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怎麼死的死在哪:鬱鬱而終(死後被埋山村中)
2024-04-17 22:34:13 3
陸遜原名陸議,字伯言,是政治與軍事人才,陸遜一生參加多次戰役,為吳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後因參與宮中立嗣之爭,而被人供述多條罪狀,難以爭辯,最後憤憤不平,鬱鬱而終。陸遜死後被埋在一個山村中,值得注意的是,是先有墓後有村,陸墓村也是因陸遜之墓而出名,陸遜的死也對後來吳國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一、陸遜參與孫權孫和立嗣之爭憤懣而死
隨著孫權孫和的二人關係逐漸惡化,孫和派人監聽到孫權與他人討論立儲一事,因此慌張,於是孫和暗中召見親信,想讓陸遜勸阻孫權。陸遜因此多次上書勸皇上分清嫡長子與其他兒子的區別,並且還請求進京覲見。之後孫權發現立儲之事洩露,於是派人審問收監相關人士,陸遜雖然倖免,但也被孫權派去的信使譴責打聽相關機密。之後有人在審問中供述陸遜的多條罪狀,又因為孫和的存在,無人為其辯解,導致陸遜憤懣而死。
二、陸遜的家世與生平
陸遜與孫權家族有一定的親戚關係,家族世代都是江東的大世家。陸遜的父輩都有一定的官職,祖父更是官至太守,陸遜十歲時父親去世,之後便隨祖父讀書,後因袁術教唆孫策攻破太守地,導致不久祖父去世,必須由陸遜支撐起家族的門戶,此時陸遜僅十二歲。後來孫策故去,陸遜邊跟隨孫權施展抱負。
公元222年,陸遜被孫權任命為總指揮,在夷陵迎戰劉備率領的蜀漢大軍,蜀軍此時風頭正盛,陸遜與劉備久戰數月,最終大敗蜀漢大軍,使蜀國在關羽失去荊州之後又一次重大的損失。夷陵之戰是古代戰爭中最著名的防禦成功戰爭,經此一役,陸遜一戰成名。同時陸遜還參與了石亭之戰,巧奪荊州等戰役,以過人的智謀為吳國擴展邊疆,也在歷史上留下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