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2024-11-12 13:29:1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小編收集了熱鬧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熱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裡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第二篇:熱鬧的端午節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如,春節,中秋節,清明節,元宵等許多節日。但是,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這天,我們要吃粽子,門前要懸艾草,還要看龍舟賽!上午,我和奶奶去買粽子,艾草了,街上熱熱鬧鬧的,人們都在認真地挑選粽子,有的人正在買艾草,我們走到賣粽子的地方,挑選著各種口味的粽子,我挑選可一種我們比較喜歡的原味粽子,買回家了。之後,我們又買了一把艾草,靠在門前。
下午,我們一家人去漢江河看龍舟賽。在岸上,遠遠地看到八條長長的龍船,停在江中,每條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條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像離弦之箭一般,隊員們跟著鼓點的節奏,揮舞著船槳,喊著雄壯的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一轉眼,一條黃龍越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黃昏,我們都回家了。
晚上,我們把粽子端上了桌,我把繩子解開,聞到了一股香味,迫不及待的嘗了一口,甜甜的,好吃極了!說起粽子,還有一段小故事呢!傳說屈原跳進江裡死後,老百姓都來悼念他,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咬屈原的屍體,便向江中投入糯米糰。於是,吃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真是熱鬧呀!
第三篇:熱鬧的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唱起這首有趣的兒歌,我便馬上想起過端午節的那熱鬧情景。
端午節又稱重午節、端陽節。傳說,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人們在江裡投入許多粽子,並且競相划船,希望能打撈到屈原的屍體。這就慢慢轉變成了現在必不可少的習俗——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到來之時,兒童要佩戴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和香藥,清香撲鼻而來。再做成不同形狀,結成一串,真可愛。
我還記得去年端午節包粽子的情景:阿姨先拿兩片洗乾淨的粽葉,捲成圓錐形,再往裡面加入大米和紅豆,然後一裹,用線一纏,一個小角粽子就包好了!最後包好的粽子放到鍋裡,粽子在鍋裡「翻來覆去」,煮一會兒,出鍋了!我第一個衝上前去,拿起一個,趁熱咬了一口。啊!真是美味可口啊!
我真想每一天都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