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會獨立作文【4篇】
2024-11-12 17:07:10
導語:獨立是大海裡的一塊木板,雖然很小,但也能拯救生命。小編整理關於獨立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學會獨立
一次,我在某學校門口耳聞目睹了這樣一件事:一位母親將一袋食品和一個紙袋遞給了女兒,說:「這是你愛吃的東西,還有剛刷好的鞋。」女兒也遞給母親一包東西,說:「這裡面有件髒衣服,它的扣子掉了,洗好後別忘了給我釘上。」
在孩子們的心中,父母就像是一堵永不倒塌的牆。可是,沒有哪一個人永遠做孩子,也沒有哪一個人永遠站在家庭的屋簷下。踏入人生,離開父母的港灣,離開親友的幫助,是人生的成長之路。我們必須學會獨立。
生活上需要獨立。我們現在還沒有成年,暫時不需要自己去打工養活自己,但我們最基本的獨立本領就是我們能夠自理,管理好自己的零用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煮飯等等。成年後,就要懂得自力更生,自己養活自己。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真正懂得教育孩子的家長,給予孩子的絕不是萬貫家財,而是一筆獨立自強的精神財富。」美國五百家大公司之一的總裁斯坦利先生是世界巨富,他讓孩子懂得如何理財,如何賺錢,如何對待金錢,同時告訴孩子,自己辛苦掙得的錢是最珍貴的,要學會自己獨立。
學習上需要獨立。當今有很多學生並不把學習看成是自己的事,經常要父母監督著、責備著來學習。有的人埋怨自己的父母不是大學生,自己比別人落後就覺得理所當然,但其實,學習最終還是要靠自己。誠然,古今中外「將門虎子」屢見不鮮,居裡夫人的女兒是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三蘇同是「唐宋八大家」……他們從小就受到父母的薰陶,使他們對某門學科產生興趣,這是他們成才原因之一。我國數學家張廣厚的父親是個目不識丁的礦工,家境貧寒,然而張廣厚在艱難中自強不息,靠自己的努力,刻苦攻關,在數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可見,他們的成功絕非靠父母遺傳,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父母、老師給我們指明方向,指出學習方法,他們也不可能一輩子伴隨著我們走,進一步地學習、鑽研就要靠自己了。
工作上需要獨立。俗語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這句話,在現在的社會中已經不大適用了。當今社會需要競爭,需要真材實料,需要DIY(自己動手做)人才,那些「走後門」的人已經沒有什麼地位了。在工作上獨立,就要懂得自己找工作,靠自己的力量步步高升,善於在領導面前展現自己的才華,不整天哀嘆懷才不遇,獨立自主地完成任務,獨立解決困難,勇於嘗試等等。
要如雨果所說:「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垂青。」要相信「我就是我自身的主宰!」楊瀾讀大四時去應聘央視主持人,面對如林的強手,她毅然對評委說:「不管你們選不選我,但我今天一定要把自己表現出來。」她也確實這樣做了,結果,她擊敗了眾多強手,如願以償。宋代著名散文家蘇洵曾將自己精心撰寫的22篇文章拿給翰林學士歐陽修看,得到了歐陽修的賞識,並將其推薦給朝廷。
記得拉美國家有一句諺語:「自力更生勝過上帝的手。」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撫養,社會的哺育,老師的教導。不過,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學會獨立才是關鍵。一個人在有利的條件下重視獨立能力、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邁向成功的彼岸!
第二篇:學會獨立
劉知晨是北京師範大學附屬試驗中學的一名初中生,她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沒有全國十佳的光環,沒有全國性大賽的獎項,沒有鋼琴十級的證書,也不是頂級的學生幹部。和大多數的學生一樣,她喜歡上網、聽歌、交友、看電影,也有少女常有的喜怒哀樂、多愁善感。可以說,普普通通。但她又很優秀,她的優秀在於她的全面——成熟懂事、充滿愛心並知道用愛心去關心別人,她愛學習但不死讀書,能夠寫出很多漂亮的文章,她善於思考問題、研究問題。就是這樣的一個中學生,在2003年「非典」特殊時期能夠帶領一個學生創辦的公司走出絕境;在2004年的聯合國國際中學生論壇上,面對外國學生對中國「人權問題」質疑,能夠挺身而出,用勇敢、智慧、友善和學識去徵服對方……。劉知晨姐姐的行為讓我深深地敬佩,而最讓我佩服的是她具有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獨立的意識和生活能力。
因此,要想自己的人生多姿多彩,學會獨立是關鍵。記得《成長札記》有一段寫到劉知晨在一次單獨出國學習回來時,因某種原因趕不上直達北京的航班,因此只好改道去香港,結果香港起飛的飛機又晚點,足足輾轉了33個小時,自己才回到北京,你知道嗎?她當時才12歲。小小的年紀,在離開父母,面對困難都能獨立地處理和在溫室裡長大、嬌生慣養的孩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俗話說:溫室裡的花朵永遠沒有山上的野花開得燦爛。在我們周圍,有不少同學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父母幫他們安排了一切,遇到什麼狂風大雨都是父母替他們擋,久而久之,他們便認為父母是一堵結實高大的牆,但是,牆也有風殘倒塌的一天,孩子也不可能永遠不長大,踏進人生,離開父母的港灣,是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鳥兒長大了,就應該學會在碧藍的天空展翅翱翔;魚兒長大了,就應該學會在廣闊的海洋裡無邊暢遊;人長大了,就應該學會在坎坷的道路上獨立面對困難。孩子終究要離開父母,走自己的路,要想自己將來過得比上一代更精彩、更幸福、更出色,就應該從現在開始,拒絕依賴,學會獨立!讓父母放心,我們永遠是他們的驕傲!
