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經典紫砂壺型排行榜
2024-04-29 01:29:05 1
自明以始,自清以盛,紫砂壺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器型何止萬千,其中的經典器型少則逾百,下面排行榜來介紹一下十大經典紫砂壺。
你可能感興趣的是:
1、仿古
紫砂泰鬥顧景舟一生最為推崇的藝人即為邵大亨,顧泰鬥一生仿大亨仿古而其神韻只得其七八,後遂有「扁腹」之作。
2、供春
一作「龔春」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他姓龔,名供春。明代正德年間,供春作為書僮隨進士吳頤山來到金山寺伺讀,閒暇時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泥捏制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他就取了老和尚洗手後沉澱在缸底的洗手泥,參照寺院內大銀杏樹的樹癭,做出了「指螺紋隱起可按」的供春壺。 供春壺造型古樸精工。溫雅天然,質純薄堅實。負有盛名。供春之壺,勝於金玉。周澍《臺陽百詠》:「最重供春小壺,一具用數十年,則值金一笏。」傳世的供春壺極少。1928年,儲南強在蘇州搜集到一把供春壺,壺把的款識「供春」二字,缺蓋,後由裴石民配做。現藏北京歷史博物館。 供春所制砂壺,款式不一,相傳他製作過「樹 癭」、「龍 蛋」、「印 方」等壺式。其中以「樹癭壺」最名貴。清末民初,仿製品甚多。供春樹癭壺簡稱供春壺。
3、掇球
掇,落起來的意思,掇球,落起來的球。掇球壺是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
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1916年的巴拿馬世博會上,很多國人茅臺酒在當年拿了金獎,殊不知,程老師的掇球壺也拿到了金獎。
4、提壁 因其壺蓋面似玉璧而得名。壺體扁圓柱形,平蓋,扁圍鈕,扁提梁,微曲線造型。結構嚴謹,剛中帶柔,和諧勻稱,是當代紫砂茗壺一絕。此壺是顧氏畢生的經典之作,曾經多次製作、修改壺器造型。
1994午郵電部發行《宜興紫砂陶》特種郵票一套四枚,「提璧壺」是其中之一。
5、魚化龍 取中國傳統文化中魚躍龍門之意.民國的唐樹芷所制小魚化龍壺鈕為捲雲狀,壺身淺塑波浪,波浪中龍伸出首部,龍尾捲成壺把,把上鱗片刻劃清晰.此壺紅泥製成,形體較小,做工精細.清代邵大享魚化龍為波浪堆塑得一層一層,立體感強,而波濤中龍露出頭部而不見爪,鈕為堆浪狀,裝在蓋裡的龍頭短而粗 。而黃玉麟所制魚化龍,波浪立體感不強,波濤中的龍伸出半身,龍爪清晰可見,鈕也不作堆浪而作捲雲形,裝在蓋內的龍頭細而偏小。魚化龍壺製作因名家的不同而特點各異,如邵大享的龍不見爪,而黃玉麟,俞國良的龍爪清晰可見,唐樹芷的龍爪也不見,但邵大享用堆浪鈕,其後的黃俞唐又都改成雲形鈕,又具一定的時代特點。
下一頁有更多精美紫砂壺介紹,點擊查看~
聲明:《十大經典紫砂壺型排行榜》一文由排行榜123網註冊用戶 如此而已 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可在,或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