,還能看到難得一見的賽龍舟,過端午還有一個習俗:吃粽子。今天是端午,中午吃飯時,我們個個都面帶笑容,互相祝賀節日快樂,我們先舉起酒杯,然後才吃菜。大娘問我:「謝哲,你知道原來的粽子叫什麼?」我沉思片刻,然後回答:「是叫角黎吧!」
旁邊的大人悶都大笑起來:「傻孩子,那念黍(shǔ),不年lí!」我撓撓頭說:「原來如此!」大娘又問了:「那為什麼端午要吃粽子呢?」我急忙地回答:「那當然是紀念名垂千古的大夫屈原了!」大娘微笑著,一邊撫摸著我的頭,一邊說:「回答對了,我獎勵你一個粽子!」我捧著這用綠中透著清香的粽葉包裹著的粽子,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小心翼翼地撕開粽葉,咬了一口,那肉粽子的鮮味,立即在我的嘴裡蔓延開來。
真香啊,接著我又奪過媽媽手中的粽子,吃起來。大人們又看見我吃粽子那狼狽的樣兒,指著我大笑起來,連旁邊的妹妹都笑了,我看妹妹一眼,她笑得更厲害了,我心想:「哼,笑我什麼啊,不就吃得快些麼,小時候你們肯定也有!」端午節,有肉粽子的鮮味,有蜜棗粽的甜味,還有那白米粽的清香味,真是香不絕口!
第二篇:端午節的味道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中的一個,還稱「重午節」、「端午節」。
傳說在古時候有一為受人愛戴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因故投江自盡,於是老百姓自發地劃著龍船去撈救他,還向江中拋撒粽子。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去咬屈原的遺體。後來每到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要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為偉大的愛國詩人。
每當這一天來臨的時侯,人們總是要把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個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我想是想讓孩子們長命百歲吧!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怪不得一到端午節,奶奶就去菜市場買許多艾草和蒜泥,在中午12:00時放在太陽底下曬,說艾草、蒜泥能消毒,還在家中用艾草煮。我想:端午節的風俗可真多呀!
第三篇:端午節的味道
我將日曆輕輕翻動,剎時,目光停留在農曆五月五日那一天,日期下三個文字散發著一股又一股誘人的芳香:端午節。這芳香襲入心房,百種味道縷縷交織,便是這無法言說的芳香——這端午的味道。端午的味道是粽子送來的清香。粒粒香軟的糯米,兩顆甜蜜的棗、兩片碧綠的粽葉、再一根彩色絲線緊緊纏繞——一隻香粽儘是端午之香。一口輕輕咬下去,溫熱的糯米仿佛入口即化似的,唇齒間儘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春夏之間江水送來的空氣中滲透的氣息。這樣的氣息,除了一份水上的清新,更是端午賽龍舟的火熱。江上,幾艘龍頭船齊頭並過,爭先恐後地前進。船上,大鼓擂,振奮人心的鼓聲催促著人們手中的槳加快地劃,疾速地劃。江兩邊的觀眾的一聲聲吶喊,仿佛也在迅速回執著這初夏的空氣,端午的味道透著火熱的氣息,好像使人提前進入盛夏季節。端午的味道是屈原的人格芬芳與詩句的韻味悠長。
多少年前,詩人屈原縱身一躍,汨羅江從此祭奠著這位高風亮節的詩人,後人前來瞻仰,寄託哀思,只留一句流傳千古之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息江水,從此盛滿這樣的芬香,一路奔流!端午的味道是……百種思緒縷縷交織,便是這無法言說的芳香——這端午的味道。所以,在五日五日這一天,請用你的嗅覺、味覺和心靈去感受這,端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