第三篇:學會獨立
最近我在讀《苦兒流浪記》,讀完全文,不禁淚流滿面。我不禁為苦的不幸遭遇而感到傷感,更為他那不辭艱辛找到家人,最終全家團聚的興奮而激動,也一直為他那種自立自強的精神所感動。
主人公雷米善良、誠實、柔弱的孩子。在那樣無助的社會中生存,真稱的上是個「苦兒」。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被人抱去扔在路邊,巴伯蘭媽媽收留了他,撫養他長大,向愛自己一樣愛著他。可不興最終還是來臨了。巴伯蘭媽媽的丈夫為了賺錢,把它租給了一位名叫維泰利斯的老人。老人是個耍把戲的,誰也不知道他原來是個負有聲明的歌唱家。在流浪中,老人卻被凍死了。就在雷米孤單的時候,有無私收留他的花農老爹,有可愛的瑪西亞,還有遇見他並收留他的米利根夫人……還好,有這些好心人的幫助,才是雷米度過了難關。最後,苦兒雷米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和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
我覺得小主人公雷米是一個堅強又勇敢的男孩,無論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勇敢面對。想想自己,遇到一點小挫折就經常掉眼淚,遇到一點小困難就喊爸媽幫忙。記得有一次,媽媽讓我學騎自行車。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手握緊車把手,腳踏在踏板上,還沒坐穩就摔了下來,氣得我火冒三丈,一邊哭一邊埋怨自行車不好,和雷米比起來真是太難為情了。
《苦兒流浪記》給了我深深的啟迪:一個人必須學會自立自強。不是嗎?自強是一個人積極進取,自我教育的最大動力;是一種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勇氣;是一中戰勝自我,永不服輸的信心。古今中外的無數事例告訴我們:自強不息,無不可為!如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身患重病的張海迪姐姐自學成才……
朋友,讓我們從小學會自立自強吧!不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寄生蟲。我們應該面對挑戰,毫不膽怯;自信自強的現實超越,這就是強者的風範,勝者的秘訣!
第四篇:學會獨立
獨立是夜幕中的一絲微光,雖然很淡,但也能衝破黑暗。
獨立是大海裡的一塊木板,雖然很小,但也能拯救生命。
獨立是燒杯內的一種催化劑,雖然很少,但也能改變速率。
要成功,我們就要學會獨立。
獨立能夠#from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http://www.cnrencai.comend#鍛鍊人的意志。曾經看過飛虎隊的訓練,他們要自己一個人背著幾十斤的石頭,繞著山跑十幾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如果摔倒了,要自己站起來,不能夠讓他人幫忙。不難發現,他們這樣做是為了鍛鍊自己的意志。試想一下,飛虎隊不能獨立,其後果是怎樣?國際恐怖組織是一隻猛虎,在他們的尖牙下,飛虎隊就會在一瞬間讓自己的生命面臨危險,人們,社會,國家也會變得動蕩不安。是獨立,讓木棉花盡情綻放出它的美,也是獨立,讓世界上所有的人在人生的舞臺上肆意歌舞。
獨立能使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在封建社會的腐蝕下,從古代起,中國的發展就比西方發達國家慢。隨著世界全球化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思想衝擊著我們。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我們能夠滿足這個稱號嗎?要躋身發達國家的行列,但在國際分工中我們只能擁有利潤最少的一部分,這樣可以嗎?大樹有了堅固的根,因此它可以茁壯成長。雄鷹有了健壯的翅膀,所以它能夠自由翱翔。獨立就是那堅固的根,那讓中華民族迅速崛起的堅固的根;獨立就是那健壯的翅膀,那讓我們在世界翱翔的健壯的翅膀。虎門銷煙,建立經濟特區,這一次次的獨立,都在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
沒有了獨立,那意味著什麼?
拋棄獨立,在黑暗中我們只會是一隻盲頭蒼蠅,毫無方向。
捨棄獨立,在大海裡我們只能夠隨波逐流,朝不慮夕。
丟棄獨立,在國際上我們只會原地踏步,為後人恥笑。
在新的時代裡,一次次新的獨立,那就象徵著一次次新的成功。過去的夜幕已不再黑暗,新生的太陽正從東方升起。
邁出獨立的一小步,迎接我們的,將是成功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