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生前朝政不平衡,民變與賦稅無關
2024-04-26 11:49:06 1
魏忠賢是明末時期著名的宦官,權勢令明朝皇帝畏懼,在魏忠賢死後幾十年間明朝也滅亡了,有人說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難道禍亂朝綱的魏忠賢活著會讓大明存活下去嗎?下面一起了解下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的意思吧!
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
公元1568年魏忠賢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自閹入宮,公元1627年魏忠賢因禍亂朝綱被處死,公元1644年大明滅亡。魏忠賢被處死的時間和大明滅亡時間很是相近,有人說如果魏忠賢活著可以延長大明的壽命,這是因為魏忠賢當時有些舉措安撫民心,只要民心穩定,百姓就不會作亂,這樣明朝也不遭受那麼多的挫折。然而魏忠賢一死,大明百姓交不起稅收,就只能餓肚子起義,魏忠賢不死,可能大明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無論魏忠賢死不死,明朝都得走向滅亡。
魏忠賢死前朝政不平衡
有傳言說魏忠賢死了之後,明朝政治上不平衡,東林黨把握朝政大權,隻手遮天,加速了大明的滅亡。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無論魏忠賢死於不死,大明朝政的平衡在很早之前就被打破了。明熹宗剛繼位的時候,大量使用東林黨人,使得東林黨內部的矛盾更加劇烈,這時候魏忠賢幹預朝政,並拉攏了閹黨,尤其是公元1642年,魏忠賢擅權跋扈,肆意打壓東林黨人,此時大明政治不平衡。
魏忠賢收工商稅
收工商稅是魏忠賢一直被稱道的政績,因為崇禎廢除工商稅讓賦稅增加,百姓食不果腹,起義造反,所以有人說魏忠賢收工商稅百姓就不會起義了。其實,在明末時期,陝西百姓因為旱災導致糧食稀缺,這時候百姓已經吃不飽了,民變首領李自成、張獻忠等人都是陝西人,由此可見,收工商稅並不能阻止民變。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的說法是錯誤的。有人還說,但是天災人禍之下,明朝註定國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