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樹常青作文
2024-10-27 15:22:10
【文章導讀】真正的生活是跟隨自己的本心,然後去創造未來。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心靈之樹常青作文,供您參考和借鑑。
【篇一】心靈之樹常青
時光流逝飛快,轉眼間,我們已經步入了六年級的大門,迎接我的們的,無異於是「認真學習,迎接小升初」這個敏感的話題,而就在緊張的學習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種真情的存在——友情,領悟到了友情的真諦。
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人的生活離不開友誼,但要獲得真正的友誼並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澆灌,用原則去培養。」
友情是可貴的,沒有彼此的尊重、寬容,友情是不可能建立的。當你因為一點兒小事就要和與自己朝夕相處的朋友說「絕交」的話,那麼,就可以說明你從來沒有真正的把她當做自己的朋友,從來沒有認真對待這份友情;相反,如果你選擇退一步,選擇寬容對方,或許你就會得到一份真摯的友情。真正的友情,是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困難的磨練的,有人曾說過「真金不怕火煉,患難考驗友誼」,只有彼此攜手經歷過風風雨雨,才能見證真正的友情是什麼樣的,,才能真正地擁有一份天長地久的友情。
友情是來之不易的,好好珍惜你所獲得的每一份友誼吧。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要畢業了。畢業的到來,意味著我們在小學的學習生涯將就此拉下帷幕,意味著我們將要面臨分別,意味著我們可能會失去這一份份來之不易的友誼。回頭遙望過去,我們的校園友情生活是多麼的令人流連忘返啊!對於我來說,小學生活是我人生中很難忘的經歷。是六(2)告訴我什麼是團結的力量,是老師告訴我學習的重要性,是同學告訴我什麼是幫助,是朋友告訴我什麼是友情。在這些日子裡,我們有過勝利的喜悅,有過失敗的淚水;有過豐富多彩的「詩歌知識競賽」,有過「會操比賽」後的失落;有過激情四射的「九·九重陽節」主題班會;有過「誦古詩、講故事比賽」的哭泣,有過……我們一起走過的太多太多了,幾月之後,真的不想說一聲「再見」。
美國著名作家亨利·戴維·梭羅曾說過:「友情的語言,不是文字,而是意義」。不錯,友情最好的詮釋,不是說不盡的好處、客套話,而是來自於內心深處最真誠、最真實的一面,是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的內涵,友情的意義,源自彼此心靈之間的距離——相隔千裡,友情就是虛無縹緲的;相隔一步之遙,友情就會化作寒風中的一縷陽光,溫暖人們的心間。
有人曾對我說過:「愛除以愛等於愛的唯一」,但我卻認為,「友情除以友情等於友情的唯一」,唯一的友情是值得讚美的。我徹底明白了友情的真諦,借一段詩歌來讚頌——友誼是和煦如春的暖陽,讓人溫暖心扉;友誼是悠揚和諧的曲子,讓人心曠神怡;友誼是心中不落的太陽,讓人勇往直前;友誼是美麗無價的寶石,讓人無限珍惜;友誼是溫柔婉轉的雨珠,讓人滋潤心田;友誼是輕柔飄渺的晚風,讓人撫平創傷;友誼是一團溫暖的火苗,讓人溫暖安心;友誼是茫茫大海的航燈,讓人執著堅定;友誼是皚皚雪中的爐火,讓人幸福溫馨;友誼是無邊落木的新葉,讓人心生希望;友誼是味淡雋永的清茶,讓人祥和寧靜。
其實友誼無需碰杯、禮物,友誼只不過是我們不會忘記。讓我們面向天空,放開雙手,去接受最神聖、最純潔、最真摯的友誼吧!
