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盛的唐朝究竟為什麼會沒落呢(府兵制失敗)
2024-04-30 06:30:07 1
唐朝是在隋朝之後,一個大的中原,王朝之所以會沒落,也正是因為府兵制的失敗。在唐朝的時候,疆域非常的遼闊,鼎盛時期更是成為了第1個為修建長城的大一統王朝,在唐玄宗當政的開元年間更是進入到了全盛時期,當時的封建社會也達到了頂峰階段。
大多數人都覺得是因為安史之亂所導致的八年戰爭,才最後導致唐朝的繁榮昌盛而衰落,遊生而衰,一蹶不振,但實則並非如此,安史之亂雖然是唐朝衰落的罪魁禍首,可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原因,安史之亂只不過是導致最後唐朝衰落的一場效應而已,真正所導致唐朝沒落的原因,則是因為府兵制的失敗。
輔兵制其實也就是中國古代兵制的其中一種,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冰農和一農民在閒暇的時候就可以從軍打仗而服兵參戰,武器和馬匹也都是屬於自備的。唐朝的扶貧之所以還要打仗自備武器,正是因為當時的唐朝戶口本是屬於分九等的,也就證明了經濟情況要分為9個等級。
當時的法定則是下三等民戶是沒有當兵資格的,在前期輔兵制度的時候並非是任何人都能夠當兵,根據法令只有上等中等的人才能夠去當兵,而國家也不會發軍餉和裝備,但是會免除上交國家的糧食,布帛。
唐朝在開始戰爭就格外的頻繁,在軍隊根本就沒有休息的,也就導致很多人民都開始逃避服兵役,其次則是當時府兵地位的低落,在當時,貴族官僚們均已當府兵為恥辱,隨著戰爭增加,對於府兵家屬的撫慰金也開始逐漸鬆懈,人心已經散漫。
最主要是唐高祖以后土地兼併日益也逐漸的嚴重,但唐朝政府卻非常的有錢,臨時買了一些外國人當兵,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非常的危險,後果則是湖人邊將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叛亂。