【篇二】心靈之樹常青
我們的故事,開始於那粒種子。種子被埋入土壤,隨後種子突破土層,擁抱態陽,漸漸地,它長出了小芽,沐浴著陽光雨露,自由地呼吸。後來它變成了一棵小樹,在一年一年長大、長高。不知不覺它已經走過了十五個春秋。
我和藍是鄰居,1996年,我們相繼來到這個世界。我們的父母為了紀念我們的出生,為我們合種了一粒種子,這是一顆冬青樹的種子。媽媽說,冬青樹象徵長青不敗,四季都傲然屹立,因此,冬青樹的花語就是-生命。
五歲以後,我和藍每個月都到栽種小樹的地方探望,小樹的葉子總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就像初升的太陽,它是我們的朋友,它和我們的年齡一樣,更重要的是它象徵著我們珍貴的友誼,雖然那時的我們還不懂什麼是友誼。
七歲時,我們一起走進小學。踩著晨光,唱著歌謠,踏進校門,無憂無慮。我們渴望知識,渴望友誼就像小樹渴望無限的陽光。每次到小樹那兒,我們總會把新學會的故事講給小樹,把新學會的歌唱給小樹,共同玩耍時的愜意銘記在心。
我們長高啦,但小樹長得更高,我們都羨慕它,心裡好奇地問:同樣的年齡,為何小樹可以鑽進天空,我們不可以?在羨慕與憧憬中,我們來到了10歲,在我們各自的生日時,在小樹下我們埋下了自己的心願。然而這兩個願望竟如出一轍,都是:讓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我們都慶幸彼此相遇。
十五歲的我們,故意找愈多的理由在一起玩鬧,可是我們身肩著學習的重任,偶爾聚在一起,也只是訴說心中的苦悶,但是,只要是相聚的日子總是快樂的。哼一首如天籟般的曲子,透過朝霞透過黃昏透過浮雲,空靈的音樂在內心深處唱響,敲擊心扉。頓時只剩喜悅。我們感謝和小樹在一起的日子,是小樹把我們緊緊連在一起,讓我們不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
但是我們始終逃不過太多的無可奈何,也許總有一天會分離,因為我們不能永遠是小孩子。把所有的目光集中在小樹身上,它會為我們帶來一切好運。
友誼就像一棵冬青樹,鬱鬱蔥蔥的樹,它讓我們不是成為匆匆過客,而是人生旅途中的知己。
【篇三】心靈之樹常青
我已許久未曾翻開一部文學作品。
因為工作的緣故,夜晚於我是很奢侈的時光。茶几上刻意或無意放了幾本文學作品,怕吸引力不夠又放了幾本篇幅精煉的散文集,意識裡是希望茶餘飯後不要做其它事,就看看書吧,那確實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當一個人開始關注人生和社會的關係,就會覺得世界很大很複雜而自己很渺小,未來的不確定性會困惑我們的心,然後會開始看書,看以前不曾看過的書,希望找到一些理論解開自己的迷惑,讓自己可以不加思索地走下去。
可書本知識實在太多,每一門社會學科似乎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觀察角度的不一樣又造成理論不一樣,棄其糟粕、留其精華要一一同實際結合,不能脫離生活,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我很怕專注,當初看《與霍金對話》,愣是把正事扔一邊,原來是舒服坐在沙發上看,後來躺,再後來趴著看,太累人。捧著書入了局基本就這下場,除非書籍質量太差,誘惑力太小。深受夜不能寐欲罷不能的痛苦,以至於拿著書本還未翻開,理智就有反對的聲音:別亂翻,晚上不睡覺後果很嚴重。
人是不斷否定的,常對過去一些游離於表面的感嘆和淺薄的情緒報以一笑。幾大本的手寫日記鎖在柜子裡,好幾次搬家捨不得扔,於是每次搬家就會習慣性的翻一翻,裡面那個自己多麼可愛乎,孩子氣的情緒化,見風是雨的想像力,懵懂的價值觀,尚處於一片空白的世界觀,構成了青蘋果樂園。沒有責任也就無從談起承擔,肩膀有幾分力能笑納幾分折磨能走幾裡路只有後來才會一一驗證,人離不開改造。文字的好處在於可以一直留下來,每當發現漏洞會有拾珍的驚奇咦,又找到一個毛病!毛病是跳蚤,知道它存在,而且就在你身上跳來跳去,咬你的時候不會告訴你,但你事後一定會癢有難受。
日子是不緩不急過去的,人不知不覺越發平庸。
[心靈之樹常青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